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專文:從吳景超和胡適的關係說起

2022-01-24 07:00

? 人氣

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七日,胡適在當天的日記中說過這樣的話:「《獨立》三周年紀念號出版。晚上有聚餐會。陳之邁與熙若在座。之邁今年才二十八歲,他的文筆思想都不壞,是今日學政治的人之中的一個天才。我近來特別注意他,想把他拉進《獨立》社來,將來他和景超、廷黻三人在一塊,可以組成一個《獨立》編輯部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胡適後來確實把他們都拉進了《獨立評論》雜誌社,陳之邁和吳景超不僅成了《獨立評論》的主要作者,還成了它的編者。吳景超曾在給胡適的一封信中說:「適之先生:六號快信收到。之邁編完176號,即起程赴青……於是獨立的編輯又到我的頭上來了」。胡適對他們的期望一是想讓他們在學術上做出更大的成就,再就是希望他們從政,讓他們在政府中發揮學者的作用。胡適的這一想法,從臺灣後來的經濟起飛和它的民主化進程當中,可以看到胡適眼光的深遠和敏銳。

胡適。(作者提供)
胡適。(作者提供)

一九四八年十月下旬,胡適對當時金元券失策表示非常關切,曾向翁文灝、蔣介石推薦過吳景超、蔣碩傑和劉大中。蔣碩傑回憶說:「原來那晚席間,胡先生就直接向總統陳述經濟問題對民心向背的重要,即席推薦吳景超(清華大學社會學教授)劉大中和我。」蔣碩傑說:「胡先生要吳景超先生和我們同去南京,想是因為我們兩人都還年輕,閱歷不多,去南京這麼複雜的環境中,恐怕會暈頭轉向不知何所適從。所以要一位年事較長、有政治經驗的人做嚮導,吳先生在抗戰時期在翁先生下面做經濟部參事多年,現在又和我們同是《新路》的編輯委員,應該是最合適的人了。那知吳先生雖然跟翁先生多年,卻對翁先生非常不滿,當天晚上他就和大中說翁先生這人他無法服侍,此時去南京一定毫無用處。他很容易就說服了大中。第二天一早,大中就打電話來說他們兩人已決定不去南京,如果我願意去的話,就一人去好了。我和胡先生商量以後,也只好決定不去。」

蔣碩傑的回憶大體是可信的,錢昌照在他的回憶錄中也說過「吳景超在經濟部任參事,與翁相處不好,常挨駡。」雖然胡適這次推薦沒有能成為事實,但從中可以看出胡適對年輕一輩政治、經濟和社會學研究者對政府決策中的關鍵作用。胡適推薦的三個人當中,劉大中和蔣碩傑後來到了臺灣,在臺灣的土地改革和稅制改革中,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而留下來的吳景超,不但沒有發揮出他作為一個一流學者的作用,而且他在學術上再也沒有當年的風采了。

蔣碩傑。(作者提供)
蔣碩傑。(作者提供)

吳景超在美國留學時和胡適多有往來,他把胡適作為他在學術的老師來看待。《胡適的日記》中常見這樣的記載:「讀吳景超〈中國工業問題的檢討〉,好得很」。「今天張曉峰(其昀)從華府回來,他來看我,說:『他和吳景超閒談,他主張要把中央研究院脫離政治,恢復學術獨立;他們主張要我回去做院長」。「寫了幾千字的長信給吳景超兄。他新任戰時生產局秘書長,就要回國了。」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