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恒君觀點:「不公不義的臺灣」—─政治紛爭的時代悲音

2022-01-21 07:00

? 人氣

而同樣出於對國際合作及經濟發展的考量,蔡英文主導的臺灣政府則不得不竭力促成頗具爭議的美國萊豬進口,以確保《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的運作,並希望以此換取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加入。並且,雖然當前政府在四項公投中取得勝利,從而否定充滿爭議的核電站重啟等,但從長遠來看,臺灣的產業耗能問題仍將充滿爭議,能源使用也與國際減碳的緊急趨勢相違和。這種種勉力的應對,亦可瞥見民進黨當局執政中的被動與不易。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為重要的是,在中國大陸意欲打造世界科技強國的雄心之下,如何確保臺灣的民主體制及社會繁榮,並在產業競爭方面不致被邊緣化,民進黨不僅需要與國民黨等頗受經濟界支持的在野黨共同協作,還需一道開拓擴大現有的產業格局,以爭取在數位化經濟時代避免類似香港的發展瓶頸。同時,因其體量關係,為贏得穩定的發展空間,顯然也需避免在軍備方面投入過多的國民經費,並避免成為中美軍備裝備與軍事操練的緊張前沿。

或許,面對紛擾的全球化問題,以及風險社會、歷史宿怨、黨爭與民主等一系列議題,臺灣執政黨與在野黨共同不容忽略的層面是:臺灣的民主體系是社會共識,並非某一特定黨派所獨構專有;而蔡英文政府作為當前執政黨,不管其面對最大在野黨國民黨的態度如何,仍然需要加強執政能力,尋求民主政體與經濟民生的持續發展,其中也包含統合族群、遏制台獨的極端性與激進性。

在現任臺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於柏林自由大學等多場演講與問答中,不難獲悉:蔡英文總統在連任之際,也曾謀求兩岸良性互動而希望與北京對話。但或因其代表的政治光譜或推行的政治主張並不符合北京期望,而遭大陸拒絕。而當大陸寧願採取威嚇警告的方式而非對談合作,這又反過來加深了島內的矛盾情緒。

總而言之,在當前國際博弈的大環境及險惡的疫情之下,不僅臺灣內部兩大黨派,中國大陸、美國命運及前景,均總體處於緊張與焦慮狀態。而近年來民族主義及民粹主義的興起,則對這種焦慮狀態極大地推波助瀾。因此,惟願一生真摯坦蕩、熱忱公義的政治家學者龐建國先生激烈的以死明志,沉重地撞擊在世人的心上,並帶給當下時政沉痛的反思;同時,也願這份慘痛與慘烈,警醒臺灣及大陸政壇審時度勢,雙雙重回戰略模糊狀態。

如同臺灣文學史的書寫:只有當我們撰寫臺灣文學史的初衷,建立於強烈的「治癒」目的,或許方能在更曠闊的流域,安放下臺灣各個階段的各種文學,從而使臺灣文學史的概念豐富多元、熠熠生輝。而也只有淡化恐懼心理及緊張對峙,台海兩岸方能各自克服族群、黨爭、貧富差距、社交媒體等帶來的各種社會撕裂,謀求社會共識與治癒。而也唯有這樣,方能切實改善各種社會之中最為寶貴的「人」的處境,並更進一步接近文明與公義。

*作者呂恒君(Hangkun Strian),德國獨立學者。柏林洪堡大學亞非研究所哲學博士,德國德語國家及地區漢學學會(DVCS)會員。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要救救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