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會牽動台海命運嗎?專家呼籲台灣從烏克蘭汲取教訓

2022-02-24 13:40

? 人氣

2022年2月4日,普京與習近平在北京同框。(美聯社)

2022年2月4日,普京與習近平在北京同框。(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京24日宣布要對烏克蘭採取「特殊軍事行動」並使其「去軍事化」,儼然打算全面開戰。俄烏之間不斷升級的危機使世界另一端的台灣也受到關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烏克蘭和台灣從表面上看可能有相似之處──都是對西方友好的民主國家,現狀可能會被強大的專制國家所顛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幾周,民主國家高層暗示了烏克蘭和台灣的命運之間的聯繫。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說:「如果烏克蘭面臨危險,引發的衝擊將會在世界各地產生回響,例如在東亞和台灣。」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本月訪問澳洲時暗示「有其他國家正在觀察」西方對俄羅斯的反應,「即使事情在半個地球之外的歐洲」。

各界擔心習近平將領導中國對台灣採取大膽舉措,北京亦可能會密切關注烏克蘭局勢,以觀察西方大國如何應對俄羅斯侵略。但台灣與烏克蘭並不完全相同,專家認為台灣大可以汲取烏克蘭危機的教訓,促進全國上下的團結,加速提升適合台灣的防禦戰略,並抵抗中國的認知作戰。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AP)
烏克蘭首都基輔(Kyiv)(AP)

「美國對烏克蘭的反應不會跟對台灣的相同,因為美國幾十年來與台灣建立關係的方式與其對烏克蘭、歐盟或北約的責任不同,」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南樂(Lev Nachman)向CNN指出,「儘管(北京)仍將密切關注世界對入侵和可能重新劃分邊界的反應,也可能把這些觀察納入自身地緣政治考量,但不太可能就烏克蘭問題徹底改變其對台戰略。」

「我不相信中國今年會對台灣使用武力......(習近平)真的不想冒任何風險,」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教授曾銳生(Steve Tsang)指出,中共全國代表大會將在10月召開,外界普遍預計習近平會獲得第三個5年任期,「不成功的動武冒險對他的第三任期沒有多大好處,要是失敗,可能會讓他無法連任。」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瑞恩(Ryan Hass)也提出類似看法。他撰寫專文指出,關於「北京是否會複製莫斯科當局做法」的猜測,不應引起台灣公眾的焦慮或引起台灣領導人的關注,但台灣政府可以從烏克蘭事件強化民眾團結,反擊中國欲在台灣內部製造悲觀宿命論的意圖。

2022年2月22日,德國柏林的俄羅斯大使館附近有民眾聚集抗議普京侵略烏克蘭,一位參與抗爭的女性帶著畫有烏克蘭國旗的口罩、滿面愁容。(美聯社)
2022年2月22日,德國柏林的俄羅斯大使館附近有民眾聚集抗議普京侵略烏克蘭,一位參與抗爭的女性帶著畫有烏克蘭國旗的口罩、滿面愁容。(美聯社)

台灣能從烏克蘭學到的事情

何瑞恩指出,俄烏危機並非難以預測,而是早在意料之中。十幾年前擔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的伯恩斯(Bill Burns)曾警告,烏克蘭欲加入北約(NATO)恐怕讓俄羅斯以干預克里米亞和烏克蘭東部做為回應,或甚至採取更大膽的行動來確保烏克蘭能繼續當俄羅斯的「衛星國」。

伯恩斯在回憶錄提及,2008年普京(Vladimir Putin)曾警告美國勿允許北約東擴,但時任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宣布支持烏克蘭欲加入北約的決定,這讓美國陷入兩面不討好的困境,因為即將卸任的布希政府無法兌現「成全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承諾,同時也強化普京不信任西方的認知──美國無視俄方警告,而北約東擴將對俄羅斯的國家民族認同構成生死存亡的挑戰。

隨後幾年,西方表態支持烏克蘭卻未採取相應實際行動,就連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時,拜登(Joe Biden)亦排除美國對烏進行軍事干預的可能性。因此何瑞恩認為,台灣從烏克蘭危機得到的第一個教訓是「口頭說說無法取代努力加強(軍事)嚇阻和韌性」,烏克蘭經驗應在台灣引發更大的急迫感,來克服官僚主義和黨派相爭的障礙,凝聚成符合台灣面臨的威脅和資源限制的防禦戰略。

「基於台灣與中國在國家資源上的巨大差距,很難想像台灣可以在一場消耗戰中擊敗中國」,何瑞恩指出,台灣可能需要加強嚇阻,集中投資發展軍事能力,使國軍能在台灣沿海附近最容易遭襲擊的地點,痛擊入侵的中國部隊。

俄羅斯承認「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2月22日凌晨發表全國電視演說。(AP)
俄羅斯承認「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為獨立國家,烏克蘭總統哲連斯基2月22日凌晨發表全國電視演說。(AP)

何瑞恩認為台灣可學到的第二個教訓是「不要把烏克蘭局勢與台灣的安全相提並論」,因為現實證明這種比喻毫無根據,相較於中國解放軍必須跨越台灣海峽,烏克蘭與俄羅斯和白羅斯接壤,更容易遭地面攻擊。此外台灣身處全球價值鏈的核心,還是美國第9大貿易夥伴,台美貿易量高於印度和法國,而烏克蘭與美國經濟連結程度甚低,是美國第67名貿易夥伴。

拜登政府也深知台灣和烏克蘭的差異。在一次訪談中,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解釋:「《台灣關係法》是一項獨特的辦法,該法規表達了美國在各個層面支持台灣的承諾,我們對其他國家沒有類似的辦法,對烏克蘭也沒有。」

何瑞恩指出,地緣局勢的巨變往往會帶來想像不到的結果,同樣的,烏克蘭的危機也可能會促成意料之外的效果,就像美國杜魯門(Harry S. Truman)政府起初決定不介入國共內戰,然而韓戰爆發使他改為派遣第七艦隊協防台灣,至此中國軍隊始終未能跨越台海攻台。

「此刻,需要穩定、堅決、紀律嚴明、團結一致的努力來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而不是大聲嚷嚷作意識形態鬥爭或要求改動美國對台政策。最重要的是,這給予台灣現任和未來領導人一個機會,向台灣的未來灌輸信心。北京當局的目的是在台灣內部引發一種宿命論,強而有力反擊這種陰謀的最佳方法就是提升台灣的政治團結和國家安全,」他建議道。

蔡英文農曆春節前召開國安會議。(總統府網站)
蔡英文農曆春節前召開國安會議。(總統府網站)

俄侵略烏使中國立場尷尬

CNN指出,在俄羅斯承認烏克蘭東部2個分離「共和國」的獨立之後,支持俄羅斯的中國也因此處於不利境地,也因此中國正在極力撇除烏克蘭與台灣命運的相似性。中俄在面對所謂「西方安全威脅」議題時形成統一戰線,但長期以來,中國的外交政策始終立足於堅定捍衛國家主權,並譴責外部干涉內政、分裂領土。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3日表示,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不會與北京尊重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互相矛盾,並語帶威脅說任何稱中國自相矛盾的人都是「別有用心或故意歪曲事實」。

迄今為止,北京一直敦促俄烏雙邊克制,並呼籲就烏克蘭事態發展進行對話。哈佛大學的南樂預測,中國領導人會很謹慎地對烏克蘭問題作出反應,「中國正在盡最大努力不對俄羅斯採取堅定支持立場,同時也在推動(烏克蘭境內)和平與外交,這告訴我們,中國不會把俄羅斯的侵略等級(和台灣)相提並論──至少現在是這樣。」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