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青龍觀點:談當代高教環境裡知識分子的囚徒困境

2018-04-26 06:50

? 人氣

當代高教環境下的知識分子處境,如同一個活脫脫的囚徒困境,大家都選擇了囚徒困境中的個人利益的最佳選擇,於是台灣整體的高教環品質共同走向崩壞。(取自flickr)

當代高教環境下的知識分子處境,如同一個活脫脫的囚徒困境,大家都選擇了囚徒困境中的個人利益的最佳選擇,於是台灣整體的高教環品質共同走向崩壞。(取自flickr)

在近二十年的大學教職生涯,我幾乎是眼睜睜地看著臺灣的高等教育逐步地向下沈淪,觸目所及,一場場高教悲劇,正在各大學不斷地上演著。雖然我不是什麼優秀教師,但好歹也得過幾次教師獎什麼的,可是這二十年來的學術環境變化,的確已經讓我萌生「不如歸去」的念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所以還留在教學的崗位上,是因為每年新生入學時,看著這群大一新生明亮的學習眸子,總覺得自己尚有可以再付出或貢獻所學的希望。但是一想到現在各大學競相向教育部表忠而喪失主體性的狀況;或各私立大學與部份國立大學的惡性招生競爭情形;更不用說各大學為求良好績效的造假文化,早已悖離教育的本質。依目前高等教育沈淪的速度,我常有一種悲觀的念頭萌生──我大概撐不到看見教育由谷底翻轉改善的時刻了。這幾年總想著申請提早退休,或許當這股高教沈淪的力量大到讓我覺得「教育已不是教育」時,大概就是我離開教育工作的時候了。而且,我覺得這個時刻似乎已經不遠了。

年輕時常聽一些學術前輩們提到:作為大學教師就必須要有追求真理與不畏權威的自覺,如此方不負「知識分子」之名。如今細細想來,那個在傳統華人文化裡,不斷被標榜以「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的知識分子,似乎總是在不同的時代困境裡,遭遇著不同的挑戰。

中國傳統的讀書人或知識分子裡,絕大多數人主要還是視入「仕」當官為正途,他們表面上標榜著利他的道德理想,但實際上卻坐享華人文化裡經濟與政治的各項特權。(取自flickr)
中國傳統的讀書人或知識分子裡,絕大多數人主要還是視入「仕」當官為正途,他們表面上標榜著利他的道德理想,但實際上卻坐享華人文化裡經濟與政治的各項特權。(取自flickr)

譬如在中國傳統的讀書人或知識分子裡,的確曾有不少人發揮其道德使命,對抗傳統皇權或政治威權,雖然他們的下場常是遭集體誅戮與個別放逐,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卻是中國歷史上最被津津樂道的「士」的氣節。不過,這可不是每一位讀書人都有這樣的見識和勇氣。相較於「士」的氣節,中國歷史上絕大多數的讀書人,主要還是視入「仕」當官為正途,那就是依憑著一篇八股的道德文章而晉階為官或地方仕紳的人,他們表面上標榜著利他的道德理想,但實際上卻坐享華人文化裡經濟與政治的各項特權。

這樣的現象是傳統中國或華人文化所獨有的嗎?不然,在西方的道德傳統中,知識分子所被賦予的,也是勇敢、誠實、正義、公正、知恥、友愛……等德性。可是,在今天這個時代裡,知識分子與體制或世俗權勢的關係日趨緊密,他們不斷流轉於政府、企業、學院、宗教、或職業等利益團體之間,以致知識分子被這些組織收編的情況也已到了異乎尋常的程度。因此,當今天我們強調知識分子的道德責任時,我們所面對的卻是社會權威漫天蓋地而來的強力網絡,例如媒體、政府、集團、或同儕的擠壓與排斥,使得我們常感到沈重的無力感。如果執意不隸屬於這些權威或團體,在今日過度分工與社會化的學術圈裡,卻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更可悲的是,我們非但無力改變,而且甚至常被迫地成為目擊者,見識到這些權威對弱勢族群的運作而無可奈何。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