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扣領無褶褲─長春藤男孩來了!《洋風和魂》選摘(2)

2018-04-23 05:10

? 人氣

「儘管這種種努力,長春藤造型在日本主要還是只見於《Men’s Club》雜誌的內頁裡。年輕人實際上幾乎都還是穿著學蘭制服,或同樣單調的服裝⋯⋯」(示意圖,翻攝自電影劇照)

「儘管這種種努力,長春藤造型在日本主要還是只見於《Men’s Club》雜誌的內頁裡。年輕人實際上幾乎都還是穿著學蘭制服,或同樣單調的服裝⋯⋯」(示意圖,翻攝自電影劇照)

一九五九年,穗積和夫說服《男の服飾》(此時剛更名為《Men’s Club》)的編輯,以一篇四頁報導介紹傳統長春藤聯盟生。團體照上的七個人全都穿著深色西裝,拿著金髮美女海報,展示他們對美國文化的專精。該報導的文字是穗積和夫偷偷撰寫,他宣稱這個團體為「長春藤七武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張照片裡的服裝如今可不會被認為是長春藤聯盟風格——黑須敏之的捲邊平頂帽、袖釦、銀色正式領帶,以及珍珠領帶別針絕對不是。儘管《Men’s Club》是將長春藤風格引進日本的開路先鋒,但相關參與者卻都無法精確複製出這種美國東岸的大學生造型。由於缺乏與長春藤學生接觸的第一手經驗,這種時尚風格在日本的基礎,實際上不過是少數的片面資訊和《Men’s Club》雜誌編輯的模擬猜想。

一九五九年三月,黑須敏之剛從慶應義塾大學畢業,卻恰好面臨疲弱的經濟局勢,求職困難。在進不了大企業的情況下,他利用自己的時尚插畫技能在一家和服店找到工作,後來又到銀座擔任裁縫師。他的父親怒不可抑:「我們供你去上慶應義塾,可不是為了讓你到服裝公司上班!」那些工作很無趣,但黑須敏之找到一份喜歡的兼職,就是為《Men’s Club》撰寫爵士與時尚的相關文章。

20180406-一九五九年《Men’s Club》上的傳統長春藤聯盟生社(戴帽和眼鏡的黑須敏之坐在梯子上,穗積和夫則是前方戴眼鏡者)。(©佐藤明,作者提供)
一九五九年《Men’s Club》上的傳統長春藤聯盟生社(戴帽和眼鏡的黑須敏之坐在梯子上,穗積和夫則是前方戴眼鏡者)。(©佐藤明,作者提供)

黑須敏之在雜誌社內與年輕的編輯祥介結為好友。某天晚餐時,祥介透露「我得離職去替我父親工作。」黑須敏之原以為這位朋友是被迫得到某個偏鄉僻壤的小公司做些單調無趣的工作,但祥介隨後澄清:「我爸是VAN的石津謙介。」原來他是石津祥介,日本最時髦服裝品牌老闆的長子。

20180406-一九六一年,黑須敏之(左)和石津祥介(中)在VAN的東京日本橋辦公室前留影。(石津家提供,作者整理)
一九六一年,黑須敏之(左)和石津祥介(中)在VAN的東京日本橋辦公室前留影。(石津家提供,作者整理)

一九六一年,石津謙介任命兒子祥介擔任VAN企劃部主任,並交付一項重責大任,生產以年輕人為訴求客群的長春藤系列商品。在此之前,品牌大多數的「長春藤」商品靈感都是靠五十歲的石津謙介想像而來,而非源自美國東岸校園的流行風格。石津謙介將有一條直長條紋的襯衫稱為「長春藤襯衫」,背後有鞋扣的沙漠靴稱為「長春藤靴」,後面有帶扣的褲子稱為有「長春藤帶」的「長春藤褲」。祥介的任務是生產更貼近真品的長春藤聯盟產品,但他缺乏正確資訊,不知從何著手。

顯而易見的解套辦法,就是找日本首屈一指的長春藤專家——黑須敏之。一九六一年五月二日,石津謙介與祥介父子歡迎黑須敏之來到VAN企劃部任職。這兩個年輕員工接下來全心投入工作,設法大量生產日本第一批真正完全複製、原汁原味的長春藤服飾。

20180406-VAN Jacket商標。(©VAN Jacket Inc.,作者提供)
VAN Jacket商標。(©VAN Jacket Inc.,作者提供)

剛開始,這兩個年輕員工就連要生產核心單品——鈕釦領襯衫、無褶斜紋棉質長褲,以及圓領毛衣——都遇上重重阻礙。由於沒有長春藤聯盟大學或大學商店的人脈,黑須敏之與石津祥介對於最新校園時尚的確切細節沒有多少掌握。他們在《GQ》、《Esquire》、《Men’s Wear》、《Sports Illustrated》、法文雜誌《Adam》、百貨公司JC Penney與Sears Roebuck的目錄,以及《紐約客》的廣告中尋找蛛絲馬跡。這些刊物雖能提供設計構想,但VAN的工廠需要樣版和立體的服裝才能做出真正的複製品。石津謙介到美國出差時,雖然在Brooks Brothers店內買了幾件衣服作為參考,但這些無法擴大成一整條服裝商品線。黑須敏之前往阿美橫町的黑市,在一堆廢棄美國軍服之間搜尋,希望找到長春藤風格的服飾。

石津祥介在面對日本工廠時也遇上挑戰:「沒有人會做鈕釦領襯衫,也沒有打版師做過無褶褲。」最後,他在遙遠的富山找到一家創新的工廠,他們已有製作鈕釦領襯衫出口美國的經驗。其他產品則是經歷不斷的嘗試與錯誤,襯衫與長褲一再重做,直到最後接近美國標準為止。石津祥介在這過程中發現到一種奇異的喜悅感:「我不像黑須敏之對長春藤聯盟服裝那麼著迷。對我來說,這就像組裝模型飛機。它像是一個挑戰,我們來看看能否在市場上真正創造出所謂的『長春藤時尚』。」

隨著完整的長春藤系列產品──卡其褲、休閒西裝外套、泡泡紗外套、菱紋領帶──在一九六二年推出,VAN也更新了商標,希望更進一步吸引年輕族群。石津謙介在原有的紅黑字樣的圓圈商標上增加標語「獻給年輕人與內心年輕的人」。加上這最後一筆之後,VAN的品牌形象和商品正蓄勢待發,準備實踐石津生產日本年輕人會喜歡的成衣時尚願景。先前十年,黑須敏之在自家臥室和裁縫小店裡試圖複製出日本的長春藤風格,如今,他掌控著日本最熱門的服裝品牌,和VAN的同事正準備將長春藤風格產品推向全日本。

「把這些金色鈕釦全拿掉,我們也許會有點興趣。」黑須敏之從日本各地的百貨公司採購口中都聽到這相同的抱怨。這些人每季都積極採購VAN高品質的運動外套,但對新的長春藤系列卻有所質疑。採購人員認為那些他們辛苦複製出來的長春藤細節全是設計錯誤:「這襯衫樣式很好,但領片上的鈕釦很礙眼。」當黑須敏之指出美國大學生都穿有金色鈕釦的休閒西裝外套時,採購對他大吼:「這裡是日本,可不是美國!」

雖然廣大的服飾業者不支持長春藤潮流,但石津謙介依然自信滿滿,相信只要有機會,日本年輕人就會愛上這種造型,只是中間商擋住了年輕人與長春藤風格接觸的可能。與其等待難搞的採購改變他們對鈕釦領襯衫的看法,石津謙介決定,不如由VAN直接向年輕人傳達長春藤風格的資訊。

《Men’s Club》是理所當然的起點,因為關心時尚的年輕男子尋找打扮靈感時,大多會參考雜誌,而不是百貨公司。從一九六三年起,VAN就運用其非正式的編輯掌控權,讓該雜誌完全以長春藤風格為重點。每期雜誌內都有大量現代大學生活的點點滴滴,探討手肘補丁,「聯盟生的V字地帶細節」,同時刊登石津謙介的文章,談論「瞭解長春藤與不瞭解長春藤的女生」等主題。由於急於刊登長春藤風格實際穿在真人身上的圖片,《Men’s Club》翻印了所有能取得的美國大學生照片,從《LIFE》等美國刊物,到造型帶有長春藤風格的好萊塢明星劇照,例如安東尼‧柏金斯(Anthony Perkins)與保羅‧紐曼(Paul Newman)。

儘管這種種努力,長春藤造型在日本主要還是只見於《Men’s Club》雜誌的內頁裡。年輕人實際上幾乎都還是穿著學蘭制服,或同樣單調的服裝。這本雜誌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就像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幻想——一個人人身邊都圍繞著長春藤西裝、可樂瓶和爵士樂黑膠唱片的世界。但要是在現實生活中打扮得如同《Men’s Club》內頁的模特兒,肯定會招來同學和鄰人訕笑。因此,VAN得向讀者證明,日本城市裡確實有打扮得宜的年輕人遊走其間。

一九六三年春天,黑須敏之在《Men’s Club》上開闢一個「街頭的長春藤聯盟生」專欄,由他和攝影師在銀座街頭拍攝穿著近似美國東岸大學生的年輕路人。黑須敏之挑出最好的照片,再撰寫圖說。這個簡稱「街アイ—街頭之眼」的照片專頁很快就成為雜誌內最受讀者歡迎的單元,黑須敏之可能也因此發明了「街拍」──這種風格獨特的時尚紀實攝影,如今在每一本日本時尚雜誌上都能看到。

事實上,這個專欄本末倒置:東京的時尚男子數量根本不足以填滿每期內容。黑須敏之回憶:「我第一次跟攝影師去到銀座時,情況相當糟糕。我們之所以繼續出門去拍,純粹是因為讀者反應熱烈。」最熱烈的迴響來自東京之外,因為這個專欄讓外地讀者能即時掌握最新的都會風格。一旦注重時尚的青少年開始在銀座晃蕩,希望能吸引黑須敏之的目光,他們的拍攝工作就會容易得多。這個專欄的長春藤聯盟風味後來開始變得比較濃,年輕人開始互相較勁,企圖勝過上一期專欄內的被拍者,於是這股風潮也開始如滾雪球般越來越盛行。

插畫也成為《Men’s Club》建立長春藤世界觀的重要途徑。讀者從穗積和夫與大橋步以及小林泰彥等插畫家的作品,感受到一種時髦的美式氛圍。那個年代最著名的插畫或許可說是穗積和夫的「長春藤男孩」──一個開心穿著美國東岸服裝的年輕漫畫人物。穗積和夫最早是在一九六三年畫出這個人物,當初是為了模仿日本浮世繪,將標準的武士改成十四個不同的長春藤聯盟生,例如穿得一身白的普林斯頓啦啦隊員、準備上場的美式足球員,還有身穿浣熊毛皮大衣、圍著長圍巾的哈佛大學球迷。石津謙介立刻將穗積和夫的作品製成VAN海報。從那時起,長春藤男孩就經常出現在《Men’s Club》上,展現校園風格的諸多面向。這個人物如今在日本已是「長春藤」的象徵,在一九六○年代的世代之間更是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者大衛・馬克思( W. David Marx),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慶應大學經貿研究生,現居日本東京。曾任東京及紐約街頭文化雜誌《Tokion》編輯,長期就日本時尚、音樂和文化等議題撰寫評論文章。本文選自作者新著《洋風和魂:日本如何在戰後歷史與文化交流中保存了美國時尚風格》(八旗)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