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南韓、探索慰安婦》安養照護、歷史交流、文創品牌 為阿嬤綻放凝聚希望花朵的紀念館

2018-06-19 08:30

? 人氣

20180310-慰安婦專題,韓國京畿道廣州市,分享之家紀念館內參觀的學生民眾。(顏麟宇攝)
南韓分享之家紀念館內參觀的學生與民眾。(顏麟宇攝)

反省戰爭的殘酷 南韓也應為越戰惡行道歉

位於首爾麻浦區的慰安婦聲援團體「韓國挺身隊問題對策協議會」(簡稱挺對協),同樣設有「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2樓紀念已逝阿嬤的「黑磚牆」是一大特色;館長金東姬說,2017年的到訪人數約1萬7千人,儘管到訪人數看起來不多,但以小規模的博物館來看已算不少,且每年到訪人數都持續增加,而來訪的年齡層比例上,學生約占5成,多數是學校校外教學或社團活動到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180306-慰安婦專題,韓國首爾,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顏麟宇攝)
南韓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內的黑磚牆,紀念每位離世的南韓慰安婦阿嬤。(顏麟宇攝)

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已有6年歷史,關於博物館傳承慰安婦議題的成效,金東姬強調,參觀訪客中有的人早已清楚慰安婦議題,有的人則是看過展覽後,才知道這段歷史的真相;她也說,有些人認為要看未來,不應一直挖掘過去,但也有人堅持要公布真正的歷史,就像南韓在越戰期間也犯下類似罪行,因此在要求日本就慰安婦議題道歉時,南韓也必須以相同態度對過去犯下的錯誤道歉。

20180306-慰安婦專題,韓國首爾,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長金東姬專訪。(顏麟宇攝)
南韓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長金東姬強調,慰安婦阿嬤們希望的就是不要再有戰爭。(顏麟宇攝)

「慰安婦阿嬤想說的是,除了要日本道歉,還希望不要再有戰爭」,金東姬稱,「阿嬤們認為,若有戰爭,任何國家都可能是加害者」,因此傳達和平理念是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的宗旨之一。談到維持營運博物館的經費,金東姬坦言入不敷出,部分收入來自販售紀念品與開辦教育課程,其他都是依靠民間捐款,南韓政府沒有資助博物館,但教育部和部分單位可以針對教育課程給予補助。

金東姬也說,早在成立博物館之前,就有日本民眾捐款支持,部分人士捐出退休金,有些人則是把家中長輩的遺產變現捐款,而她記憶最深的是,當博物館開幕後,曾有1位日本人到博物館參觀,竟然落淚,金東姬稱:「這位日本人告訴我,他在日本時就參與捐款,但一直看不到成果,現在博物館確實出現在眼前,讓他相當感動。」

20180306-慰安婦專題,韓國首爾,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顏麟宇攝)
南韓戰爭與女性人權博物館外牆掛滿訪客的留言。(顏麟宇攝)

大邱歷史館開幕 吸引年輕世代關注慰安婦議題

而在南韓第4大城大邱,也有一座日軍「慰安婦」歷史館,館名是「綻放凝聚希望的花朵」(희망을 모아서 꽃피움)的韓文簡稱「Heeum」(희움)。這棟2層樓建築歲數已超過90年,建於日本殖民時期,原本是慶一銀行在舊市區內的館處,因經歷火災而重建為現在樣貌,所有權則在1951年轉至韓國人手中,2014年由大邱慰安婦公民團體所有,隔年成為歷史館。

Heeum歷史館館長李仁純表示,每月約有700至800人到訪,平均每年有1萬人來參觀,多數是國高中生團體;對於藉由歷史館吸引年輕世代關注慰安婦議題,李仁純也說,大邱市民與挺身隊阿嬤同在之會已成立超過20年,可惜這段期間沒有明顯成果,不過歷史館開幕後,不僅吸引年輕世代,還拓展與各領域人士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