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抗暴75周年》「不願讓德國人決定我們的死亡」波蘭紀念挺身對抗納粹的猶太人

2018-04-21 11:40

? 人氣

1943年波蘭華沙猶太區抗暴期間,被迫離開猶太區的平民。(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1943年波蘭華沙猶太區抗暴期間,被迫離開猶太區的平民。(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犯下侵略波蘭,集體屠殺猶太人的暴行,有一群波蘭的猶太人不甘坐以待斃,於1943年4月19日發動「華沙猶太區抗暴」,向龐大的納粹對抗,儘管最後失敗收場,造成1.3萬猶太人身亡,仍是猶太人對納粹最具代表性的抗暴行動。75年後,波蘭政府逐漸右傾,在紀念華沙猶太區抗暴周年之際,現居波蘭的猶太人也對政府表達不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納粹建立華沙猶太區 意圖消滅猶太人

1939年,德國納粹入侵波蘭,原居波蘭的猶太人隨即喪失自由,不僅不能就學、不得前往圖書館、博物館,還不能走在人行道上。納粹政權更變本加厲,於1940年10月起,要求超過45萬名猶太人,必須居住在面積僅3.4平方公里的「華沙猶太區」(Warsaw Ghetto)。猶太區的居住空間狹小,平均每7.2人要共擠一間房,加上食物只能依靠配給,許多民眾在猶太區裡活活餓死、病死。

波蘭華沙猶太區的警察。 (Bundesarchiv @ Wikipedia / CC BY-SA 3.0)
波蘭華沙猶太區的警察。 (Bundesarchiv @ Wikipedia / CC BY-SA 3.0)

未被餓死的猶太民眾,更遭到納粹系統性屠殺。1942年7月起,納粹以「移居東方」之名,每天移居7000名猶太居民,共計欺騙至少25萬猶太人前往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營(Treblinka extermination camp)。猶太人一開始以為同胞送往勞改營,卻在同年年底發現,納粹正在殺害所有猶太人,開始籌備反抗計畫。

「只要手上握有武器,我們將會繼續戰鬥」

1943年4月19日,猶太逾越節(Passover)前夕,納粹親衛隊(Schutzstaffel,SS)進入猶太區,要求民眾「移居」,剩下的猶太人認為,納粹即將殺害所有人,750名猶太年輕人拿起手槍、汽油瓶以及手榴彈,突襲武器更加精良的親衛隊。當時駐在波蘭的納粹親衛隊集團領袖史卓普(Jürgen Stroop)決定火燒猶太區,逼迫猶太人逃出建築物,再射殺那些出來的猶太人。

波蘭華沙猶太區的城牆。(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波蘭華沙猶太區的城牆。(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當時發動抗暴,年僅24歲的猶太戰鬥組織(ŻOB)司令阿涅萊維奇(Mordecai Anielewicz)寫了最後一封信,說:「我們最後的時日已近,但只要我們手上握有武器,我們將會繼續戰鬥。」

阿涅萊維奇於5月8日自殺身亡,整起抗暴運動則持續不到1個月,於5月16日結束,納粹剷除猶太區。這場慘烈的抗暴行動,造成1.3萬人喪生,死者多半被燒死或被嗆死,其餘則多被德軍射死,剩下的5.6萬猶太人,更被納粹送往集中營。

水仙花成華沙猶太區抗暴象徵

另外一位猶太戰鬥組織的副司令艾德曼(Marek Edelman),則在運動末期成功逃出猶太區,成為唯一存活下來的華沙猶太區抗暴領導人。艾德曼曾表示:「我們當然知道,我們沒有贏的機會。我知道我們都會死,就像那些送往特雷布林卡的同胞,但我們不願讓德國人決定我們死亡的時間與地點。」

波蘭華沙猶太區抗暴倖存者艾德曼(Marek Edelman)。(Mariusz Kubik @ Wikipedia / CC BY 3.0)
波蘭華沙猶太區抗暴倖存者艾德曼(Marek Edelman)。(Mariusz Kubik @ Wikipedia / CC BY 3.0)

艾德曼生前每年都會參加華沙猶太區抗暴的週年紀念日,在抗暴英雄的紀念碑上放上水仙花,他於2009年逝世之後,以水仙花紀念抗暴的傳統傳承下來,成為華沙猶太區抗暴的象徵,紀念會場並發送紙水仙花,供與會者配戴。

2018年4月19日,波蘭舉行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紀念儀式,警察手捧水仙花,悼念罹難者。(AP)
2018年4月19日,波蘭舉行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紀念儀式,警察手捧水仙花,悼念罹難者。(AP)

「壓迫者從來沒有離開這個世界」

華沙猶太區抗暴75年過後,波蘭總統(Andrzej Duda)與世界猶太人大會(World Jewish Congress)主席勞德(Ronald Lauder)共同出席紀念活動。杜達表示:「我們向他們的勇敢、決心與膽量致敬。大多數的參與者喪生了,他們追尋尊嚴、自由,也為了波蘭,因為他們是波蘭的子民。」

2018年4月19日,波蘭總統杜達出席華沙猶太區抗暴的75周年紀念儀式。(AP)
2018年4月19日,波蘭總統杜達出席華沙猶太區抗暴的75周年紀念儀式。(AP)

勞德則說:「壓迫與壓迫者從來沒有離開這個世界,我們今日更比之前需要所有人共同合作。不管是猶太人、天主教徒、波蘭人還是美國人,所有自由人都應該站在一起,確保我們的子孫永遠不會體會到這裡發生的恐懼。」

2018年4月19日,波蘭學生配戴紙水仙花,紀念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AP)
2018年4月19日,波蘭學生配戴紙水仙花,紀念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AP)

波蘭通過新法 禁止各國稱「波蘭集中營」

勞德的擔憂確實有理,因為波蘭政壇也漸趨右傾,杜達於2月曾通過新法,稱為避免世界誤認波蘭政府對納粹大屠殺有責任,禁止各國以「波蘭集中營」稱呼納粹時期設置在波蘭的集中營,以維護波蘭的名聲,若違反者,最高可處3年徒刑。此舉引來美國、以色列等國家質疑,認為波蘭試圖否認史實、限制言論自由。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在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日造訪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參加紀念活動(AP)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在國際猶太大屠殺紀念日造訪位於波蘭的奧斯威辛集中營參加紀念活動(AP)

為了跟保守派的波蘭政府撇清關係,不少民眾不參加國家的紀念儀式,決定自辦紀念儀式。因為波蘭政府雖公開譴責「反猶太主義」(anti-Semitism),但卻容忍反猶太主義人士,引來民眾不滿。

72歲的心理治療師賈庫波維茲─蒙特(Tanna Jakubowicz-Mount),帶著祖母與姑姑的照片,她們全被納粹德國處決。她說:「我今年不參加官方紀念儀式,因為政府正在支持危險的愛國主義,我們對此並不贊同。」

「我們不會放棄」 波蘭建立猶太人歷史博物館

華沙猶太人社群中心(JCC Warsaw)主任拉科維卡(Agata Rakowiecka)則投書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寫道:「我們擔心反猶太主義的情緒興起,以及外國民眾對我國(波蘭)的誤解,讓猶太遊客取消他們的行程。」

2018年4月19日,波蘭學生配戴紙水仙花,紀念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AP)
2018年4月19日,波蘭學生配戴紙水仙花,紀念華沙猶太區抗暴75周年。(AP)

拉科維卡指出,波蘭在近30年前共產政權垮台之後,逐漸邁向自由的社會,猶太人與波蘭人也逐漸在開放社會之中,透過對話、包容,探索歷史的複雜性,儘管這個過程很痛苦,但這些價值也重新讓猶太社群找到自己的生命。

位於波蘭華沙的猶太人歷史博物館。(Adrian Grycuk @ Wikipedia CC BY-SA 3.0)
位於波蘭首都華沙的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Adrian Grycuk @ Wikipedia CC BY-SA 3.0)

拉科維卡表示,目前透過國際學者、波蘭政府等組織的幫助之下,波蘭已經在2013年建立波蘭猶太人歷史博物館(POLIN Museum of the History of Polish Jews)。她說,目前波蘭的猶太社群仍需要透過與波蘭人的對話,重新建立波蘭猶太人的生活模式,「因為我們仍在這裡,我們不會放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亦寧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