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衝突延燒!巴勒斯坦16歲少女化身「全球最年輕記者」,為戰火中的兒童和女性發聲

2022-03-30 07:00

? 人氣

以巴衝突、以色列空襲加薩走廊,哈瑪斯反擊以色列大城,民眾驚恐不安。(AP)

以巴衝突、以色列空襲加薩走廊,哈瑪斯反擊以色列大城,民眾驚恐不安。(AP)

巴勒斯坦人的「土地日」(Land Day),是為了紀念1976年3月30日,巴勒斯坦人民抗議以色列併吞土地、卻遭以色列軍警鎮壓的事件。每年的這一天,巴勒斯坦社群都會發起活動與倡議,持續要求以色列返還土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然而,事實上,巴勒斯坦人民對土地的捍衛不僅止於這一天,他們捍衛的也不只是土地。每時每刻,他們都必須面對家園、財產、人身安全的威脅;他們追求的,是身為一個人最基本的權利——自由與平等。

為保護兒童和女性,她成為「全球最年輕記者」

2006年,巴勒斯坦女孩詹娜・吉哈德(Janna Jihad)出生於約旦河西岸的小村莊納比撒立(Nabi Salih),而2009年開始,這個小村莊每週五都會舉辦一次和平示威,反對以色列政府佔領巴勒斯坦人的土地,以及附近非法的以色列人屯墾區。詹娜的家人多為著名的社運人士,包括母親納瓦(Nawal Tamimi)、舅舅巴薩姆(Bassam Tamimi)、表姐艾赫德(Ahed Tamimi),都長期投入反對以色列侵略的行動中。

在經歷兩名家人遭殺害後,詹娜7歲就開始用母親的手機拍攝影片,以英語和阿拉伯語記錄當地的和平示威與軍警行為,並上傳到社群媒體。12歲那年,她從約旦返家,在邊境被攔下,被以色列軍隊審訊了3個小時,「當時,我沒有父母或律師陪伴,因此根據國際法,這是非法審訊,但他們並不在意。」這件事讓詹娜決定正式登記為記者,她也被公認為「全球最年輕的持證記者」,「成為正式記者為我帶來一些保護作用,但記者在巴勒斯坦也是高風險的職業,常遭逮捕、傷害,甚至殺害。」

「這世界沒有太多人知道,以色列的侵略讓巴勒斯坦兒童過著什麼樣的生活。」詹娜在半島電視台(Al Jazeera)撰寫的文章提到:「在我的影片裡,我試圖呈現我們的日常生活——凌晨3點醒來,聽到瓦斯罐的聲音、窗戶附近的轟炸聲,甚至有一次,我醒來時,發現我的房間裡站著一位以色列士兵,他用槍枝打碎我的玩具,還將武器舉到我的頭上。」

她的表姐艾赫德16歲時,因與以色列士兵爭執,被判入獄8個月,「當時還有許多婦女和兒童在那裡,有些人遭受『行政拘留』,意指沒有任何正式指控或審判,就會被關在監獄多年。」

以色列簽署了《兒童權利公約》,卻未依此保護西岸的巴勒斯坦兒童;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經常在軍事法庭系統中逮捕、拘留、審判兒童的國家。詹娜說:「以色列侵犯了我們的權利,違反了國際法,卻從未受到懲罰。」

詹娜不僅代表兒童發聲,她的母親和表姐,以及許多巴勒斯坦婦女,都在抵抗以色列侵略的行動裡挺身而出。巴勒斯坦作家巴魯德(Ramzy Baroud)曾撰文寫道,國際媒體往往忽視了活在以色列軍事侵略下的巴勒斯坦女性,她們被視為大環境下的受害者、父權社會裡的落後者,而不是變革的推動者;她們被困在衝突之中,而不參與其中。但事實上,婦女身處巴勒斯坦社群的集體受害與抵抗之中,並不是旁觀者,無論其宗教、居住地、政治傾向,她們都應該被世人看見與理解。

以色列的壓迫已構成種族隔離

詹娜說:「我希望我們可以打造一個人人平等的地方,一個巴勒斯坦人可以享有自由和尊嚴的地方,但我們無法獨自實踐這個目標——國際社會需要結束沉默,與我們站在一起反對壓迫。」

以色列當局對巴勒斯坦人的壓迫,已是系統性的作為,且構成種族隔離制度。今年2月,國際特赦組織發表研究報告《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人的種族隔離制度:殘酷的統治制度以及危害人類罪》(Israel’s Apartheid against Palestinians: Cruel System of Domination and Crime against Humanity),透過大規模研究和法律分析,並諮詢外部專家 ,顯示以色列透過法律、政策、慣例,將種族隔離制度強加於巴勒斯坦人,確保自己能長期實施這種殘酷的歧視性對待。報告中描述以色列大規模沒收巴勒斯坦土地和財產、非法殺害、強制遷徙、嚴格限制行動,以及剝奪巴勒斯坦人的國籍和公民身份;根據國際法,這些舉措都是構成種族隔離制度的元素。無論是加薩(Gaza)、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西岸(West Bank)其他地區或以色列境內的巴勒斯坦人,都會被當成次等公民,被系統性地剝奪權利。

國際刑法規定,在壓迫及統治的系統下做出特定的違法行為——包括《種族隔離公約》和《羅馬規約》提及的非法殺害、酷刑、強制遷徙、剝奪基本權利和自由——且蓄意維持這種做法,便構成種族隔離的「危害人類罪」。

國際特赦組織的調查結果,奠基於巴勒斯坦、以色列、國際非政府組織長年累積的研究結果,且越來越多研究人員將種族隔離框架,套用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區的狀況。此報告發表後,獲得全球共108國的6,298份報導提及,包含4,123則頭條新聞、27種語言,國際特赦組織各國分會亦陸續拜會當地以色列使館,遞交連署。

國際特赦組織秘書長阿格妮斯・卡拉馬爾(Agnès Callamard)表示:「國際特赦組織報告內記錄的人權侵犯規模和嚴重性,需要國際社會大幅改變面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佔領區人權危機的方式。對於合理嫌疑涉入國際法種族隔離罪行的人,所有國家都能行使普遍管轄權,《種族隔離公約》締約國則有義務這麼做。國際特赦組織呼籲國際刑事法院,在現行巴勒斯坦佔領區的調查中,應納入種族隔離罪,並呼籲所有國家行使普遍管轄權,將施加種族隔離罪的人繩之以法。」

「以色列必須廢除種族隔離制度,並開始將巴勒斯坦人視為擁有平等權利及尊嚴的人來對待。在以色列能平等地對待巴勒斯坦人之前,和平和安全的生活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來說,都只能是遙遠的希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