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南專欄:小英一席話,道破台灣人民為何不從軍!

2018-04-21 07:10

? 人氣

即使用最簡單的算術按比例計算,每位軍官和兵力之比是1:4.8;每位將軍和軍官之比則為1:123.8;這樣的官與兵之人事結構顯然不符合效率領導原則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於是由此很不搭調的「軍隊階級結構」,我們也可以輕易聯想到:這樣的軍隊怎會是個可以保家衛國的「台灣國軍」?軍官太多必然表現出指揮系統的紊亂與無效率,也必然會呈現軍官勞役和責任分配嚴重不均勻與不合理的崩裂現象,則其已形嚴重內化的「虛假文化」也就必然日益深沉。

猶記得,小英總統在2016年剛上任不久的6月4日,即親自到宜蘭陸軍金六結153旅新兵訓練部隊進行視導,她在致詞時說了段刻骨銘心的話,當時的報導是這樣寫的:

「基地的草除得乾不乾淨,也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新兵們有沒有妥善的防護機制,確保新兵在訓練時的安全。油漆與除草,代表軍方對她視導的重視,她非常感謝,用心她都看到了。但光是油漆與除草,不會讓國軍更好,新政府推動國防改革一個重點,就是要優先改變一些國軍既有的文化。希望全國士官兵都要牢牢記住這些事,戰力要強,最重要的是制度要好。制度好,效率才會高,士氣才會強,軍人才會有尊嚴,國軍才能吸引好的人才,一個現代化人性管理的國軍,就是推動募兵最好的宣傳。」

總統蔡英文4日視導宜蘭部隊,第二站抵達陸軍金六結營區視察新訓中心。(顏麟宇攝)
蔡英文總統視導宜蘭部隊,抵達陸軍金六結營區視察新訓中心。(顏麟宇攝)

「台灣國軍」該進行大跨度「轉型正義」了

小英總統會一語道及「制度好,效率才會高,士氣才會強,軍人才會有尊嚴,國軍才能吸引好的人才」,確實是重中之重的人事結構與軍隊倫理的重建綱目。然而悠悠的兩年快過去了,小英對軍隊的提示記憶猶新,而長期充斥於國軍的「虛假文化」究竟改了幾分了?官多兵少的指揮結構敢進行大力改革嗎?

所以,不要再問「台灣人民為何不當兵?」或是該實施徵兵制或募兵制的假議題了。現在應該直接質問:「台灣國軍」已進行大跨度「轉型正義」(台灣軍隊本土化)了嗎?

臺灣要反武統分兩層次,一是純軍事對抗,那涉及職業軍人之事。但臺灣軍方對反武統的意志力及能力普遍令人懷疑。此又涉及一旦戰爭發生時,國家總動員法,臺灣軍民從未演練過。

台灣政府做好「民間抵抗」的教戰守則了嗎?

戰爭如在境外(外海),民間要做何準備(備糧備水);當戰爭涉入到臺灣本土時,尤其第一波火砲攻擊屋毀人亡,民間及地方政府如何疏散、掩護、搭救?當對方傘兵空降到各大城市時,軍方如何迅速集結進行圍殲潰擊?而民間後輩軍力如何自我組織立即動員並投入武力對抗?特別是「民間抵抗」這一塊,我們幾乎是完全空白。

坊間一直都有一種假想,只要軍方少數已被策反的軍官宣告投降,解放軍攻台這一場戰爭就結束了?這假想所喻示的豈不是對退將們投共的諸多言行之深層不安嗎?也基於此一不安,我們是否也該回問:該民調中另外不肯為台灣而戰的30%民意,在第一擊後會是怎樣的行為反射?

衡之於世界史,舉凡國家獨立過程必經戰爭之考驗,臺灣民間若無武力抵抗之能力和心理準備,則所謂公投獨立都是空話。易言之,全民意志力要先做好「反統一戰爭」的武裝準備,才有獨立公投的實質內涵。否則戰事一發生,大家都成難民了,還談如何抵抗?我們要學以色列或瑞士,戰事一發生,全民皆是戰士,這才是真心「做台獨」,否則只是口號台獨,遺害眾生罷了!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現任《六都春秋電子報》創辦人。更多好文請看〈陳昭南專欄〉。作者每周發表於《風傳媒》的專欄系列,已收錄於作者新著《迷航的國度》一書。欲優惠購書者,請填寫申購單(請點擊進入),或電洽蔡先生(0912661869)。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昭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