塞拉耶佛我的愛─砲彈如雨落下:《焚書》選摘(2)

2022-04-30 05:10

? 人氣

塞爾維亞小鎮(圖/澎湃新聞提供)
塞爾維亞小鎮。(圖/澎湃新聞提供)

波士尼亞一九一○年的人口普查顯示:基督東正教人口最多,占百分之四十三,其次是穆斯林人口,占百分之三十二,最後是天主教人口,占百分之二十三。沒有一種宗教人口占據主要的優勢,而這種宗教複雜性造就了一種混合交融的文化,使建築風格、音樂、食物和文學互相影響,彼此融合。在政治上,各族群之間存在著張力,而這種張力使各族群受到鄰近的共和國,例如塞爾維亞和克羅埃西亞(Croatia)的力量所影響——這兩個國家一直想占領波士尼亞的土地,其所持有的理由是波士尼亞的人民之中有很多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尤其虎視眈眈,十分覬覦鄰國的領土。從早期開始,塞爾維亞人就堅持貫徹民族主義的願望。到了一八七八年,他們想辦法獨立,創建了一個國家;在接下來的一百年裡,他們持續騷擾波士尼亞,並在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這個共產政權漸漸解體的期間,繼續與住在共和國裡的塞爾維亞裔保持密切聯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背景在波士尼亞投下一道不祥的陰影。不過,許多二十世紀的旅客都對此地多元種族的和平共存盛讚不已,尤其在首都塞拉耶佛,再也沒有其他地方比這裡更具有多元共存之顯著特色了。作家勞倫斯.達雷爾(Lawrence Durrell)寫道:「在這璀璨的東方,四處可見清真寺、叫拜樓與土耳其氈帽。與此同時,穿過城裡的河使氣溫保持涼爽。這條河潺潺地流過城鎮,流經橋下那座某人遭受刺殺的橋。」塞拉耶佛無視存在於該地區內部的歷史張力,這點特色也反映在城裡那間偉大的圖書館上——那是一間為整個共和國服務的圖書館。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國家與大學圖書館成立於一九四五年。到了一九九二年,館內已經收藏了十五萬部罕見書、五百部中世紀複本、數百部搖籃本,還有許多重要的檔案;由於這間圖書館也是該地區的報紙和雜誌的主要收藏中心,其他來自全球各地、有助於教育發展的學術資料也集中收藏在這裡。這間圖書館不僅是國家的文化資源,也是塞拉耶佛大學(University of Sarajevo)的研究基地。國家圖書館的其中一個特殊功能就是記錄國家的知識財產,而這間圖書館其中一項最具特殊意義的館藏是「波士尼亞特藏」(Bosniaca),亦即「紀錄的館藏」,負責收集所有在波士尼亞出版的書籍和其他有關波士尼亞的書,不管那是列印製品或出版品。這批館藏——以及負責的館員——很自然地反映了波士尼亞多元文化的特質。

*作者理查.歐文登從2014年開始擔任博德利圖書館館長——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最資深的管理職位。在這之前,他曾在多間圖書館任職,同時也身兼多職:歐洲研究圖書館聯盟的財務主管,數位保存相關聯盟(Digital Preservation Coalition)的主席,圖書館與資訊資源委員會(華盛頓特區)的理事。本文選自作者著作《焚書:遭到攻擊與在烈焰中倖存的知識受難史》(時報出版)

《焚書:遭到攻擊與在烈焰中倖存的知識受難史》。(時報出版)
《焚書:遭到攻擊與在烈焰中倖存的知識受難史》。(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