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社會住宅》創業與公義兼備,自由無憂的居住選擇

2018-04-16 06:30

? 人氣

法國專題-諾亞社區,是由當地政府社會住宅管理局資助發起的新造鎮計畫。(尹俞歡攝)
諾亞社區,是由當地政府社會住宅管理局資助發起的新造鎮計畫。(尹俞歡攝)

文資保存與青年創新

在文資保存方面,法國政府相當重視並納入都更計劃的一環,以右岸第9 區的文化區Rue de Cadet為例,該街區有許多小商店、藥店,著名的媽媽味道巧克力店(À la Mère de Famille)在1761 年建立於街口的斜對面, 從蒙馬特(Monmartre)連結至奧斯曼(Haussmant)大道,現在是年輕人常出入的區域,非常熱鬧;附近有特色的拱廊通道(Le Passage)的商店區至少3處,其中1 個區段內有蕭邦(Chopin)飯店。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此處的社會住宅基地在9 號,屬於歷史古蹟建築保存的整復,根據法蘭西島法令、巴黎市道路管理(La Voirie)指導原則、公共大眾對建物完整保存的新法令政策而進行多次整修。基地內原來涵蓋一間飯店(Hôtel Cromot du Bourg),提供居住、餐飲、園藝,曾歷經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園藝房、作曲家普萊耶(Ignace Pleyel)故居(1808)、蕭邦第一場(1832)鋼琴演奏會的中庭及故居、貴族居住地(1846),以及到目前還在營業的印刷廠(1865)等。整建後,將成為一座小型花園並附有小廣場的社會住宅,共計22 戶,提供藝術家畫室、獨立的工作坊和在地青年等大眾活化使用,主要是融入於在地商業活動,該案屬於巴黎RIVP(市政府民營公司)的都市更新、再生、活化計劃範圍。

政府、民間齊力動員

百年來的法國住宅政策,受合作大師季特「社會經濟暨休戚相關經濟」(L'économie sociale et solidaire)思想影響,人民與政府認知,體會社會經濟生活之人本互助基礎,運用「社會經濟組織」於社會住宅,建立在信任機制,少有「圖利他人、圖利少數人」之負面聲音。

政府政策廣納各種不同社群和組織:非營利組織、住宅合作社、社會型企業、民間建築集團或機構(GENERE、VINCI),以及社員或合作性質的銀行(CDC)旗下建築子公司等,加入文化保存之建築、整復、整建、興辦、管理的行列中,官與民共同實踐社會/公共住宅,不以營利為唯一目標。

在過去的50 年間,巴黎市政府敢投資於民營公司(RIVP,原稱為SEM)向議會負責,至2050 年巴黎全市欲達成社會住宅比例30%。2014-ALUR法律(La lois pour l'accès au logement et un urbanisme rénové 2014.3.2)要求在3 年內建立系統,完成住宅資訊透明化,運用科技普及於市民的應用,這些在在挑戰政府與社會的動員,進行「社會工程」的數字管理與能力培植。

「城市的偉大,是因為創造友善、互助而平實的生活環境,讓平凡的百姓安居樂業。」社會住宅從土地與住屋取得、設計規劃、人民參與到住宅管理,是一種實踐社會「結社居住的平等權」,並建立為照顧人民生活的「休戚相關」互助制度,台灣正在起步中。

*本文由台灣金融研訓院授權刊載,精彩全文詳見《銀行家雜誌》10月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