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俐觀點:新冠疫情可以放手嗎? 從日韓星經驗看台灣該怎麼做?

2022-04-02 06:30

? 人氣

疫情又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見圖),公布新增新冠肺炎的本土案例。(取自指揮中心直播)

疫情又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見圖),公布新增新冠肺炎的本土案例。(取自指揮中心直播)

台灣的疫情在這幾天正在升溫中,不明途徑的傳染鏈也正在不斷增加;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持續封鎖國境,對外開放就等同必須接受流感化。因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新官肺炎的病毒,經過這兩三年,我們應該可以得到結論「它跟SARS不一樣,不會因為清零而消失,將跟我們常相左」

2. 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像100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需要3年左右的大流行,最後達到群體免疫,性命的付出無法避免

3. 堅持清零以現行經驗做的到,但長年的持續封鎖,不管鎖國或鎖城,經濟跟文明的代價無比巨大,怕「死人」是濫情的盲目

所以開放,跟接受某種程度的大流行是必須、無可逃避的,到目前疫苗接種的結果是

1. 無法做到完全可以防止感染,有非常多的突破性感染,從亞洲鄰國日、韓、新加坡的感染狀況就可以知道

2. 確實可以有效降低重症跟死亡比率到應該能被接受的程度,尤其是第三劑,從日、韓的死亡率可以看到差別

3. 對不願意打疫苗長者的尊重跟憐惜,要用無數青壯年經濟上、人生希望上的損失去換來,是一種變相的凌虐

日、韓、新加坡的數據

單從今年來看,請看以下我所找到的圖檔與其數字(資料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資料庫

日韓的數據。
日韓的數據。
新加坡的數據。
新加坡的數據。

整理出表1:

表1
表1

這張圖表告訴我們:

1. 韓國的基期一直都壓不下來,一直都有幾千人,然後一波爆,高峰超過每天40萬確診

2. 日本有四波,波之前的基期低,在二月初達高峰即快速下降

3. 新加坡有兩波,波之前的基期也低,在二月底達高峰即快速下降

根據圖表1來整理,我們可以得到圖表2

表2
表2

經過整理之後的結果:

1. 從感染高峰到死亡高峰約7-14天,似乎明顯比之前台灣的數字快很多,因素很複雜,像變異株就不同,有待後續追蹤探討

2. 如果以在感染高峰後,淨人數死亡最多來看,絕對是一波流的韓國,但分母不同,這不能反應出死亡比率的高低。死亡高峰人數/感染高峰人數,這個死亡的比率反映,應該是單位時間內感染人數最多,理論上醫療負擔也最大的韓國。但事實上,死亡比率最高的反而是,感染分成4波的日本,比韓國足足多3倍

3. 以染病比率(染病比率/總人口數)來看,目前日本5.1%,韓2.93%,新加坡2.2%,疫情還在走,沒有辦法現在做結論,但至少疫苗應該有發揮其一定保護效果。英國是31.4%已染病(染病2110萬,人口數6700萬,),這些和施打疫苗時間點不同,自然免疫比率不同,病毒變異不同,還有疫苗保護率不同都會有影響

新加坡最近的發現

根據《彭博新聞》報導(2022.01.11),新加坡衛生部長表示共802起的死亡病例中,其中有555人沒有完整接種疫苗,顯示施打疫苗確實能預防重症死亡。在接種科興疫苗的民眾裡每10萬人有11人死亡,而接種中國國藥疫苗者,每10萬人中有7.8死,而施打mRNA疫苗者死亡率明顯下降許多,施打輝瑞/BNT疫苗者每10萬人中有6.2死,施打莫德納疫苗者,每10萬人僅有1死。

南韓最近的發現

南韓政府坦言(2022.03.15),死亡人數正再增加當中,過去一週平均每天有229人染疫病逝。不過當前南韓的新冠死亡率與季節性流感的死亡率差不多,透露過去每年約會有2500至5000人死於流感,死亡率介於0.05%到0.1%之間,新冠肺炎的平均致死率則為0.15%。南韓國內確診病例增加趨勢與重症死亡數存在「時間差」,估計重症及死亡人數的高峰期將會等到確診高峰期後的1至2週才會出現。

比較韓、日疫苗施打

比較日韓疫苗施打
韓國疫苗施打率

但截至2月4日,日本共接種609萬3568劑第三劑疫苗,涵蓋率僅4.8%

台灣的抉擇

台灣到目前為止,感染總數23,155,佔人口0.1%;死亡人數853,死亡人數/感染總數是3.68%。有人質疑為何我們的死亡率如此之高,是醫療比人差嗎?我的想法是當初的篩檢太少,依我的估計感染人數至少12萬,加上舊變種delta的死亡率偏高所導致。

 

英國的染疫比率31.4%,染疫死亡率0.96%,再加上疫苗,目前完全解封。美國染疫人數佔總人口數24.3%,染疫死亡率1.22%,也呈解峰狀態。這些比亞洲高的數字應該跟疫情爆發在疫苗施打前,病毒不同變異株比較有關,而不是醫療水準的差別。歐美的數字對我們不具太多參考水準,今年日、韓、新加坡才是最好的參考,所以:

1. 感染波數,從日、韓、新最後的總體死亡比率來看,一次攻頂沒有不好。尤其我們第三劑的覆蓋率也接近50%,疫情助攻下,很快就能追上韓國的63.2%。但是像新加坡的2波高峰,在醫療量能負擔,跟社會心理衝擊上或許更好

2. 單靠疫苗,不管3或4劑,是不太可能達到全體免疫的,預估死亡總數/染病總數會在0.15-0.1%之間,跟一般性流感非常接近。重病或死亡以老年人跟沒施打疫苗者為主,其他則99.7%輕症,甚至無症狀,除非出現新的變異株

3. 邊境的開放,跟疫情的控管 – 這兩者一內一外,影響的是疫情進展的速度、感染的波數,還有醫療是否能承擔。但是,拖得越慢,社會越慢恢復正常,不管是外貿、內銷,或民生

不管是媒體名嘴、政黨政客、網紅醫師教授研究員,請不要再炒作焦慮、恐慌,或溫情,濫用情緒性字眼,跟不精確的個人主觀。不管是歷史、科學,跟最接近的經驗,再再都告訴我們該來的還是會來,學會堅強、清楚算計,外加一點冷酷,是種族存續的不可或缺。

*作者為醫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