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二二八事變75周年─中共對台灣最早實施的「認知作戰」

2022-02-27 07:20

? 人氣

蔣中正對台灣的主張,雖然不像陳立夫等CC派人士一樣極端,認為應該要把台灣納入福建省,卻也相信台灣如此重要的必爭之地必須要牢牢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於是他選擇另外建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指派國民政府裡的「台灣通」擔任行政長官,做為一個廢除台灣省與讓台灣完全自治之間的折衷方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光復初期的台灣輿論戰

台灣抗日志士的左右之爭,隨著國共衝突的緊張而不斷加大。CC派為了壓制台灣革命同盟會,以中國國民黨直屬台灣黨部的名義壓縮李友邦、謝南光與宋斐如等左翼台灣人在治理台灣方面的話語權。等到史迪威被撤換,支持蔣中正的魏德邁(Albert C. Wedemeyer)接任駐華美軍司令後,左翼台灣人在美國大使館裡的盟友更是徹底消音。

不過謝南光與宋斐如也不是毫無招架之力,因為所謂中國國民黨直屬台灣黨部在首任主委翁俊明去世後,實際掌權的清一色都是外省人,而且還是最右翼保守的CC派外省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的編制,則與日本在台灣的總督府過於類似,讓許多人懷疑中央政府對待台灣的態度不過是把台灣當成另外一個殖民地,給予強烈抨擊。

直到今天都還沒有消失的台灣省籍衝突,在抗戰末期其實就已經上演,只是因為當時中華民國統治的不只是台澎金馬,其他行省都有各自的矛盾或者省籍問題,沒有像戰後那麼獲得重視而已。等到台灣光復後,陳儀遵循蔣中正「以德報怨」政策,以禮相待包括日本總督安藤利吉在內的駐台日軍與殖民地官員,更是讓他成為箭靶。

此外一如佔領南韓的美軍,陳儀同樣沒有清算過去殖民時代的親日派,很快就讓國民政府在台灣大眾心目中失去威信。而光復初期的台灣,並沒有如日據時代那般實施言論管制,從而讓反對陳儀的台籍知識分子能夠憑藉言論自由為武器對行政長官公署發動輿論戰。尤其是當這些左派媒體的背後,不只有中國共產黨的支持,還有行政長官公署裡的內應當靠山。

原來宋斐如與李友邦,都在光復後隨陳儀來到台灣,前者擔任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副處長,後者則是三民主義青年團台灣區團部主任委員。大量30年代被殖民當局逮捕的台灣共產黨員與農民組合運動領袖,都在李友邦掩護下成為三民主義青年團的骨幹。宋斐如甚至在鄭明祿與蘇新兩位老台共邀請下,兼任左傾報刊《人民導報》社長一職,直接對自己的長官陳儀發起「認知作戰」。

沒有美國支持,蔣中正絕對沒有收復台灣的能力,所以無論是對親近中共還是主張台獨的台灣人而言,美國恐怕都不該被視為盟友。(作者許劍虹提供)
沒有美國支持,蔣中正絕對沒有收復台灣的能力,所以無論是對親近中共還是主張台獨的台灣人而言,美國恐怕都不該被視為盟友。(作者許劍虹提供)

目標由日本轉向美國

《人民導報》對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批判,最早是以接收大員的腐敗以及對待本省人的不公為主,其中對待本省人的不公就反應在陳儀當局善待日本人與親日派,卻沒有照顧到勞苦大眾的利益之上。戰後台灣民生凋敝,百廢待舉,寬大對待日本軍警、官員還有親日派的政策只會讓底層老百姓更加相信自己的日子並沒有伴隨著光復而得到改善。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