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重新運作遙遙無期,中國對德國「胡蘿蔔加大棒」會有用嗎?

2022-01-14 14:10

? 人氣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左)與新任總理蕭爾茨(DW)

德國新任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左)與新任總理蕭爾茨(DW)

世界政治有的時候看上去有點像萬花筒,經常會冒出常人不知的、戲劇性的故事。政治學者張俊華對最近中國政府針對德國所展開的一系列幕後外交活動進行梳理,並試圖分析德國政府未來對華政策的走向。

中共為了保證以後的德國新政府能繼承梅克爾的親中政策,同時也為了保證歐洲按照中國設想的歐中關係繼續發展下去,自去年11月開始,在正式外交場合的台前幕後,下了不少功夫。 如果要把這些努力做個描述,還是一句話:胡蘿蔔加棍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梅克爾的擔憂和中國的主動出擊

近日有消息傳出,梅克爾在德國大選之後,與包括其繼任者蕭爾茨在內的一些歐洲高層決策者進行了多次會晤,表達了她對以後可能會出現的對中更強硬路線的擔憂,因為畢竟實用主義是她在對華政策方面一個重要遺產。而在大選前,當時仍在梅克爾內閣擔任財政部長的蕭爾茨似乎已經很明白,他有這個責任繼承梅克爾的遺產。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他在去年十月, 即在他快要正式被選為總理之前,就向中國傳送了「德國今後的中國政策與前屆政府連續性」 的信號,並對支持批準頗有爭議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CAI)表示了積極的態度。

但即便這樣,中方依然不放心。畢竟新的政府不是蕭爾茨的社民黨一黨執政,而是還有另外兩個不太令中共喜歡的綠黨和自民黨。於是乎,中國首先在公開場合不點名警告即將擔任外交部長的貝爾伯克,告誡她和德國的內閣官員不要老盯著「制度的競爭」。同時,中共心裡也明白,當初在回應歐盟對新疆問題的制裁時,顯然是以「三拳還一拳」,本以為把歐洲打癟了,辦事就順利了。沒想到,反制裁卻闖了禍,因為如此一來打擊了一大批個人和歐盟的機構,尤其是制裁學術智庫如德國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所(MERICS),在歐洲引起眾怒, 以至於習近平渴望的在黨內能宣揚他外交能力的「中歐投資協定」被無限期地擱置。

面對強勢的習近平,朔爾茨政府會拿出怎樣的對華政策(資料圖片)

為了把尷尬的局面扳回來, 去年11月下旬,一批與德國有深厚關係的中國官員代表團在德國進行了低調訪問。在前駐德大使史明德的帶領下,他們在柏林、慕尼黑和斯圖加特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與德國的政商精英會面,其中包括與蕭爾茨關係密切的人。他們要傳送的信息是:讓我們一起努力,確保柏林和北京之間的特殊關係不走樣。

在走訪中,中國官員一方面向歐洲同行暗示,他們計劃在2022年初簽署國際勞工組織關於強迫勞動的基本公約(第29號和第105號),以解決對中歐投資協定的主要批評之一。同時,代表團說,他們對允許歐洲官員代表團在今年晚些時候訪問新疆持開放態度。當然,這裡並沒有解決是否允許讓歐盟官員去看訪被關在監獄裡的、被中方認為是「三股勢力」的人。更有意思的是,中方代表團明確表示,盡管他們對歐洲實體的制裁不會被取消,但也不會被嚴格執行。為了表達其「誠意」, 史明德在11月底訪問柏林期間,特意會見了受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和受制裁的墨卡托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胡謐空(Mikko Huotari)。史明德傳達的信息是,盡管發出制裁令,北京仍準備逐步加強與他們的接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