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鳥人》到底有多神?

2015-02-23 13:30

? 人氣

到了《鳥人》,空間嚴重縮小了,講的就是戲院裡的那點破事兒,然而導演(也是編劇)的格局卻變得寬廣達觀了:每個人的行事原則和作風,不管靠譜不靠譜,都自有道理,因而值得尊敬(當然也無妨嘲笑)——就好比《鳥人》的尾聲,有一小段發生在瑞根腦海裡的都市科幻大戰,機器巨鳥在紐約上空毀天滅地,到處都是爆炸和廢墟,像極了《復仇者聯盟》或《變形金剛》。這是伊納里圖在挖苦這類無腦大片,但也是在向它們致敬,又還是一位藝術片導演在動手試驗動作片的製作工藝。影片實際在戲謔地表達,這樣的「蠢電影」,就是有那麼多人在認真地製作,還有更多人認真地喜歡——而這些,都很了不起。推而廣之,世間種種人、種種事,莫不如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伊納裡圖鬆弛了,幽默了,從一個悲觀主義者變成了樂觀主義者,也就讓他一貫的敏銳和睿智更加豐滿寬厚了。雖然在《鳥人》裡,百老匯的嚴肅舞臺劇和好萊塢的爆米花電影,象徵了水火不容的兩極,但《鳥人》的有趣,無論形式還是內容,卻都基於作者和觀眾同時對這兩套體系有高度的認知,以及影片本身對這兩種電影技藝的完美嫁接。從七八年前,伊納裡圖和他的兩位墨西哥老鄉兼同行阿方索·卡隆(Alfonso Cuarón)、吉爾莫·德爾托羅(Guillermo del Toro)集體性地躍上世界影壇開始,這三位拉丁裔創作者就像他們的那些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前輩一樣,找到了一種把嚴肅深刻的藝術電影和特效驅動的怪力亂神影像彼此雜糅的辦法,2006年德爾托羅的《羊男 的迷宮》是這種「流派」的第一座里程碑。

而到了最近,2013年卡隆執導的《地心引力》、2014年伊納裡圖的《鳥人》,則是繼往開來的新嘗試。說到底,演員(或導演、編劇等)在戲裡戲外面臨重重危機,以舞臺上的小戲比擬人生的大戲,這種題材在歐美影壇已經屢見不鮮,在這層題旨上,《鳥人》所達到的高度,也並沒有超越眾多先賢。然而,《鳥人》的出色,不僅在於其內核,更表現在高超甚至是炫技的「技術」及「形式」上。一般理解,「藝術電影」就該是小眾的、沉悶的、凝滯的、簡約的,而「商業電影」則是大眾的、討好的、跳脫的、繁複的——這當然是誤會,但又相當接近實情,《羊男的迷宮、《鳥人》的難能可貴,就在於擺脫了這種教條,讓形式和內容真正融成了一體。

《鳥人》向大俗和大雅都扮起了鬼臉,不但提醒大家應該時時自嘲自省,更是要告訴我們,接受這個世界的種種不完美不著調吧,因為我們都要對其負責,所以,就像影片的最後一個畫面那樣,不妨試著對它會心一笑。

*作者為中國媒體工作者,曾任電影雜誌主編。(原文刊載騰訊大家網,責任編輯:賈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