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星馬陷落80周年─太平洋戰爭與新加坡的生存戰略

2022-02-13 07:20

? 人氣

二戰結束之初,深受日軍與馬共意識形態薰陶的李光耀投身反對西方捲土重來的去殖民化運動,甚至於接受北京的援助。可是等到他權力之後,李光耀又調轉槍口發起「冷藏行動」(Operation Coldstore),將原本與他結盟的左派人士徹底清洗掉,轉而又與西方國家聯手打擊馬共。而打擊馬共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馬共的存在威脅到新加坡的族群融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馬共雖然自稱馬來亞的共產黨,要建立屬於馬來亞民族的共產主義國家,可是卻有超過90%以上的黨員幹部是華人。他們對中華民族主義的追求,實際上已經超越強調跨種族的共產主義,因此對馬來人和印度人都構成威脅。而李光耀比任何人都知道,新加坡所最不需要的就是族群對立。從地緣戰略上來看,新加坡北邊有馬來西亞,南邊有印度尼西亞,兩個都是穆斯林國家。

以華人人口居多的新加坡,如果對待國境內的馬來人不好,極有可能招致馬來西亞與印度尼西亞的夾擊,使這個毫無戰略縱深的彈丸之地立刻陷入險境。更何況新加坡還仰賴馬來西亞進口的水源,吉隆坡當局只要切斷水源,就可以致新加坡於死地,挑起族群對立沒有任何幫助可言。同樣的,廣大印度裔的存在,也能確保新加坡與印度這個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市場穩定往來,何樂而不為?

所以新加坡政府對待三大族群的語言、文化、信仰與史觀都持尊重與包容的態度。華人的抗日英雄林謀盛、馬來人的抗日英雄阿南賽迪中尉(Lieutenant Adnan Saidi)以及與日軍合作創辦印度國民軍的獨立英雄鮑斯(Subhas Chandra Bose),都能在新加坡得到同等的尊重。新加坡有林謀盛的紀念碑,同樣有以林文慶命名的捷運站,抗日與親日都是新加坡歷史的一部分。

2020年新加坡航空展上的中共「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李博儒攝,作者提供)
2020年新加坡航空展上的中共「八一」飛行表演隊殲-10。(李博儒攝,作者提供)

不在大國之間選邊站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到冷戰,李光耀這些在戰時當過「漢奸」或者「偽軍」的人,能從超越同盟國與軸心國的超然立場去看待地緣政治的變化。他們知道日軍的缺點與缺點,也知道盟軍的優點與缺點,更知道一切歷史的話語權都是由勝利者掌握,像新加坡這樣的小國如果單方面追隨任何一方,都有跟著失敗者一起陪葬的風險。

比如蔣中正領導的國民政府,就因為過於忠實履行盟邦的義務,100%與英美盟軍站在同一陣線抵抗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最後的結果是他雖然得到四強的「虛名」,卻沒能避免自己在內戰中輸掉中國大陸。最糟糕的地方,是他連日本的戰後賠償都沒有拿到,只是在聯合國裡享受了不到30年的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席位就通通讓給中共。

倒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初靠攏日本,等到盟國進入反攻階段以後又透過重慶與英美展開連絡,接著又在關鍵時刻倒戈到盟軍陣營的泰國,不只沒有跟著其他戰敗國一起遭到清算,還連戰爭賠款都拿到了手。比較中華民國與泰王國的不同下場,李光耀知道裡子比面子還要重要,所以他在新加坡獨立之後堅決不在蘇聯、美國、中共還有英國的陣營之間選邊站。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2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