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的俄羅斯觀點:普京被基輔與北約激怒,俄烏都在摸索停戰可能性—「烏克蘭中立」確實能帶來和平

2022-03-05 08:00

? 人氣

2010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烏兩國的哈雷騎士一同飆車。當時克里米亞還是烏克蘭領土,尚未遭到俄羅斯併吞。(美聯社)

2010年7月,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克里米亞半島與俄烏兩國的哈雷騎士一同飆車。當時克里米亞還是烏克蘭領土,尚未遭到俄羅斯併吞。(美聯社)

自普京宣佈要將烏克蘭「非軍事化」、解救「頓巴斯地區的種族滅絕」之後,俄軍入侵烏克蘭全境已經超過一周。哲連斯基領導的烏克蘭因為奮勇抗敵贏得世人尊敬,同時打亂普京可能的「以戰逼降」盤算;西方國家雖然依舊不願發兵相救,但也對俄國祭出更全面的經濟制裁。然而無情戰火仍在烏克蘭的領土上蔓延,目前也完全看不出普京有收手跡象。西方世界頻頻猜測普京的可能想法,甚至懷疑他在克里姆林宮的權力是否依舊穩固,但俄羅斯人又是怎麼看普京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普京支持度戰前仍在高檔

雖然普京下令攻打烏克蘭之後,俄國全國將近60個城市都傳出反戰抗議者被捕的消息,不過根據莫斯科獨立民調機構列瓦達(Levada)中心的最新調查,普京目前在國內擁有7成1的支持度、不滿意度僅有2成7。雖然這份民調是在出兵烏克蘭之前公佈,但若是回頭看看2014年4月俄國併吞克里米亞前後,普京的支持度可是從6成左右直接衝上8成,顯見俄國民眾對於這位強人的表現普遍感到滿意。

普京國內民調。

俄羅斯國家通訊社(TASS)在普京宣佈承認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的國家地位之後,曾表示最新民調顯示有7成3的受訪者支持政府決定、1成6不支持、1成1沒有意見,還有7成8的受訪者希望政府盡快與這兩個國家簽訂合作協議。由於這份民調是由國營民調機構發布,權威性顯然不如獨立運作、甚至已被莫斯科宣告為「外國代理人」的列瓦達中心,加上這次入侵烏克蘭引發西方國家更強烈的經濟制裁,俄羅斯大多數人是否還會像8年前那樣支持普京,可能要等列瓦達公佈3月民調才能見分曉。

俄羅斯的反對聲音

如果目前的民調還看不出虛實、在國家機器裡也聽不到反對聲音,那麼有俄羅斯民眾上街表達意見嗎?有的。根據獨立監測網站OVD-Info統計,從2月24日開戰至3月5日為止,俄國各地已有8278人因為反戰示威被捕。由於俄羅斯的示威遊行是採取事前許可制,政府根本不可能批准這些反戰與批評普京的示威活動,因此他們都是明知會被逮捕,依舊願意上街為烏克蘭發聲,最後卻沒能成功逃過警察鎮壓追捕的俄羅斯人。俄羅斯實際上街的人數勢必遠多於8千人,俄羅斯政府2月27日甚至警告,任何對外國勢力提供援助、造成危害俄羅斯安全的人視同叛國,最重將被判處20年徒刑。

烏克蘭戰爭2022年2月27日,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反戰民眾在烏克蘭戰爭抗議中被捕。(AP)
烏克蘭戰爭2022年3月1日,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反戰民眾在烏克蘭戰爭抗議中被捕。(AP)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些遍佈全俄的抗議者確實大部分都是年輕人,中年甚至老年人參與的比例並不高。「8千人被捕」與俄羅斯的1.4億人口相比確實微不足道,不過普京政權長年打壓反對勢力,想在俄羅斯公開反對政府,本身就是件需要付出很高成本的事。然而除了上街跟警察賽跑,仍有許多人以其他方式表達反對。包括俄羅斯七大銀行寡頭之一的米哈伊爾‧弗里德曼(Mikhail Fridman)在《金融時報》專訪中表示「這次入侵是場悲劇,戰爭不可能是問題的答案」,俄國最大工業集團之一Basic Element的創始人奧列格·傑里帕斯卡(Oleg Deripaska)則在社群平台宣稱「和平至關重要,雙方應該盡快展開談判」。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莫斯科街頭的示威者,他手上舉的標語寫著「不要戰爭」。(美聯社)
烏克蘭戰爭:俄羅斯莫斯科街頭的示威者,他手上舉的標語寫著「不要戰爭」。(美聯社)
2022年2月27日,莫斯科的反戰人士遭到警方逮捕。(美聯社)
2022年2月27日,莫斯科的反戰人士遭到警方逮捕。(美聯社)

除此之外,俄羅斯2010年的兩位物理學諾貝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與安德烈·海姆(Andre Geim)也加入了全球一百多位諾貝爾奬得主的聯名公開信,呼籲普京立刻召回軍隊,並與烏克蘭展開談判、恢復和平;其實諾沃肖洛夫與其他10位俄國科學院院士、共664位俄國學者,在戰爭爆發的第二天就在法國《世界報》發表公開信,要求普京「尊重烏克蘭主權與領土完整」、「立刻回復和平」;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超過1200位師生也共同聯名反對「俄國聯邦政府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這些具名的反對聲音,讓人看到了堅持和平、無懼強權的勇氣。

俄國國會動向如何?

雖然普京在俄國擁有高人氣,但俄國社會也仍有寶貴的反戰聲音。那麼俄國政界的態度又是如何呢?俄羅斯國家杜馬(下議院)在普京下令動武的前一周,曾以超過350票的優勢(杜馬共450席議員)通過決議,呼籲總統普京正式承認頓內次克與盧甘斯克兩個從烏克蘭獨立出來的「人民共和國」。杜馬議長沃洛金(Vyacheslav Volodin) 當時曾說:「俄羅斯的公民與生活在頓巴斯地區的同胞需要我們的幫助。」

不過一來俄國國會向來被西方視為「普京的橡皮圖章」,二來「承認頓巴斯地區的兩個人民共和國」並不能與「入侵烏克蘭」劃上等號。但在俄軍開戰之後,國家杜馬又緊急三讀通過一項法案,規定只要散佈關於俄軍的假消息、抹黑俄軍、或者是呼籲制裁俄羅斯,最重將被處以15年有期徒刑、70萬至150萬盧布的罰款(或者18個月以下的薪資收入),看來整個國會還是站在普京政府的那一邊。

2021年5月,俄軍的2S35「聯盟-SV」自走砲正在莫斯科紅場參加二戰結束76週年的慶祝活動。(美聯社)
2021年5月,俄軍的2S35「聯盟-SV」自走砲正在莫斯科紅場參加二戰結束76週年的慶祝活動。(美聯社)

不過在普京下令動武之後,有三位曾投票支持承認盧甘斯克與頓內次克國家地位的議員公開表達了與克里姆林宮不同的意見。這三人都是俄羅斯共產黨員,屬於普京政權(統一俄羅斯黨)的在野勢力,不過他們在關鍵時刻通常還是會配合普京的政治意志投票。但在俄軍開始攻擊烏克蘭全境之後,包括馬爾哈耶夫(Vyacheslav Markhaev)、奧列格・史莫林(Oleg Smolin)、馬特維耶夫(Mikhail Matveyev)三位議員都在社群媒體上表達反對看法。

馬爾哈耶夫批評,俄國政府把承認國家地位當成藉口,「隱瞞了對鄰國發動戰爭的計畫」,因為杜馬對這場戰爭毫不知情;史莫林說他對於俄軍入侵烏克蘭感到「震驚」,表示「理應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武力」;馬特維耶夫更是直接呼籲「戰爭必須立刻停止,(因為)我投票支持的是和平、不是戰爭」。

俄國政治專家:他想打造新的歐陸安全體系

俄國的地緣政治學者與專家們,又如何看待普京的軍事行動與意圖呢?俄羅斯科學院普里馬科夫研究中心(Primakov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enter)的資深研究員庫普里亞諾夫(Alexey Kupriyanov)指出,當前在烏克蘭的戰事,本質上仍是俄國與美國及北約陣營的全球對抗。

2022年3月,巴黎街頭的哲連斯基海報,上頭用法語寫著「誰來阻止普京?」。(美聯社)
2022年3月,巴黎街頭的哲連斯基海報,上頭用法語寫著「誰來阻止普京?」。(美聯社)

庫普里亞諾夫認為,這次對抗的主要訴求—北約承諾不再東擴—其實是克里姆林宮希望徹底改變俄國與北約的原有關係,甚至在歐洲打造一個全新安全體系。除了解決俄羅斯的安全憂慮,也讓各方都能降低軍事支出,將焦點擺在其他地緣問題、或者更為關注國內的經濟危機。不過美國始終不願正視俄國的訴求,就算俄國在烏克蘭邊境附近集結軍隊,美國與北約也只是大膽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始終認為這一切只是俄羅斯的陰謀。在烏克蘭政府宣稱「不再遵守明斯克決議」後,普京這才下定決心要將烏克蘭「非軍事化」與「去納粹化」。

流亡媒體人的俄羅斯觀點:普京被激怒了

曾為俄羅斯國營電視台「俄羅斯第一頻道」(Russia 1)的資深記者、因為政治原因被迫流亡瑞士的斯科羅布托夫(Dmitry Skorobutov)則指出,這場烏克蘭戰爭確實是因為頓巴斯的獨立而起,也是8年前烏東內戰的餘緒。但明斯克協議其實一度可以作為解決問題的憑藉,只是雙方都指責對方未能遵守協議。斯科羅布托夫指出,協議破局的關鍵之一是烏克蘭政府與頓內次克及盧甘斯克從未直接對話,這也讓莫斯科抓到把柄,指責基輔不願履行協議,進而以「解決頓巴斯問題」動武。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美聯社)

斯科羅布托夫說,雖然烏克蘭與烏東的獨立勢力曾經暫時停火、或者將重型武器後撤,但這些成果在克里姆林宮看來均屬無關緊要。至於這次俄羅斯開戰的關鍵,斯科羅布托夫認為則是哲連斯基今年2月12日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的發言,因為他宣稱烏克蘭將不再遵守《布達佩斯安全保障備忘錄》(Budapest Memorandum)。這意味著烏克蘭當初放棄核武的承諾不再,這也是為什麼俄羅斯最近屢次指責烏克蘭「正在建造核武」的原因。斯科羅布托夫認為普京無法接受一個支持西方的鄰國擁有核武,也擔心烏克蘭在不受《布達佩斯備忘錄》拘束後,就會重啟舊蘇聯時代的技術,並且購買相關原料建造自己的核武器。

「俄軍確實出兵倉促」

庫普里亞諾夫表示,雖然俄羅斯確實選擇強硬的軍事手段,但他認為似乎直到最後一刻,克里姆林宮決定下令軍隊開過邊境。因為一切來的如此倉促,因此俄軍才沒有妥善規劃戰爭的後勤工作。另一方面,他認為俄軍確實沒有預見烏克蘭的頑強抵抗,誤認烏國人民將會樂於跟俄國部隊合作;至於烏克蘭方面似乎想要仰賴備役軍人與大規模的民間抵抗。庫普里亞諾夫認為其實俄烏雙方都有誤算,因此俄羅斯沒能等到烏克蘭百姓的簞食壺漿、反倒造成意料之外的損失;烏克蘭則因為備戰不周,在俄軍的閃電攻勢下多處防禦因而瓦解。

2021年12月,俄軍在烏拉河畔進行自走砲的射擊演習。(美聯社)
2021年12月,俄軍在烏拉河畔進行自走砲的射擊演習。(美聯社)

此外,庫普里亞諾夫認為,烏克蘭領導人期盼的全面戰爭並未發生,多數人仍在等待局勢變化,但是戰爭逐漸已經逼近基輔與哈爾基夫這樣的大城。烏克蘭的守軍正在這些地方構築防禦工事,政府甚至將武器發放給平民百姓。如果俄軍真的發動進攻,烏克蘭政府的做法將會造成嚴重的平民傷亡,而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戰略成功,雙方都認為自己會是最後的贏家。至於西方的制裁,庫普里亞諾夫認為現階段看來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為克里姆林宮為此已準備多年,除非西方國家加入戰局,否則無法真正影響現在的局面。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由於俄烏戰事目前還在推展,雖然雙方已經進行兩輪停火談判,不過顯然莫斯科與基輔在核心問題上仍無共識。庫普里亞諾夫認為俄國大軍不見得能討到便宜,能夠擁有更好應對策略的一方才能勝出。但也有可能兩邊都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因此這場戰爭可能進入漫長的談判與磋商。雙方可能也都會隱藏底牌,等待自己的軍隊在前線取得更大戰果,換取更好的談判籌碼。不過如果普京所謂「去軍事化」跟「烏克蘭中立」的底線是可信的,也許除了不再加入北約的承諾之外,一個禁絕極右派政黨活動的烏克蘭,或許也會是談判的可能出路。

2022年2月14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正在逛國家百貨商場(美聯社)
2022年2月14日,俄羅斯莫斯科,民眾正在逛國家百貨商場(美聯社)

在俄軍悍然越過邊境之後,如何處理對俄羅斯的制裁會是另一個問題。庫普里亞諾夫認為無盡的對俄制裁並非理性決策,因為長期來說這對哪一方都是不利的,最終只會讓歐盟與俄羅斯兩敗俱傷。對歐盟來說,這意味著經濟部門的痛苦重整,如果政治家們不願意跟俄羅斯妥協,歐盟公民將會承受多年的經濟衝擊,從食品價格到能源問題無一能夠倖免。庫普里亞諾夫認為要避免這個困境,歐洲就應該參與解決烏克蘭衝突,並且擔任最終和平協議的保證國。這場危機可能讓歐洲的危機意識更強,甚至導致歐洲的再武裝,不過庫普里亞諾夫認為只要烏克蘭能夠保持中立,克里姆林宮對這個變化不會有太多意見。

2022年2月27日,烏東城市馬里烏波爾遭到俄軍砲轟,一名遭砲擊受傷的烏克蘭女孩在醫院離世。(美聯社)
2022年2月27日,烏東城市馬里烏波爾遭到俄軍砲轟,一名遭砲擊受傷的烏克蘭女孩在醫院離世。(美聯社)

流亡瑞士的斯科羅布托夫也認為,烏克蘭如果願意保持中立狀態,確實有機會維持他們的主權與安全。他認為普京的底線確實是一個中立的烏克蘭,當烏克蘭宣稱要放棄《布達佩斯備忘錄》讓普京怒不可遏,甚至以提高核戰備來宣示俄國的決心。斯科羅布托夫表示,對烏克蘭來說最好的例子就是芬蘭。因為芬蘭曾是俄羅斯帝國的一部分,最後卻以「芬蘭模式」成功脫離蘇聯,不僅沒有受到俄羅斯的任何侵略,也成為了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他認為烏克蘭也可以選擇跟俄羅斯奮戰到底,但現在沒有人能夠預料最後誰能勝出。

烏克蘭戰爭:3月4日戰況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