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產業補貼已箭在弦上,美國政府或全面介入全球晶片戰

2022-02-09 12:00

? 人氣

長期以來,共和黨人不贊成政府對工業政策進行重大干預,立法者也不應該挑選 "贏家和輸家 「。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參議院和美國政府則不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參議院共和黨人對支持這種投資表現出更大的興趣,他們認為政府對晶片等行業的補貼對於與中國競爭是必要的。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也表示,企業已經告訴政府,如果沒有對晶片生產的補貼,他們將在美國以外建立工廠。

上個月,英特爾公司CEO帕特·杰辛格(Pat Gelsinger,又譯基辛格)在接受採訪時稱,對「晶片法案」的通過保持樂觀,美國不要浪費全球缺芯(晶)的這場危機,他看好美國推動政府撥款支持晶片工廠建設的提議,美國、歐洲政府應該提供資金支持,讓晶片製造回歸本土。

科技戰可能勝過貿易戰

在這個法案之外,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中美之間的科技隔閡將會越來越深。一方面,兩國都在加大補貼力度,發展屬於自己的科技,另一方面,深挖兩國間的隔離鴻溝,兩國越來越遠,發生科技「分野」。

比如,1月31日,兩名美國參議員致信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稱,他們對一些媒體報道感到「沮喪」。這些報道稱,商務部正在阻止對運往中芯國際的美國技術加強出口管制的努力。他們呼籲,堵住這一重要「漏洞」。

多年來逐漸形成的集中於台灣和韓國的晶片產能也在這種壓力下發生變化。去年六月,台積電斥資12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設的晶片工廠已經動工,預計將於2024年完工投產。未來10至15年內台積電還將計劃建設在亞利桑那洲最多6座晶圓廠。三星已經確定要赴美建廠,最終選址德克薩斯州,投入資金高達170億美元。

倫敦政經學院教授金刻羽在達沃斯論壇上分析,中美之間在貿易領域尚且不是競爭關係而是互補關係,卻依然還能打起貿易戰。但科技領域,則是完全另一番光景,比如人工智慧、晶片等,如果獲得更多的數據和市場,就會有更大的機遇,因此中美在這個具體領域就會進行真正頭頂頭的競爭。

「我想像著一個世界,一分為二,一半用中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另一半用美國的信息系統和基礎設施,這樣做明顯會有巨大的效率減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