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合體是藝人最高境界,藝術本身沒有性別」超前時代十五年的「同志偶像」:張國榮

2018-03-30 15:58

? 人氣

雖然香港沒有任何容許同性結婚或進行民事結合的法律制度,但張國榮與唐鶴德對關係的坦蕩態度,令他們成為香港社會廣為認受的一對。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翌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中,唐鶴德受邀踏上金像獎的舞台,代張國榮領受特設的「演藝光輝永恆大獎」。

時至今日,文華東方酒店,仍不時迎來來自世界各地的「哥迷」,憑弔偶像告別人世之地;每年張國榮忌日,酒店門前均會堆滿紀念張國榮的花束,蔚成一片花海。

「同志偶像」

除此以外,文華東方還是「香港性小眾之旅導賞團」的首站。

「每當走到文華東方,來自香港的參與者,自自然然就會想起哥哥。」主辦導賞團的香港同志平權活動人士戚本乙(Benita)說。

於張國榮「出櫃」的1990年代度過少年時代的戚本乙,仍記得張國榮的性向宣示在社會造成的巨大迴響——即使張國榮從未振臂高呼「我是同志」,只是公開承認,自己愛著一名男性。

「他激發了社會的討論,這是最重要的,」戚本乙說,「哥哥令大眾接受,無論大家喜不喜歡同性戀這回事,都可以喜歡張國榮。」

2001年九月,張國榮與唐鶴德在街頭牽手的照片,被娛樂雜誌煞有介事登上封面,事後更引起記者一番追問,張國榮只回應「沒什麼大不了」。

這幀畫面成為了香港同志文化的另類象徵。多年以後,張國榮的一個香港同行在訪問中說,每看到這幅照片,他總覺得既釋放、又羨慕。

就在張國榮公開向唐鶴德示愛的15年後,香港歌手黃耀明於2012年,在同一方紅館舞台上,直白地表示:「我是一個同性戀者,我是一個『基佬』。」

時隔15年,香港社會的反應已經很不一樣,黃耀明的「出櫃」也迎來了傳媒的掌聲,只有少數網絡言語對其作出攻擊。

「藝術沒有性別」

近年,香港出櫃的藝人、歌手越來越多,當中較知名的黃耀明、何韻詩等人,更熱切投身為同志爭取平權的社會運動;但與同志權益相關的法例,如保障同志免受歧視的「性傾向歧視條例」,連諮詢也未能展開。

但社會對性別多元的包容程度無疑越來越大;大眾對「性小眾」等名詞,與性別意識的認知亦不斷提高,關於這方面的公共討論亦越來越多元。

Daffy Tong, partner of Entertainer Leslie Cheung, looks at his waxwork unveiled at Madame Tussaud waxworks in Hong Kong, 31 March 2004. Leslie, Cheung one of Hong Kong's most acclaimed entertainers, leapt to his death 01 April 2003
唐鶴德在2004年張國榮像於香港杜莎夫人蠟像館揭幕儀式上。

「直到近幾年,媒體才開始討論gender-queer(性別酷兒)、性別流動的概念,」戚本乙說,「但哥哥廿年前已在實踐這件事。」

2017年,香港西九文化區M+博物館,舉辦了《曖昧: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性別演繹》展覽;甫步入展廳,參觀者最先看到的展品,是一雙珠片紅色高跟鞋。

張國榮曾經這樣說過:「藝人做到最高境界,是可以男、女兩個性別同在一人身上:藝術本身是沒有性別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