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競爭風起雲湧,人類距離太空戰爭還有多遠?有什麼辦法避免強權太空衝突?

2022-01-22 16:10

? 人氣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的衛星圖
EPA 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集結的衛星圖

儘管存在惡意破壞的潛在可能,但更加重要的是要牢記,在後冷戰時代,太空行動重在通過國家合作取得技術進步,而各國之間有一種強烈的願望來保持這種合作精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據斯蒂金斯介紹,國際合作和協作都在進行當中,「我們有國際太空站。我們有很多科學和研究任務是通過多邊國際合作。但是,太空畢竟是具戰略意義的軍事環境,都有不允許對手涉足太空的願望,所以緊張局勢也是存在的。」

人類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法律規則

那麼,如何才能將緊張局勢保持在最低程度,保持太空中的和諧?

漢倫(Michelle Hanlon)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太空法律專業人士。作為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的航空和太空法教授,米歇爾是非營利機構「為了月球利益」(For All Moonkind)的共同創辦人和主席,該公司專注於保護人類在外層太空的文化遺產。 米歇爾同意其他幾位專家的看法,即俄羅斯摧毀自己的那顆衛星是一個轉折點。

「俄羅斯那麼做完全沒有必要。它產生的碎片使太空中的人類處於危險之中。你想像一下,本來就住在這個太空站裡飄來飄去,現在還不得不進入救生艇,在救生艇上坐上幾個小時,等著看自己的家是否會被碎片擊中。俄羅斯並不是第一個以這種方式測試反衛星飛彈的國家。中國做過,美國做過,印度也做過。美國和印度還努力試圖減少他們測試產生的碎片。中國和俄羅斯則沒怎麼努力 。他們製造了巨大的碎片場。」

漢倫說,如果有的國家以為在地球上空數百公里的軌道上就讓使他們不受法律的約束,那就大錯特錯了。

「人們總以為太空是那種沒有法律或任何約束的野蠻地帶。但事實是,法律是關於人類之間的關係。因此,人類走到哪裡,哪裡就有法律。問題是,法律怎麼制定?而這正是太空律師們正在試圖搞清楚的問題。」

據漢倫教授介紹,現在還沒有一個成熟的太空法律框架,但有一個在1967年訂立的《外層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這是美國在太空進行有爭議的核試驗—— 海星 (Starfish Prime)試驗之後形成的。這個條約建立了一些基本規則,漢倫教授把它與八百年前英國制定的大憲章相提並論。

「在太空法圈子裡,我們把這個條約稱為太空法的大憲章(Magna Carta)。它提供了指導性原則。它並沒有規定你可以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但它類似於我們作為人類、作為國家、作為主權國家對太空活動的思考,而大憲章的最根本原則就是所有人有對太空的使用和探索自由,太空是屬於全人類的,應該只用於和平目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