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也大聲呼籲,碳交易有多重要?李堅明:它攸關台灣供應鏈成本競爭力

2022-04-15 08:40

? 人氣

2. 無法在聯合國體制下參與碳交易:聯合國成員國可根據巴黎協議第六條參與碳交易,透過國際碳交易促進減排,預估到了2030年,可以多減90億噸的碳,再加上碳權交易,因此減碳成本更低。台灣非會員國,因此難以參與交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碳交易沒做好,將影響企業在國際供應鏈的競爭力

要做到淨零碳排,有節電、綠電、碳權3種工具可以用,若缺乏碳交易,台灣就只能選擇節電與綠電。問題是節電有極限,綠電量也有限制,無法滿足企業需求,缺口必須靠買入碳權來補足。

少了碳交易,也降低廠商研發低碳科技的誘因。以固碳技術為例,一定要有碳權做為報酬,如果沒有,該技術就沒有利潤,沒有人願意研發。透過碳交易,企業有誘因研發減碳技術,再透過交易平台賣出碳權,能產生額外收入。

透過碳權交易,也有機會降低電動車售價。李明堅表示,碳權是特斯拉的獲利來源,若未來碳權收入增加,電動車就有機會降價,提升普及率。Gogoro目前沒有碳權,因此必須靠政府補助壓低價格,但補助有極限,若用碳權的市場機制,就能降低政府負擔。

近日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卻沒對碳交易有所著墨,只有綠電、氫能等技術。李堅明直言,如果沒有碳權交易,就要耗費高昂成本才能達到淨零碳排,若台灣在淨零碳排的進度落後,將衝擊產業發展,「政府要嚴肅看這件事,因為國家GDP取決於產業界,企業會因為碳成本而喪失競爭力。

碳交易的上路,是台灣淨零碳排的重要一環,也是企業的競爭力關鍵,台積電就在三月呼籲,應盡快設置碳權交易平台。碳交易平台該由誰做?

碳交易平台該由政府做還是民間做?

日前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因為有炒作疑慮,不適合由民間設置碳交易平台。但李堅明表示,從國際經驗來看,碳交易平台大多由民間設置,例如ICE(美國州際交易所)和EEX(歐洲能源交易所),因為民間的效率較高,政府的角色應是規則制定者。若政府做好配套與管理措施,降低炒作風險,民間設置或許更為恰當。

目前由環保署負責建置碳交易,但李堅明表示,環保署做的碳交易,與國際談的碳交易有落差。環保署的碳交易並非金融商品,只是一種抵換工具,與溫管法、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條文有差距。另外,就算只是抵換,也涉及交易,當中牽涉會計與稅務規則,需要金管會介入,並非環保署說了算。

台灣碳交易已準備20年之久,李堅明總結,相關規則大致都研究好了,「只要再開會,確定細節,碳交易制度就可以上路。」在2050淨零碳排的趨勢下,台灣需要更多減碳工具,除了民眾常談論的節電、綠電,若有碳交易的加入,就能再補上淨零碳排的一塊拼圖。

風傳媒2022趨勢論壇《零碳新經濟》5/27同步線上直播

https://events.storm.mg/campaign/2022SMCF_2/

喜歡這篇文章嗎?

郭家宏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