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機貿易的航程中,體現出國家的存在:《打造太平洋》選摘(4)

2022-03-11 05:10

? 人氣

太平洋上的海上貿易串連起多個國家、族群間的互動與命運。(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太平洋上的海上貿易串連起多個國家、族群間的互動與命運。(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在與墨西哥開戰之前,幾乎沒人預料到美國在太平洋的最終崛起。實際上,美國人是在投機貿易的航程中,化零為整地逐漸體現出一個國家的存在。就在1800年以前,北美洲西北海岸的原住民群體首先在毛皮貿易中意識到美國人的頑強,而高度警戒的英國東印度公司官員也注意到美國人在中國貿易中日益坐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商人於1820年代在夏威夷群島設立商行,而接下來的10年裡,他們從上加利福尼亞到秘魯,一路從事著零星的沿海貿易,買賣牛皮、牛脂和製成品。1830年代和1840年代,為了滿足新興產業經濟日益暢旺的需求,美國人在整個太平洋地區捕殺鯨魚,這支捕鯨船隊是截至當時、太平洋上聲勢最浩大的美國人群體。美國人在海上活動中並非得天獨厚,也不是永遠一帆風順。每一次冒險都伴隨著潛在的悲劇和失敗──從約翰.帕蒂船長把天花帶給大溪地人民,到年輕的約翰.柏金斯被鯨魚尾擊斃,歷歷可數。

商業捕鯨使得一些鯨魚物種瀕臨滅絶。(圖/BBC中文網)
捕鯨常被認為是日本的傳統文化之一,但其實美國捕鯨也是歷史悠久,自19世紀以來就有。(資料照,BBC中文網)

太平洋串連起世界上文化迥異國度的命運

儘管美國商人、捕鯨者和探險航行來勢洶洶(尤其以美國遠征探險隊為代表),此時期的太平洋還不該被視為美國的邊境。美國人當時已在太平洋航行了數十年,從中累積了大量的知識與財富,但這些冒險並非在特意配合航海者們各自的經濟野心的前提下,進而推進美國領土擴張政策。

在1840年代以前,這個毗鄰大西洋的年輕共和國的領導人或公民,很少會想像大西洋以外的「另一個」大洋,也就是太平洋將如何與他們國家的領土產生某種地理上的聯繫。他們把太平洋視為一個與已知世界截然不同的地方。詹姆士.德維特.達納認為,太平洋海盆本身是一個獨立的地質空間,而不是位於美洲西部的潮濕後院。

這種頗具差異性的科學認知,也暗示了太平洋並非僅僅連接北美,而是與周遭所有大陸都有著緊密聯繫。像是阿德爾貝特.馮.夏米索這種敏銳的觀察者,很快就意識到這片海洋空間極其巨大的多樣性——文化和親密關係的多面向交會,讓太平洋完全不同於世界上其他地方。從各個方面來看,美國商人只不過是奔波於太平洋地區的眾多群體之一。

那些在東太平洋上爭奪優勢的競爭者(包含原住民族群、歐洲人和美國人),他們的行動一再遇上意想不到的變化與後果。他們在測繪航線的過程中,遇見了意料之外的海上風光與沿岸邊境。約翰.肯德里克在1787年的太平洋航行開啟了這本書的寫作,然而在接下來的6年裡,肯德里克很可能迷失了方向,因為他的船在太平洋上迂迴繞行。

20年後,俄羅斯農奴出身的探險隊長蒂莫菲.塔拉卡諾夫在1807年闖入了西北海岸一處複雜得令人困惑的原住民世界,那裡既有競爭、也有臨時結盟,而這片海岸邊界的多樣性,也反映出太平洋周圍其他地區的多元化。在塔拉卡諾夫那次不幸的航行之後,不到一代人的時間,愛德華.荷瑞修.福森開著歡樂號從中國出發。他從亞洲海岸航向北美,沿襲數個世紀前由西班牙加雷翁大帆船確立的航線前行,而在他之前,已有無數船隻循此航線駛向東太平洋。

1850年,歡樂號在一塊原住民屬地的海岸邊沉沒,一直到若干年後為止,那塊土地仍然是過去數世紀以來的原住民的家園。從約翰.肯德里克的年代到歡樂號航行時的淘金熱,這數十年中,東太平洋始終是有多條邊界重疊其上的地區,並且和許多凶險的海域相連。

太平洋航海網路正式展開,翻開世界歷史新篇章

當歡樂號於1850年在北美岩石錯綜的海岸走向其生命終點時,太平洋周邊發生了重大轉折、標示著新時代已然來臨。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修.佩里(Matthew Perry)正忙著閱讀有關日本德川幕府的資料,準備對該島國進行首次不請自來的造訪。這次造訪開啟了砲艦外交時代,終結了日本長期以來與世隔絕的局面。在北太平洋,由於帝國政府進行大規模改革,加上俄美公司本身的腐敗,阿拉斯加正迅速淪為俄羅斯帝國一塊「失落的殖民地」。

與此同時,美國在1848年於夏威夷強行推動「馬哈雷土地改革」(Māhale),掠奪了夏威夷原住民向來共有的土地,並將之私有化。這場「寧靜革命」大體上完全圖利外國利益集團,讓他們憑藉土地所有權獲取巨大利潤。太平洋其他地區的獨立國家則從對外貿易中獲取財富。到了1850年代初,秘魯靠著向英國商人出售鳥糞從而擺脫沉重債務;時值英國商人日益趨於使用革命性的蒸汽機技術,船隻再也不依賴風力和風帆來提供動力。當歡樂號擱淺在卡布里約角附近的海灣時,第一艘蒸汽動力的美國郵輪正沿著加利福尼亞北部海岸線航行,標誌著美國西岸的航海技術邁入了新的里程。

在1850年代中期,於日本、阿拉斯加、夏威夷、秘魯、加利福尼亞,以及太平洋周圍的許多地方發生的這些引人注目的變化,預示著未來數十年,進一步的轉折還將再次發生。然而,在此前70年裡,全球趨勢和當地突發事件的相互作用,也促使種種變化走向高潮:自由貿易者對開放市場的需索、原住民社群的崩潰與人口凋零、特定自然物種近乎滅絕、各方帝國勢力的衰落和崛起,以及與太平洋相關的知識在全球廣泛傳播。由於大洋航行及外來者與原住民群體你死我活的競奪常態,使得太平洋上不同區域之間的關係日趨緊密。

到了1850年代,太平洋上的人口、市場、自然資源已深入周遭世界,成為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赫爾曼.梅爾維爾的《白鯨記》中的全知敘事者伊什梅爾(Ishmael)見證了此一現象;接著,他進一步附和太平洋原住民的永恆信念:「這奧秘神聖的太平洋就這樣環繞著整個世界的身軀,使所有海岸都成了它的海灣。它似乎就是地球那浪潮起伏的心臟。它被那些永遠洶湧激蕩的浪頭托舉著,你不得不承認這富有魅力的牧神,且向潘神(Pan)低下你的頭。」

20220303-《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打造太平洋》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作者為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歷史系副教授,美國歷史學會太平洋海岸分會主席。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打造太平洋:追求貿易自由、捕鯨與科學探索,改變人類未來的七段航程》(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