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聞》吳介民:中興事件是場全球價值鏈爭霸戰

2018-04-25 18:00

? 人氣

觀察中國「一級網通公司」過去十五年來崛起軌跡,例如TP-Link、神州數碼等,這些公司和台灣主要網通業屬於同級公司,例如智邦、合勤、明泰、正文等。其發展大致可分成三階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網路通訊「跨接啟動」三階段

第一階段:藉由中國龐大、但當時不注重品質的市場,先把公司規模做起來,建立經濟規模及極度壓低成本的能力。

此階段從台灣挖角,主要是硬體人才。模式如下:中方挖走台方公司協理級人才(廠長),提升為副總,並納入公司核心決策圈,決策圈大約七人,其中六個中國人,薪水大約是台灣原職級二到三倍。這個台籍廠長同時也幫忙中方找來供應鏈廠商,例如印刷電路板(PCB板)、PCB板打件、塑殼鐵殼(機構件)等等。「這樣挖一個廠長,等於挖來了一條產業鏈。但是中方讓台籍廠長參與核心決策,完全看老闆臉色,哪一天他榨乾了,叫你不必來開會,你就被踢出了決策圈。」

至於軟體部分,台灣本來就弱勢,故無挖角問題。中資有本錢長期自行培訓軟體人才,一部分來自海歸。這個階段中國利用國內市場來培養產能與技術。

第二階段,中資已經有能力切入國際市場,但品質不夠優良,只能以低價搶攻。隨著品質逐年提高,其市場也逐漸由印度與非洲轉進到歐洲及其他先進國家。

這個階段前期,台灣人才仍顯得重要,但是到了後期,中國生產人才逐漸成熟。結果有些早期為其效勞的台灣人才,開始回流台資系統。

第三階段,中資廠進入成熟階段,這些一級公司品質達到相當水準,在國際中高階市場具有競爭力。台灣的少數網通品牌,在其競爭下遭遇很大壓力,乃至在一些市場中挫敗。

這個階段,中方已經不再需要台灣的硬體人才。

台商不知如何看待中興與華為

至於華為、中興等中國網通業龍頭,乃是國家重點扶持企業,在大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具有優勢。

近年來,這類廠商已逐步具有世界級技術與產能,其全球競爭對手已經是核心國家品牌。

中國網路業巨擘華為(AP)
台灣沒有任何一家網通公司可以跟中國的華為、中興競爭。(AP)

中國這類廠商與國家扶持關係密切,包括軍方、網路控制、融資、國內市場壟斷等面向。

以大型電信設備價值鏈做分析,中國已經占據了若干策略位置,包括中國價值鏈最上游的服務提供者(例如,中國移動憑藉龐大內需市場壟斷而坐大)、品牌設備商(包括華為、中興)、應用軟體設計(華為、中興)。華為與中興掌握世代革新軟體「IP多媒體子系統」(IMS)的技術規模。

中國軟體人才規模大,包括國內訓練的學生與海歸工程師,加上資金雄厚、國家補貼與優惠政策,而能做長達七、八年的人才投資。

一位台灣網通業的高階經理人認為,中國電信設備產業的興起,「不特別認為主要是來自台灣公司的技術能量,早期台灣的廠商不知道如何看待這兩家公司,甚至看不起它們。現在它們的競爭對手已經是思科(Cisco)、愛立信(Ericsson)、富士通(Fujitsu)等超重量級公司,台灣沒有任何一家網通公司可以跟他們競爭。」

所謂「台商不知如何看待中興與華為這樣的公司」,很大原因是政治制度與策略差異,中國這些資源稟賦,台灣企業都不熟悉。這類公司在發展初期就立基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是一個受到國家高度干預的壟斷或寡占市場;國家不只干預市場,而更需要掌控這些公司的產品設計進行網路監控,例如交換機可以控制互聯網,所以這類公司與中國政府關係必然密切。台商是局外人,自然不懂箇中眉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