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私營央行與分佈式金融秩序

2018-03-28 05:40

? 人氣

這段歷史與比特大陸倡議投資的私營央行有什麼關係?關係很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像一個封閉的經濟體,裡面有家庭、企業與政府。企業向家庭發行債券與股票募集資本,政府壟斷發行通貨,則在私部門(家庭加企業)的淨負債為零時(企業債券與股票是家庭的資產,也是企業的負債,加總後抵銷),通貨是私部門的「外生變量」,也就是outside money。在此例中,政府並未持有任何私部門發行的證券,也沒有公營企業,因此outside money就等於公部門的淨負債。在這個簡化世界中,outside money不一定必須有硬資產擔保,也可以純粹是法定(en fiat)出來具無限法償效力的請求權,如下表一與下表二:

(來源:St. Louis Fed)
(來源:St. Louis Fed)
(來源:St. Louis Fed)
(來源:St. Louis Fed)

假設政府花錢購入企業債券,情況就開始有趣了。如下表三,原來經濟體中的通貨總量150元全部都是outside money,現在政府花15元向家庭購入等值企業債券,增加的15元是由15元私部門負債擔保,或是由政府信用創造出來的新錢。這筆新錢來自企業負債,因此是私部門的「內生變量」,也就是inside money。只要政府持續購買企業債,企業債能在市面流通,貨幣總量即可一直增長,這其實就是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簡化版。通貨可能表現成現鈔,或是移動支付app裡的數字,只要使用上沒有明顯差別,一般消費者無須分辨inside或outside。

(來源:St. Louis Fed)
(來源:St. Louis Fed)

對央行而言,除了分類不同之外,inside money與outside money的監理層面亦不相同,現金、硬幣等傳統型態的outside money,因為其物理特性難以監控,票券、存單等inside money,則相對容易調控。兩者對貨幣總量、價格水平與通脹預期的影響不同:outside money的存在可能會造成財富效應,不見得會造成信用擴張與槓桿效應,但如果某個經濟體內的outside money不斷變成inside money時,只要該經濟體內的正規金融體系允許部分準備制,或是其影子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可以維持outside money與inside money的市面時,那麼信用擴張與系統性風險的機率遠大於零。

比特大陸提倡的私營央行所發行的數位貨幣,究竟是inside money還是outside money?從傳統金融體系觀之,私營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只要是由法幣,或央行認可的擔保品或貨幣儲備支持,則不論採取何種技術平台,都應算是inside money,因此存在信用擴張的可能。比特幣、萊特幣與以太幣的橫空出世,類似人類發現新元素,或是像電影《黑豹》一樣,天外飛來隕石中蘊藏超稀有金屬。對經濟體而言相當於outside money,但缺乏政府背書,法律上或許尚未被承認,事實上已經創造財富效應,交易市場也達到政府須考慮稅收的規模。比特幣、萊特幣與以太幣之後出現的各式各樣分叉幣,以及顯然藏有巨大莊家的小幣,從對市場心理與供需的影響而言,很接近神聖羅馬帝國的私營鑄幣廠降低輔幣成色的行為,事實上已讓這些小雜數位貨幣對主流加密貨幣貶值,也影響了加密貨幣整體對傳統法幣的升值預期。歷史若重演,某種市場與政府願意認可且穩定的inside money,被一群堪可信賴的機構在區塊鏈上創造出來,遲早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