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稱「美建議台灣駐立陶宛辦事處改名」 專家:此非明智之舉

2022-01-21 20:00

? 人氣

(德國之聲)

(德國之聲)

在近期中國加大對立陶宛施壓後,《金融時報》21日在報導中稱美國曾建議立陶宛考慮更改台灣辦事處名稱來降低緊張關係,但專家卻認為,此舉發生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會向中國釋放錯誤的訊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過去幾個月,台灣與歐盟國家的互動開始受到國際關注。立陶宛提升與台灣關係後,開始受到中國政府的經濟與其他形式的威嚇,導致部分立陶宛政治人物也開始呼籲政府,重新思考讓台灣以該名設立代表處所帶來的連鎖效應。

此前,立陶宛總統瑙塞達(Gitanas Nauseda)接受立國媒體採訪時更稱,允許台北使用台灣的名字在維爾紐斯開設代表處是一個「錯誤」。立陶宛的副外長阿多梅納斯(Mantas Adomenas)也坦言,來自中國的壓力比政府原先預期的還要巨大。

英國《金融時報》周五 (1月21日) 在一篇獨家報導中,引述多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外交官曾建議立陶宛考慮更改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的名稱,稱此舉或許能緩解立陶宛與中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不過,美國白宮與立陶宛外交部都向《金融時報》否認相關消息,台灣官員也說不知道美國有做出相關建議。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告訴《金融時報》:「任何提出其他建議的人都沒有反映出美國和立陶宛之間的實際討論。我們尊重並支持立陶宛和台灣為加強其關係和實際合作所做的努力。」

曾討論但遭否決

立陶宛外交部也說,關於美國提出改變辦事處名稱的建議是「造謠」。一名匿名的台灣官員則告訴《金融時報》,一些立陶宛和歐盟官員曾考慮透過改變名稱來安撫中國,但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這樣做不會解決問題。

該名官員表示:「一旦他們開始對台灣的名字作出妥協,就會讓中國認為他們所做的事是有效的,並鼓勵中國對立陶宛和其他國家施加更多壓力。」

目前在台灣從事台灣與歐盟關係研究的前歐洲議會政治顧問馮儒莎 (Zsuzsa Anna Ferenczy) 向德國之聲表示,若立陶宛考慮回過頭來更改台灣代表處的名稱,這會是不明智的舉動,因為此舉會向中國發出一個訊號,那就是中國的報復行為是有效的。

她說:「立陶宛是決定讓台灣使用『台灣』這個名字來設立辦事處的國家,所以若立陶宛之後決定更改名字,這會打擊立陶宛自身的信譽。我不認為這樣的情況會發生。」

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的研究員葉皓勤 (Marcin Jerzewski) 也表示,即便立陶宛決定改變台灣代表處的名稱,也無法遏止中國的脅迫行為。他告訴德國之聲:「我相信台灣辦事處改名會適得其反,因為這基本上表明中國在歐盟有很大的影響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