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專訪》曾因蔣介石政府「太右派、太不民主」不願來台 法國漢學家潘鳴嘯比中國人還懂知青

2018-04-16 15:30

? 人氣

20180414-潘鳴嘯教授專訪。(顏麟宇攝)
潘鳴嘯採訪而成的《20歲在中國》,獲得教授肯定,不僅收為徒弟,還給予工作機會。(顏麟宇攝)

潘鳴嘯當時已經在香港考上法國中學的中文老師,但不想一輩子只當個中學老師。突如其來的工作機會,讓潘鳴嘯喜出望外,仍跟老師說:「我考慮一下,明天跟你說。」第二天早上,潘鳴嘯再一口答應:「好好好,我去!」潘鳴嘯自承運氣好,不僅順利就讀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也得以研究自己關注的「上山下鄉運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75年的上山下鄉海報「熱烈歡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幹革命。」(Chineseposters.net)
1975年的上山下鄉海報「熱烈歡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幹革命。」(Chineseposters.net)

法國哲學家、存在主義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是潘鳴嘯崇拜的對象,沙特曾說:「我的最高情趣就是了解人。」潘鳴嘯因此認為:「想要了解人,你不搞歷史就不行,因為人類有歷史過程,一個人不是從天降下來的。」
 

上山下鄉運動

「上山下鄉運動」是中國政府受蘇聯啟發,實行的大規模政策。中國政府早在1955年就進行類似運動,遣送自願的青年進入農村。但在1968年,為了解決文化大革命引發的紅衛兵暴動,毛澤東號召大量城市知識青年(簡稱「知青」)進入農村,接受農民的再教育。運動高峰的1968年至1980年,約有1700多萬名知青下鄉。許多知青被迫下鄉,亟欲回城,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讓中國政府不得不於1980年放棄這項政策。

潘鳴嘯早在1970年代就關注上山下鄉問題,將他們評為「失落的一代」,並出版《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認為中國政府推行上山下鄉運動,並不只是學界以往認為的「解決城市就業問題」那麼簡單,還包含了毛澤東改造青年思想,加強「魅力領袖式」威權的政治,與意識型態動機。

「我們的朋友遍天下,卻連一封國外明信片都收不到」

秉持了解人的精神,潘鳴嘯在中國當代史研究扮演要角,也數度造訪中國。1974年底,潘鳴嘯首度踏入中國,參加中共在香港的組織專為外國外交官、記者、學者舉辦的旅遊團,深感中國社會當時的壓抑氣氛。

20180415-思沙龍:「1968五月風暴-曾是巴黎學運青年,今天怎麼說?」講座,曾是巴黎學運的青年-潘鳴嘯教授主講。(陳明仁攝)
思沙龍:「1968五月風暴-曾是巴黎學運青年,今天怎麼說?」講座,曾是巴黎學運的青年-潘鳴嘯教授主講。(陳明仁攝)

會說中文的潘鳴嘯,比其他不懂中文的外國人士,更能感受當時中國社會的氛圍。途中,潘鳴嘯在桂林認識一位中國畫家,跟他說:「我很喜歡法國油畫,不知道能不能請您從法國寄明信片過來?」

潘鳴嘯很樂意,但是也反問那位畫家,他若寄出明信片,會不會被政府擋下來?畫家於是說:「你說的對。政府說『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我們卻連一封國外的明信片都收不到。」潘鳴嘯約好,跟這位畫家隔天的同時、同地再相會,但畫家第二天卻沒有到場,讓潘鳴嘯不禁擔心畫家的人身安危。

潘鳴嘯創期刊《神州展望》 力主留港、度過97大限

1989年,潘鳴嘯分析「上山下鄉」的文章,發表在知青作家韓少功主編的《海南紀實》雜誌,啟發中國知青對於自身經歷的探究。2004年,潘鳴嘯出版法文版專書《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並於2009年、2010年分別出版繁體中文版與簡體中文版,詳細論證上山下鄉運動的意識形態動機、政治動機與社會經濟動機,被譽為「知青學集大成」專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