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或滲透?小紅書擄獲台灣年輕世代,專家呼籲扎根媒體識讀

2022-04-17 13:10

? 人氣

對部分台灣年輕人來說,Instagram現在更像是通訊工具,小紅書才是娛樂聖經。常透過小紅書關注穿搭與攝影的小丞說,現在「大家都會把東西放在(小紅書)上面,有時候Instagram不會發的東西就會發在上面。例如電影分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小紅書「比你更了解你」的精準演算法,是另一個成功吸引使用者的特點。小丞認為,Instagram只會餵食使用者已追蹤的內容,「搜索找什麼,它就只會侷限在那邊,可是小紅書會一直推很多新的東西給你」。他說,被推送內容「大部分都有(打中喜好),會讓人想繼續滑下去或點進去看。」

有台灣學者觀察到小紅書的流行現象。長期研究中國政治輿情、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陳至潔認為,中國社交軟體的流行部分與同儕學習有關,青少年看到別人使用這些社交媒體,自己也會傾向跟著用。

台大新聞所教授王泰例告訴德國之聲,過去很多台灣中學生開通微博是為了追中國明星,「這兩年以來很多人用小紅書,根據國高中生他們自己說法是,上面有很多的美妝知識,他們覺得那樣子介紹美妝的方式,他們很喜歡,很多人都有小紅書帳號,並且每天使用。」她認為,主要是因為小紅書對中小學生來說非常容易使用,互動性高,加上通用中文更容易接受。

「習世代」中國年輕人。(AP)
「習世代」中國年輕人。(AP)

去政治化

今年3月底,有台灣立委稱中國透過TikTok、小紅書散佈假訊息,操作「認知作戰」。國安局長陳明通在接受質詢時回應「這是非常嚴肅的問題。」陳明通說,這些社交應用軟體平常輸出軟性內容,一旦戰爭發生可能魚目混珠,用假消息對台發動認知作戰。但他也表示網路無國界,不能禁止看TikTok、小紅書的舞蹈、風光,政府會密切關注的是和平轉戰爭的時刻,它會怎麼做。

對此,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稱是「政治操弄」,「台灣很多年輕人喜歡用中國大陸的一些社交軟體,如小紅書、抖音、愛奇藝等,最直接的原因是好用、好懂、好玩。」

事實上,相較於TikTok,小紅書內容目前整體更趨近「去政治化」。長期研究相關議題的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小紅書較商業化,「為政策服務的話,抖音會比小紅書嚴重非常多。小紅書自己都知道,如果過於政治化的話,它其實不一定會有現在的市場。」

就他觀察,資訊傳播力而言,小紅書在台灣目前還沒跨越生態圈。他解釋,「即使沒有使用臉書或抖音,你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看到(平台內容),但目前還沒有觀察到小紅書跨平台地傳播出去。」除非影片本身就是多平台聯合操作。

他說,小紅書本身「比較去政治化」,影響還是會有,「但就是溫水煮青蛙。」一方面是兩岸存在戰爭可能的前提下,有個資洩漏的疑慮;另一方面則是文化滲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