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歷史獎百年僅出一本HERstory 女性重要性被低估

2018-04-17 09:39

? 人氣

2018年美國新聞界最高榮譽「普立茲獎」16日下午3點於紐約哥倫比亞新聞學院公布。普立茲獎的獎項包含新聞界獎和創作界獎,其中「普立茲歷史獎」1917年即設立,迄今已100個年頭,但得獎作品幾乎全部都僅描繪男性的歷史,唯一一本主角為女性的得獎作是《助產士的故事》(A Midwife's Tale: The Life of Martha Ballard),相較女性的生活情況,更著重接生技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歷史學者柯布斯(Elizabeth Cobbs)是《前線女接線員》(The Hello Girls: America's First Women Soldiers)的作者,書中描繪幹練的女通訊兵在一次世界大戰的傑出貢獻,也是2008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的評審之一。她撰文發表於《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認為女性的歷史並不是被掩蓋起來,而是從未被普立茲獎委員會看見。

柯布斯認為,大眾普遍低估女性在美國歷史的成就與重要性。當她著手研究美國的第一批女兵時,一位前普立茲評審質疑相關史料是否「夠做一整本書」。像這樣的偏見普遍存在,甚至滲入學術圈,加深「女性無關緊要」的偏見。

2016年的電影《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讓長久被忽視的女性躍上銀幕,電影改編真實事件,三名黑人女性主角在美國太空總署(NASA)擔任計算人員,幫助太空人成功上太空並安全返航,讓美國在太空競賽中取得上風,是不可替代的角色。在《關鍵少數》中,兢兢業業的女性計算員面孔沒有被鍋碗瓢盆或油膩圍裙遮擋,而是鮮明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但在現實中,大多數情況正好相反,女性總是沒有被看見。

決定部隊生死的女接線員 戰後被遺忘

女性通訊部隊在法國紹蒙工作。(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女性通訊部隊在法國紹蒙工作。(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柯布斯的《前線女接線員》所描繪的,即是沒被看見、幾乎被遺忘的女通訊兵。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黑傑克」潘興將軍(General John Pershing)只信任女性在前線附近負責部隊通訊,要前進還是撤退、要開火還是停火,軍令都透過電話傳達。男士兵需要約60秒撥通電話傳達命令,女士兵僅需要10秒,相差的50秒,可以決定部隊的生死。

美國國家檔案局(National Archives)近期公布的資料影片記錄,停戰後潘興將軍在法國紹蒙(Chaumont)閱兵,女性通訊部隊(Female Signal Corps)穿著藍色的軍服,驕傲地站在第一排。

由於女性擔任後勤,所以她們的服役時間比男性長,其中一部份直到1920年都還在軍中,總共有223名女兵部署在法國,而美國也成為第一個徵招女兵的現代國家。

一戰美軍的女性通訊部隊。後排左一為班克爾。(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一戰美軍的女性通訊部隊。後排左一為班克爾。(Wikipedia / Public Domain)

班克爾(Grace Banker)來自紐澤西州班塞克(Passaic),畢業於女子文理學院巴納德學院(Barnard College),25時從1.6萬名士兵中脫穎而出,成為通訊部隊的18名成員之一,也是女接線員的隊長。在凡爾登(Verdun)的默茲—阿爾貢攻勢(Battle of Meuse-Argonne)中,通訊部隊對戰事助益極大,因此班克爾獲頒陸軍傑出服役勳章(Distinguished Service Medal)。

儘管如此,戰爭結束、班克爾與其他女兵返鄉後,發現自己什麼都不是。軍隊拒絕承認她們的貢獻,和她們一起接受潘興將軍點閱的男士兵,獲得一戰勝利紀念章(Victory Medal)以及聯邦和州政府的津貼,也可入院治療,過世也可享有軍事葬禮,但女性什麼也沒拿到。

普立茲需要更多HERstory 讓另一半歷史被看見

心理學術語「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指人持有先入為主的片面觀點,因而選擇性地回憶、只挑出有利於自己觀點的細節,而忽略矛盾的資訊。柯布斯寫道,如果人們不相信黑人女性參與太空計畫,那就看不到她們;如果人們認為女性沒法當兵,那就會無視她們在前線的貢獻;如果人們堅持女性在美國政治發展中只是陪襯,那就不會檢視她們的影響力。只要歷史學家繼續將女性視為次要,他們就會忽略與之相左的史料與資訊,而「女性不重要」的偏見,就會繼續增強。教科書的戰爭章節幾乎不提及女性,使得人們失去脈絡而不能正確認知事實。

柯布斯認為,她自己和其他所有普立茲評審都是現況的幫兇,不斷削弱女性在歷史演進中的付出與努力。百年來的評審選出的得獎書,主角和英雄總是男性,女性只是配料。舉例來說,德格勒(Carl Degler)的《爭執》(At Odds)描繪美國家庭及女性在其中的情形,但未獲評審青睞,反而以探討種族身分的《既非黑亦非白》(Neither Black Nor White)得獎。肯尼迪(David M. Kennedy)的《美國的生育控制》(Birth Control in America)敘述美國生育控制運動領導人桑格夫人(Margaret Sanger)的奮鬥,也落選普立茲獎,肯尼迪的得獎作是以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總統為主軸的《擺脫恐懼》(Freedom From Fear)。

暢銷書如摩爾(Kate Moore)的《鐳輻射女郎》(The Radium Girls)和蒙迪(Liza Mundy)的《密碼女孩》(Code Girls),揭露了長久以來被遺忘的女性歷史。普立茲獎邁入第101個年頭,柯布斯期許評審能做出明智的決定,讓美國未被聽聞的另一半歷史被更多人看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

劉俞妗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