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不做自己,成就了張忠謀

2022-03-21 06:10

? 人氣

由於表現傑出,1961年春天,德州儀器提供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機會」:留職留薪去讀博士,「而且公司負擔一切學雜費」,以便培養他為未來的研發副總。為了把握這次機會,在參加史丹佛大學博士班入學口試的前五個月,成了張董事長「生平最用功的日子」,「每天從早上八時讀書到晚上十一時或十二時,很少休息,也從無週末」。1964年4月,33歲的他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並「抱著滿懷的希望和期待」,重返德儀。對他而言,「未來的天地如同德州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無限寬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上述故事,不只令人振奮,更是發人深省。首先,不能做自己,未必代表失敗;不能做自己,也可能是偽裝的祝福。回顧張董事長的前半生,每一次的不能做自己,反而都是日後成就自己的伏筆。多年以後,他甚至視麻省理工博士落第為「一生的最大幸運」。因為如果考上了,他就會走上學術之路,也就「絕對不會進入半導體界」了。

其次,長輩的忠告,很可能是成功的配方之一。張董事長在小學與中學時期,曾「痴心想以寫作為終身工作」。但因他父親淡淡的一句「會餓肚子的」而打消了。上海淪於共產黨之手後,他父親轉而堅持他必須讀理工,因為「學工程才有前途」。這個建議,奠下了張董事長日後成功的第一步。此外,他留美的三叔不急著安排他進入「非常專門的麻省理工」,而是先讓他「在哈佛有一個緩衝時期」,更是讓他享受了一場智慧與心靈上「可帶走的盛宴」。日後無論他到何處、做何事,都帶著這個「盛宴」,也隨時享受著這「盛宴」給予他的知識、興趣和體會。在哈佛的日子,也因此成為他一生「最興奮、最有意義、最難忘的一年」。

第三,興趣若能與學業或工作結合,固然是美事一樁;若否,亦可留作生活的調劑,退而求其次的扮演人生助攻的角色。張董事長雖然投身科技業,但他所喜愛的中西文學與古典音樂至今仍滋潤著他;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基里孟加羅山之雪峰〉,更是促使他在百忙中「動手寫自傳」、一圓「少年時代的作家夢」的幕後功臣。

瞭解張董事長的成長過程後,希望年輕人能受到積極啟發,不再拘泥於是否做自己,而是更樂意將重心放在充實自己上。此外,對於師長的教誨與指導,亦應虛心接受,以免錯失前人的寶貴經驗以及其中的無價智慧。至於身為師長者,亦應負起責任,在關鍵時刻提出指引,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冤枉路,切勿以聽任年輕人做自己為由而逃避協助他們規劃人生的義務。如此兩相配合,相信年輕人一定可以開創出更踏實、更寬廣與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