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靖觀點:為了保護台灣人,美國決定不推翻中華民國

2018-04-22 07:20

? 人氣

「無論美國政府態度如何,美國對台的任何選擇,其實都只是美國自身利益的選擇。」(翻攝維基百科)

「無論美國政府態度如何,美國對台的任何選擇,其實都只是美國自身利益的選擇。」(翻攝維基百科)

國民政府因內戰失敗,1949年12月遷台,即使兩岸隔著海峽,國府仍不能安穩,一方面台灣內部剛剛經過二二八事件,台人不滿情緒還未平復,一方面美國對於如何處置國府,舉棋不定,台北的美國外交官曾與主張台獨的台灣人團體密謀,與國府親美將領合作,推翻國府統治,但是6月韓戰爆發後,國際局勢轉變,原本美國陰謀發動政變推翻國府,美國外交官建議國務院要明白對國府表示,美國不會推翻中國政府,態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無非是擔心政變造成台灣局勢不穩,從而有利共軍渡海攻擊台灣,影響美國在亞太的利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共軍攻陷南京時,美國駐華大使館並未隨國府遷移廣州,甚至國府遷台後,美國大使也沒有到台灣,台北當時僅是領事館地位,總領事都跑掉了,留下一個對國府非常不友善的代辦師樞安(Strong)。當時領事館不斷對外散播撤僑訊息,認為國府撐不到1950年6月。

國史館出版「中美協防」第二輯當中,收有外交部美洲司司長陳岱礎與師樞安的談話紀錄,當時蔣中正仍沒有復行視事,他的身分只是國民黨總裁,但這份公文仍由外交部經總裁辦公室主任黃少谷,呈送給蔣中正閱覽。當時是1950年1月9日,國府剛剛遷到台灣,情勢岌岌可危,師樞安告訴陳岱礎,美僑目前在台無撤離必要,但台灣經濟情況再惡化,台灣內部勢必發生問題,屆時將有全部撤離的必要。師樞安對台灣局勢仍甚悲觀,他批評國府當局政治方面,居高位者不能精誠合作,腐敗依舊。經濟方面,台灣現供養60萬軍隊,台灣之資源,無論如何無能維持此一龐大軍隊,現在台灣以變賣資產為補救,最近售出房屋150萬元,此一辦法,絕非長久之策。軍事方面,高級將領仍舊意見不同,各自為政。台灣目前為僅存的基地,軍事政治經濟倘無徹底改革,實為重大危機。

當時杜魯門總統派無任所大使傑塞普到台灣了解實地情況,師樞安提醒國府,他聽說國府已經安排黃仁霖,在傑塞普抵達後,將其包圍,使其無法自由支配時間,這種作法極不恰當,他將以電報告知國府的這項計畫,並安排傑塞普居住在大使館,方便他接觸其他各方人士。傑塞普在1月16日見到了台灣省主席吳國楨,根據國務院的解密檔案,吳國楨對傑塞普提出了三項台灣改革主張,政治、經濟、軍事改革,幾乎與師樞安提出的改革主張一樣,吳國楨甚至挑明了說,台灣應該放棄回到大陸的想法,要改為防衛台灣。

吳國楨塑造現代台灣的關鍵人物之一,亦以公開大膽地與蔣經國激烈爭執而著稱。(圖取自:維基百科)
「師樞安與吳國楨同時間都談相同的改革標的,吳國楨也常被國府內部批評過於親美,吳國楨過激的言行,果然後來惹出了不少麻煩,也迫使他最後流亡美國⋯⋯」(取自維基百科)

師樞安與吳國楨同時間都談相同的改革標的,吳國楨也常被國府內部批評過於親美,吳國楨過激的言行,果然後來惹出了不少麻煩,也迫使他最後流亡美國,但台灣當局難免懷疑吳國楨幕後有美國操弄的陰影存在。

從現實來看,美國重視的是台灣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台灣當局,國史館的資料當中,有助美大使顧維鈞在1月26發回台北的電文,說明美國國防部在國會說明台灣問題,美國軍方稱台灣對美國防具有軍略重要關係,但不主張派兵占領台灣。2月10日,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朱世明的電報,說明美國政府的態度是,台灣應使不入敵手,但如因政治關係,不得不放棄,則應於戰爭開始時,集中陸海空軍力量,一鼓而奪取之。7月4日,韓戰爆發不久,美國的態度更無明確,何世禮此時已經接任駐日軍事代表團團長,他從東京發回台北電報,稱麥克阿瑟保證絕不干犯我主權,請蔣中正總統放心。

傑塞普到台北時,身為蔣中正幕僚的周宏濤,在日記留下一段外交部長葉公超與傑塞普會面時,與師樞安的對話,葉公超說,關於台灣中國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態度,有一種觀察是缺乏事實根據,近日貴國人是傳言台灣居民企圖推翻政府。師樞安反問,部長所謂美國人士傳說,是否指美國官方。周宏濤認為這是師樞安漏了口風,才會對葉公超提到台灣人推翻政府的說法特別敏感。

副總統陳誠在1950年2月27日日記有一段內容提到,須注意美國人欲分化政府與人民。陳誠沒有具體指名究竟是哪位美國派駐台灣的官員,在分化政府與人民,不過,美國始終把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視為一種人,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又是另一種人,把雙方的關係經常解釋為一方支配另一方,故常有組織台灣人,協助台灣人向國府爭取權益的舉動,美國發展台灣人組織的舉動,就被陳誠認為是分化,然而就算美國並無分化之意,美國也是不經意之間,介入了中國的內政問題。

2017-03-27-蔣介石與陳誠-取自人民網
「陳誠沒有具體指名究竟是哪位美國派駐台灣的官員,在分化政府與人民,不過,美國始終把日本殖民統治下的台灣人,視為一種人,來自大陸的外省人,又是另一種人,把雙方的關係經常解釋為一方支配另一方⋯⋯」圖為蔣介石與陳誠。(取自人民網 )

美國在韓戰前,對於台灣地位有過混亂的階段,才會出現一下子主張不要占領台灣,一會又說要拿下台灣,然後又說不干犯中華民國主權。造成美國這種意見混亂,無非因為美國曾經主張在二戰之後,中國政府還沒有完成與日本政府簽署中日和約之前,認為台灣的主權地位仍不能完全歸屬於中國,美國基於二戰同盟國的立場,美國對台灣有剩餘主權的主張,所以有將台灣交由聯合國或美國託管的意見,主要著眼台灣在太平洋地理位置居於日本與菲律賓間的戰略地位考量,認為台灣若淪為共黨控制,不利於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利益。

無論對台灣問題哪種方式的處理,又會牽涉到與中共政治外交關係的開展,讓台灣自生自滅,不介入,以免觸怒中共,有助拉攏中共,與新中國開展外交關係。但韓戰後的國際局勢,與共產圈的對立已然形成,在與中共對立之下,自然需要借助台灣的地理位置,牽制中共,圍堵大陸。

美國始終是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慮,師樞安對外交部建議國府應該推動改革,美國國務院也關切國府的改革能否落實,因為這很可能與台灣未來的生存有很大關係,師樞安在1950年7月20日給國務卿一份列為機密(confidential)的電報,裡面再次提到了他對台灣改革的主張,這個已經比較原先政治、經濟、軍事改革更為清晰的主張。

在韓戰的背景下,師樞安認為,任何美國政府督促中國政府改革措施的努力,都必須與中國政府在廣泛的台灣事務方面,一起全面展開,或者必須能夠肯定的保證,為了台灣人的利益,美國不打算推翻中國政府,也不會挑戰台灣當局,並且鼓勵台灣人與中國政府合作。

韓戰(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為了台灣人的利益,美國不打算推翻中國政府,也不會挑戰台灣當局,並且鼓勵台灣人與中國政府合作。」(取自維基百科)

師樞安對國務院提出了八項涉及台灣改革的主張,一,外省人與本省人要公平分配與收繳稅收。二,雖然中國政府現在侷限於台灣,由於台灣人承擔最多的負擔,台灣人在全國事務方面應該有更多的表達意見的機會。三,允許台灣人保衛台灣的權利,並且要擴大這個權利。四,被外省人欺負的本省人,應該要給他們追索的方法。五,藉由能夠保護告密者提供消息的管道,消除外省籍官員的壓榨。六,反對政府的措施與支持共產主義,必須區分看待。七,消除那些彼此競爭的不同秘密警察團體。八,淨化警察與司法體系,必須完成這些目標。不能任意逮捕,只有警察可以逮捕,秘密警察不可以逮捕。必須立刻通知家屬,人犯的所在,並在沒有勒索金錢下,提供人犯每日必須生活用品。對於被逮捕的人,必須立刻宣布罪名。在合理的時間範圍內,由一般法庭公開審判,而非軍事法庭。被告可以有律師。被拘留的環境清潔狀況,不可以太過傷害健康,不可以刑求。家屬有追索權,或是雇主可以取得訊息,或是提出抗議時,不會遭到報復。

一個國家必須對另一個國家保證不會推翻這個國家,真是很有特別的敘述,而且還是宣稱以基於保護台灣人的立場,美國不會推翻中國政府,這段話有幾點可以釐清,美國似乎將大陸與台灣分開看待,是用台灣被大陸外省人統治的觀點分析問題,師樞安的觀點更隱含著,外省人欺壓本省人,這正是陳誠所批評的美國人分化政府與民間。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是,到底美國外交官在想些什麼,才會說出美國為了台灣人的利益,不會推翻中國政府。不過,美國對於國府在台灣改革壓力,幾乎是無一日不間斷,即使到了美國要與中華民國斷交前夕,蔣經國總統仍不忘在發給宋美齡的電報當中,告訴宋美齡他要推動改革。然而,無論美國政府態度如何,美國對台的任何選擇,其實都只是美國自身利益的選擇。

*本文原刊《閤評網》,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