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為何唱衰中國經濟的預言總是失敗

2015-03-04 09:57

? 人氣

中國兩會召開,預期下調中國經濟成長率。(騰訊大家網)

中國兩會召開,預期下調中國經濟成長率。(騰訊大家網)

2015年全國兩會召開,分析人士普遍預計,兩會上公佈的中國經濟增長目標將下調至7%,而不是幾十年來9%的平均水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伴隨著這個消息,西方金融媒體大肆宣揚發達國家復蘇而新興經濟體增速令人擔憂。CNN發表文章《達沃斯:糟糕的全球新局勢》和《中國經濟遭遇24年來最低增長》。路透社就中國2014年經濟資料發表三篇文章——《中國2014年經濟增長未達目標,創24年來最低》。美國著名的空頭財經博客Zero Hedge更是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發表了名為《巨龍墜落:21張圖表預示中國經濟將要硬著陸》的佳作。

「中國崩潰論」由來已久

其實早在2014年初,這種論調就開始了。老牌「唱空」中國的《華爾街日報》連發五篇文章唱空中國樓市,與之相伴的還有《福布斯》中文網,該網刊出專欄作家章家敦文章《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崩潰》。而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刊文《東北經濟再度告急》則揭開了2015年外媒唱空中國經濟的序幕,隨後英國《金融時報》也發文預測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將會跌破7%。

看看這些國外媒體,都有個大概的調調:美國復蘇,歐洲轉危為安,日本正在擺脫多年的通貨緊縮。而給中國的是描繪了一幅極其悲觀的圖景。

增速7%,這是現時國內外對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的主流看法和建議,似乎已經非常明確。

沒錯,中國的GDP的確出現了放緩的趨勢,但也許這些西方媒體沒注意到,這是中國政府親自制定的目標。

這不算新鮮了,從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的今天,關於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言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記得主流媒體《新聞週刊》在1994年3月刊登的一篇名為《A Make-or-break Year》的文章,大概結論是,「中國的社會混亂看上去是一個失控的國家,很快將走向經濟崩潰」;又比如《外交季刊》在其後刊登的一篇名為《Bursting China's Bubble》的文章:大概結論是,「中國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是短命的,是建立在遊資基礎上的,因此是泡沫經濟」。至於後來《外交政策》發表的《The coming Chinese Collapse 》觀點則更加直接:「中國決定性的危機將在今後十到十五年內出現。」

結果是什麼樣呢?中國經濟隨後的幾年,繼續以9%多的平均漲幅傲冠全球。

外媒對於中國經濟的唱衰結果往往都是落空。就算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魯格曼,預測全球經濟相當精准,但一談到中國經濟同樣不靈。遠的不說,最近幾年篤定2014年中國經濟即將崩潰的人們不知道現在做何感想。

西方經濟模型為何失效

中國的經濟到底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為何西方的經濟理論模型在分析預測中國經濟會否崩潰的問題時紛紛失效?

問題就出在一些關鍵環節上,不用一些例子來分析的話,是很難去體會這種感受的。

在歐美,政府主導一個投資項目究竟有多困難呢?我們還是來看看一個美國最典型的實例:

以最近聯邦後勤總署管理和建設的政府辦公用房為例,從立項到竣工後的管理程式是:聯邦行政部門向後勤總署提出用房需求計畫,後勤總署進行立項評估,確定是在現有政府辦公用房間調劑,還是對用房單位舊樓進行維修改造、擴建或新建。方案確定後,後勤總署與用房部門協商,根據政府辦公用房的總體情況提出預算報白宮預算管理辦公室(OMB)審核,OMB對預算明細及依據進行檢查並上報國會;國會組織聽證會,徵求國會議員意見後決定是否批准;國會通過後提出相應的法案轉交OMB,經總統簽字後法案生效;至此,項目決策階段完成,項目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在這些過程中,尤其是OMB和國會審議預算的過程中,時間相當漫長並且要進行多次調整反復。如果碰上複雜專案,預算明細必須非常清楚並依據充分,才可能得到白宮與國會的批准。

在美國,由政府主導一項工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審批就是個很長的過程。再來看看中國。

從2014年10月至今,國家發改委密集公批復基建項目62個,分別為2014年10月批復15個項目、11月22個項目、12月14個項目、今年1月11個項目,保持了每個月2位數的批復數量。根據發改委公開資料顯示,這62個基建專案總投資額超過1.5萬億元。整個2014年,發改委批復的項目不下10萬億。

以上只是列出的部分審批專案, 外國人一直很納悶,為什麼中國的發改委能那麼隨意的去批一個項目出來?這種密集性的批復,跟歐美這些資本主義國家是天壤之別。歐美網路論壇上曾經對中國發改委審批的這種超密集基礎設施投資展開過深刻討論,為什麼美國就做不到呢?

當時不少國外的網友認為,這是美國的兩黨制在扯皮搞的,是制度上的原因。顯然,這個分析片面了,關鍵的因素不在這裡。

還是來看看一個紐約中央公園沃爾曼溜冰場翻新重修工程的例子。比如這項工程是1980年6月由紐約市政府決定閉館重修的,計畫耗時兩年半,耗資200萬美元。但過了9個月之後的1981年3月,工人才開始陸續進場施工,工程開始後相當長時間裡,這項工程都因為資金問題和管理問題而未能順利進行,到了6年後的1986年,距離完工依然遙遙無期,但是花在這項工程上的資金卻已經超預期達到了2000萬美元!

這個例子說白了,還是錢的問題。這些投資的專案審批完之後,需要的是錢啊。美國政府哪來的錢啊。

中國優勢:大政府和高儲蓄率

相比美國政府在資金上的各種遊說忽悠,中國政府的高效在這裡就體現的淋漓盡致:直接指定從銀行貸款。這是中國和歐美很關鍵的差異。歐美的銀行是私有的,任何一項工程要想得到貸款,尤其是巨額貸款,政府只能是呼籲。而在中國則不同,中國擁有五大國有銀行,專案需要的資金由政府直接指定,銀行是聽政府的話的,銀行行長都是任命的,錢的問題就這麼輕鬆解決了。

當然了,中國這麼大,那麼多的工程,那麼多的貸款,面對如此巨大的資金,銀行的錢又從哪裡來? 這一點主要得益於中國的另一大優勢:高儲蓄率。顯然,過去幾十年,中國老百姓的高儲蓄率支持著發改委的這些政府投資項目,高儲蓄也就意味著銀行可以貸出更多的資金來參與項目投資,有高儲蓄率作為強大後盾,銀行也願意貸出更多的錢。所以不要相信所謂高儲蓄率的危害的鬼話。正是高儲蓄率造就了高投資的能力,而通過直接拉動投資,讓老百姓有更高收入,還可以進一步刺激反哺消費。

很顯然,西方經濟理論中,可以通過財政、貨幣等政策手段刺激投資,從而拉動經濟。而中國擁有第三大法寶,直接由發改委審批出去投資。美國在解決專案資金來源上靠的是呼籲,這也太沒個准了,而中國不一樣,直接審批了。本質的,還是由於「投資資金」直接控制在政府手中,中央政府可以通過銀行貸款直接落實每個具體項目的建設,有此底氣的背後是以國有銀行、高儲蓄率和混合所有制經濟這一特殊經濟體制等因素作為強大支撐的,而中國這個獨一無二的優勢是大多數發達經濟體所不具備的,同時也是讓歐美政府羡慕不已的。

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其現行的資本主義制度面臨的一個重大隱患就是:面對經濟增長問題,現在的大多數經濟體,除了寬鬆之後再寬鬆,似乎很難再找到行之有效的刺激經濟的方法,而這也正是我國對比美國,當前在經濟領域中所依仗的幾大優勢,尤其是在投資專案的操作層面上,這裡就更不用提貨幣發行權也掌握在政府手裡。不可否認,中國的優勢的確讓很多西方發達國家望塵莫及,因為中國經濟的“脈門”始終握在政府手中。

我們真正所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讓投資的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如何提高投資效率。現在政府在做的,是讓這些政府項目更多地引入民間資本提高投資效率,另外一點,咱們的政府如今正在通過鼓勵資本從這些發改委審批的政府項目中流向更加有效率的民間行業,但這些變革在短期內可能導致經濟增速放緩。

或許正是基於這兩層考慮,中國政府才主動放慢了拉動投資的步伐,中國GDP7%的增長率正是一種政府的主動行為,要不然GDP的增長率幾乎是個指哪打哪的指標。

短時間內依靠消費來拉動經濟增長還不太現實,中國的經濟還是需要依靠投資來拉動。至於投資所面臨的更為深層次的監管和信用缺失問題則需要中央高層在將來更為深入的改革中慢慢解決。沒有一個國家的經濟是不存在問題的,真的不必拘泥於依靠西方的經濟學模型推演出的「經濟崩潰論」,更不必去擔憂那根擾人稻草什麼時候會落到駱駝背上。因為每當清晨你睜開雙眼,看看電視裡的新聞,看看地鐵裡竄動的人、路上川流不息的車,你才會切實地感受到:中國的經濟真的不缺活力!

*作者為CCTV證券資訊頻道首席策略評論員。(本文選自騰訊大家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