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我只想做個有尊嚴的正常人」中國最進步、最富有的城市,對封鎖措施日益憤怒

2022-04-19 11:00

? 人氣

2022年4月11日,封控期間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陽台刷著手機。(美聯社)

2022年4月11日,封控期間上海一名男子在自家陽台刷著手機。(美聯社)

在中國最大、最富有的城市上海,公眾的不滿情緒正在加重。為了遏制新冠疫情,上海已經實施了幾周的嚴格封鎖,該市2,500萬居民為此緊張不安,他們的生計受到影響,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也被侵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封鎖舉措最近幾周顯現出來的影響讓上海市民倍感煎熬——食物短缺,難以就醫,方艙過度擁擠,嬰幼兒與父母被迫分離。在中國向市場經濟轉變的幾十年裡,上海一直走在前沿,並以自己是一個務實的金融中心為榮。


本文為風傳媒與華爾街日報正式合作授權轉載。欲看更多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特別版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3折以下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一位姓Chen的36歲上海本地人說,他對政府失去了信心。他不想透露全名,因為公開批評政治領導人仍然有風險。他說,只有在危機期間,才能準確評價政府的表現。

已經被關在家裡一個多月的Chen說,政府配發的蔬菜和牛奶不夠一家四口吃。他說,雖然他設法在網上訂購了一些食品雜貨,但隨著封鎖時間延長,麵包和其他必需品的價格飆升,供應稀缺,有可能耗盡他的儲蓄。

他說,我們一直在耐心等待封鎖解除。這一切什麼時候才能結束?

上海上周放鬆了一些社區的封鎖規定,但大多數居民仍然被限制在家中。一些人擔心吃飯問題,並說他們對無休止的新冠封鎖前景越來越失望。

在接受採訪的20多名被封控居民中,一些人表示,疫情從開始到現在已經兩年多,他們馬上就要崩潰了。一些人正考慮離開中國,再也不回來了。

2022年4月13日,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市民。(美聯社)
2022年4月13日,北京一名戴著口罩的市民。(美聯社)

34歲的上海人、技術型創業者Liu Yun說,傷害已經造成。他與妻子和兩個孩子被困在家中,他表示自己已經開始考慮移民新加坡。Liu稱,越來越多的精英階層將開始重新評估他們與上海和中國的關係。

即使那些沒想過離開的人也表示,一些經濟和心理創傷恐怕會揮之不去,對中國政府的不滿情緒也會無法排解。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一直堅持「動態清零」政策。人們普遍預期,今年秋季習近平將把任期延長至少五年。

據研究公司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估計,在中國100個大中城市中,從東北部的長春到南方大都市廣州,有87個城市由於當前的疫情對人員出行和活動實施了限制。這些城市加起來佔中國總人口和經濟產出的一半以上。上周五,今年早些時候剛結束一個月封鎖的西安再次收緊了限制措施。

在中國,很少有城市具備上海這樣的經濟和政治重要性,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上海一直站在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最前沿,是中國繁榮昌盛的一塊基石。上海一直是中國許多最重要市場改革計劃的試驗場。上海有世界最大的貨櫃港口,是中國一個主要證券交易所的所在地,也是眾多知名學者、作家和藝術家的駐地。

對中國的幾代領導人而言,這座城市曾是一塊重要跳板,其中也包括習近平,他曾在2007年出任上海市委書記。

2022年4月15日,設置在上海體育館裡的新冠篩檢中心。(美聯社)
2022年4月15日,設置在上海體育館裡的新冠篩檢中心。(美聯社)

上海先前採取過較為寬鬆的抗疫策略,僅對受影響的住宅區進行有針對性的封控,但隨著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4月2日開始在上海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相關限制收緊並擴大了。一些居民認為,此番變化是一個信號,表明中國政府要求全面遵守習近平所倡導的「動態清零」防控政策。

上海市政府的一位發言人未回應置評請求。

即使是疫情今春在上海蔓延的時候,當地有關部門也曾堅稱沒有必要封城,但到了3月27日突然宣布要從次日起實行大規模封控,令數以千萬計的居民措手不及。

最初的計劃是以黃浦江為界,先把這座城市的東半部分封控四天,再把西半部分封控四天。然而,在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飆升、屢創新高的情況下,有關部門隨後表示封控將延長,而且未給出具體到期時間。有些人在上述分區分批封控措施啟動前便因可能與新冠病例有接觸而居家隔離,到目前為止,很多人已有一個多月無法出門,而且看不到很快解禁的明確希望。

居民們表示,他們擔心,鑑於Omicron變異株的高傳染性,即使是在這種全市範圍內的封控取消後,突然的封鎖和強硬的策略也有可能在任何時候重新出現。這會帶來或將持續數年的不確定性。

上海自3月下旬開始封控,封鎖措施導致供應鏈中斷,食品短缺問題已經蔓延開來,一些居民不得不靠以物易物和鄰裡接濟才能維持生活。一些非新冠患者求醫無門,只能自己硬扛,而上海的臨時隔離中心一片混亂,有的連衛生狀況都很差,很多人抗拒前往。

2022年4月16日,上海的防疫人員正在消毒環境。(美聯社)
2022年4月16日,上海的防疫人員正在消毒環境。(美聯社)

上海上周四報告稱,上周三新增本土感染者達到紀錄的27,000例。雖然官方沒有報告死亡病例,但至少有三家大型老年護理醫院發生了疫情,導致患者死亡。(截至發稿,上海市已公布周日新增本土病例逾22,000例。)

對於網路上的怨言和有關部門所稱的謠言,相關機構迅速採取了審查行動。兩名男子曾分享上海即將封城的消息,3月22日,這兩人因涉嫌「散布虛假資訊」而被警方調查。隨著封控持續,儘管一些言論可能引發一定的後果,但越來越多的人對抗疫限制措施表示不滿,說這些措施正在損害人們的生計,還導致醫療資源緊張。

在網上瘋傳的一篇帖子裡,一位上海居民吐槽說,當地居民的忍耐力已經「達到極限」,並列出了一連串的不幸事件和不滿情緒。這位僅自稱為「普通公民」的居民寫道,還有官員肯聽聽人民的意見嗎?這位居民說,我們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換來真正的以人為本?

這個帖子上周四被過濾了幾個小時,當晚又被恢復。此人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長期居住在上海的Frank Tsai最初支持中國嚴格的抗疫措施,但他說,他對上海的食品和供應瓶頸感到震驚;上海被廣泛認為是中國最進步、管理最好的城市之一。Frank Tsai通過其公司China Crossroads主辦商業和文化活動。

他說:「這個制度從根本上是建立在消除物質焦慮的基礎上,所以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糧食安全問題獨獨發生在上海。」

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上周四在一篇社論中說,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不鬆勁,呼籲公眾在困難情況下「增強大局意識」。社論引用習近平的話說:「堅持就是勝利」。

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呼籲人們「咬緊牙關」,相信政府官員。

些外籍人士說,在他們感到中國日趨「向內轉」的數年之後,目前的封鎖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大家真的受夠了,」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副會長許倍帝(Bettina Schoen-Behanzin)說。

科技企業家Liu與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3月14日開始被限制在家中,當時幾個鄰居被確認與新冠感染者有密切接觸後,他所在小區的入口被突然關閉。後來,上海在全市範圍內開始了嚴格封控。

在社交媒體上,Liu不時看到居民與安排人們居家隔離的工作人員發生肢體衝突的影片和資訊,這使他更加焦慮和悲觀。

Liu表示,他擔心這場抗擊疫情的行動會演變成某種社會運動,社會底層的人最終會互相傷害,那將非常可怕。

Liu稱,他還擔心自己公司的大約200名員工。這家公司創立於十年前,是一個企業對企業電子商務平台,該公司的許多員工在封控期間難以獲得足夠食物。Liu的公司也因需求減少而處境艱難,他認為這一定程度上是國內封鎖舉措造成的。

中國防疫人員在東南省份的一棟居民樓進行消殺時,將一隻名叫「炒粉」的柯基犬打死。(圖為柯基犬主人微博上發布的影片的截圖。)
中國防疫人員在上海一棟居民樓進行消殺時,將一隻名叫「炒粉」的柯基犬打死。(圖為柯基犬主人微博上發布的影片的截圖。)

另一家科技公司的33歲員工Li Bing表示,他在網上看到許多居民為獲得足夠食物和醫療而發出請求,這讓他心情沉重。先前,一段影片顯示,一隻柯基犬的主人被送往集中隔離中心後,一名身著防護服的防疫人員用鐵鍬把這隻狗打死。這一影片在網上引發憤怒。

Li擔心如果自己感染,他的貓是否會被打死。Li是西安人,與女友和兩隻貓在上海生活了六年。Li說,他感到焦慮,害怕檢測出新冠陽性,這使他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離開中國。

Li稱,他已經目睹了很多人道主義災難,他只是想作為一個正常人有尊嚴地生活。

決策者的最佳夥伴

立即訂閱,即刻暢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內容

並享有更佳的閱讀體驗

訂閱 每天只要10.9元 查看訂閱方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