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拉開經濟戰的序幕:《全球戰場》選摘(4)

2022-01-11 05:10

? 人氣

中美目前雖存在許多衝突與競爭關係,但在諸如核武、氣候變遷等議題上,2大國為必要放棄合作的契機。圖為習近平在G20峰會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中美目前雖存在許多衝突與競爭關係,但在諸如核武、氣候變遷等議題上,2大國為必要放棄合作的契機。圖為習近平在G20峰會發言。(資料照,美聯社)

若想以我們自由開放社會的優勢為基礎發動反擊,首先必須建立強有力的防禦,對抗中共精心策劃的戰略。中國電信業巨頭、替中共控制全球通信基礎設施行動打頭陣的華為就是一個例子。這個案子說明美國必須採取大膽而激進的行動。表面看起來,華為似乎是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由前解放軍技術人員任正非於1987年創辦的華為,在竊得思科(Cisco)的源代碼之後,超越思科成為全世界最有價值的電信公司。到2020年,華為控制全球電信裝備產業約30%的市場。它在5G通信網路新興市場的主控上也取得極大進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整個擴張過程中,華為不僅透過全面網路間諜攻勢獲利,還獲得中共補助。29它與中興通訊(ZTE)等另幾家電信業者是中國製造2025與軍民合一不可或缺的要角,因為它們在領先科技(微晶片與能量儲存)與高端製造技術上有巨大優勢。它們還能提供一種通信骨幹,讓攸關未來全球經濟的數據流入中國。

數字成為國力鬥爭的基礎

所謂「數據經濟」(data economy)是一種新興全球數位生態系統,由數位供應商與使用者組成。誰能控制數據,控制相關規則與量子電腦分析工具,誰就能領先群雄。如果中共創辦、必須聽命於中共的公司能奪取全球數據流,中共自然能取得重大情報、軍事與經濟利益。不僅如此,控制通信基礎設施還能讓華為、從而讓中共擁有阻斷通信與數據流通、癱瘓他國國防與日常金融活動的能力。

2019年,美國採取防禦措施,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並禁止美國公司使用華為的網路裝備。那年早先,遭美國司法部起訴的華為首席財務官孟晚舟以涉及逃避伊朗制裁罪名在加拿大被捕。中共隨即展開人質外交,以莫須有罪名逮捕2名加拿大公民。之後中共在重審另一名涉嫌販毒的加拿大人的當天,將這名人犯改判死刑。中共這些反應明白顯示中共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所謂華為只是民營公司、與國家政策無關的謊言也因此揭穿。

2021年9月25日,被中國政府當成「人質」羈押近3年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返回加國(AP)
被中國政府當成「人質」羈押近3年的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圖中)於2021年9月25日返回加拿大。(資料照,美聯社)

儘管許多國家與美國聯手抵制華為的通信基礎設施,但法國決定讓華為建造它的三個5G網路中的兩個。法國實際上已經讓中國國安部輕鬆闖入它67%的電信網路,以及法國公司的內部電腦網路。但由於速度比4G快一百倍的5G網路,可以滲透人民個人生活、企業、國家基礎設施、運輸、衛生與國防的每一層面,實際情況還要更加嚴峻得多。20年前,美國決策人士也因讓中國電信在加州建一個網路而犯下同樣錯誤。當時美方認為這個網路的地緣規模有限,不會帶來安全風險。美國花了15年時間才了解它這項引狼入室的後果有多嚴重。中國電信透過它在美國與加拿大的據點將來自北美各地的公司、個人與政府數據轉送北京。

資安成為國安 美中面臨對抗情勢

美國必須抵制華為已是不爭之實。2019年進行的一連串調查顯示,華為電信裝備帶來嚴重國家安全風險。一名獨立研究員發現,許多華為員工同時也受雇於中國國安部與解放軍情報部門。此外,華為技術人員還曾利用攔截到的手機數據幫助非洲獨裁者監視、找出對手,讓對手「被消失」。中共運用大型電信公司控制海外通信與網際網路是一條單向道:美國與其他西方國家公司在中國市場幾乎沒有據點。透過鉅額補貼、非法金融手段與產業間諜,中國公司正在壟斷全球各地產業─這是由於不能對抗中共經濟侵略,而將自由市場經濟體之優勢轉為劣勢的又一例證。跨國公司在發展基礎設施、特別是5G通信網路的過程中必須注意廣度,必須建立可以信賴的網路以保護高度敏感、有專利的數據。

美國與其他自由開放社會必須攜手合作,對抗中國的不公平貿易與經濟作法與各式各樣的經濟侵略。歐巴馬政府為反制中國的不公平貿易作法,耗神費力與11個國家(其中7個在亞太地區)談判多邊貿易協議。不過這項「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在2017 年後遭到封殺。2018 年,為對抗中國產業產能過剩、過度生產、以及在國際市場傾銷的作法,川普政府開始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雖說川普政府在一開始對鋼鐵與鋁加徵關稅(美國同時也對其他國家,包括一些親密盟邦的鋼、鋁產品加徵關稅)的作法未必合理,隨後展開的「貿易戰」顯示美國已經大夢初醒,決心與中國在經濟戰場一較高下。這項美、中貿易角力主要的對手是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羅伯.賴海哲與中國副總理劉鶴。初步成果是川普總統與劉鶴在2020 年1月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根據這項協定,中國保證購買更多美國產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中國保證降低進入中國市場的壁壘,避免貨幣操控,並且實施新法保護智慧財產與敏感科技。不過這項協定標示的,只是一項曠日持久的競爭的序幕:競爭一方是美國等自由市場經濟體,另一方是中國等採納中央控制經濟模式的國家。事實證明,中國的不公平經濟作法(例如對國有企業的政府補貼)問題很難解決,因為中共想繼續掌握權力就不能解決這些問題。

破解修昔底德陷阱

美國與其他自由開放社會應該充滿信心。他們可以展現面對中國時的優勢,對抗其侵略,鼓勵中國內部進行改革。北京的行為已經引發不願淪為「中國天朝的藩屬」諸國的眾怒。同時在中國境內,在改革期間感受過自由化遠景的中國人也開始反抗變本加厲的管控。儘管李克強等中共官員表面上仍然狀似自信,許多中國知識分子、商人與決策人士已經逐漸看清中共解決不了中國社會與經濟基本問題。許多人認為他們坐在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上。2019 到2020年的香港抗議事件、經濟成長趨緩,以及政府處理新冠病毒欠缺效率與矇騙引發的民怨,都使情勢更加緊迫。甚至在「中國製造2025」這類科技研發應用領域,中共創造專制經濟發電廠的大膽企圖能否成功也仍在未定之天。學術與創業自由是在全球市場創新與角逐的根本,而中共的迷信控制與這種學術與創業自由格格不入。此外,中共在1979與2015年間進行的一胎化社會工程導致人口迅速老化與性別嚴重失衡。這種人口扭曲帶來的衝擊雖說還不明確,但無疑會有深遠的負面影響。

但除了認清我們的系統性優勢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於保護我們的優勢得有絕對的信心。我們可以從中共追求「全面國家實力」的成就中學得教訓。特別是,美國與其他國家可以運用與中國的競爭在落後的領域勵精圖治。這類領域包括教育改革、基礎設施改善、以及運用經濟治術根據自由市場原則整合公共與民間投資。

有人說與中國競爭很危險,因為那等於墜入「修昔底德陷阱」。所謂「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在全球權力出現長期結構性改變之後,新興強國(中國)與逐漸沒落的強國(美國)之間很可能爆發軍事衝突。避開這個陷阱的安全之道,既不是走向戰爭,也不是消極讓步,而是找出一條中間路線。在與我們的中國對手會面時,我告訴他們我們必須在公平的遊戲規則中進行公平競爭,因為這是避免對抗的最佳之道。如果美國坐視中國破壞國際法、在南海侵犯他國主權的作為(例如不斷填海造島與建造軍事設施),雙方爆發衝突的可能性更高。如果中共動用政府力量竊取美國關鍵科技而美國不聞不問,中共的地下行動只會變本加厲而不會稍有收斂。透明競爭可以防止兩國間緊張對立情勢不必要的升溫,可以讓兩國在利益有交集的領域攜手,一起面對緊迫的挑戰。在氣候變遷、環境保護、食物與水資源安全、傳染病防治,甚至在北韓核武與飛彈問題上,兩國不必因為競爭而關閉合作之門。

2021年10月31日,G20領導人峰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中國外長王毅在羅馬會面(AP)
2021年10月31日的G20領導人峰會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圖左)與中國外長王毅(圖右)在羅馬會面(資料照,美聯社)

不過經濟攤牌可能加深中共的恐懼,讓中共採取更極端的手段緊握政權,讓中共更加卯足全力,把中國的問題推到美國與其他國家身上。中共憑藉取巧的經濟政策超越美國與自由世界,但矛盾的是,中國領導人的「中國夢」也正因為這些政策而終歸幻滅。中共既沒有讓人民進行體制內改革的民主程序,又不能容忍讓民眾以和平手段表達不滿,結果很可能得面對激烈的反黨鬥爭。

當新冠病毒疫情在2020年爆發時,地方官員一開始試圖隱匿真相,之後又蠻橫地審查批判黨的言論,將中共系統的弱點暴露無遺。中共知道反對勢力暗潮洶湧,於是加緊趕工、打造高科技警察國。中共可能還會繼續加強這項作業。

此外,隨著經濟成長腳步放緩,中共高層愈發焦慮,中國的外交政策與軍事戰略可能因此會在南海、台灣海峽與釣魚台群島這類衝突熱點,引發中國人所謂的「擦槍走火」。美國與其盟友必須擁有意志力與軍力讓中共相信它不能靠武力達到目標,原因就在這裡。

中共常說,任何對中共的指控都意在「貶低中國」。美國與其他國家必須對這種說法嚴正駁斥。我們應該了解,與中共在外交、經濟與軍事上進行透明公開的競爭才是避免對抗最佳之道。2019年,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在中國大使館一項集會中發表演說指出,美國對中國採取的新作法目的在壓制中國崛起,不讓中國人民一圓中國夢。博明隨即以中國話發表反擊,並說明美國從合作走向競爭的策略轉型。博明引用孔子的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我們的競爭目的在讓習近平與黨領導人相信,中共不必犧牲本國人民的權益,不必侵害其他國家的安全、主權與繁榮,也能實現他們的夢想。

《全球戰場》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jpg
《全球戰場》立體書封(八旗文化提供)

*作者為川普時代的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退役陸軍三星中將。2020年九月,台灣外交部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邀請他進行專題演講。目前是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研究員,經常於各大媒體發表對國際政治、美國外交戰略之評論。本文選自作者著作《全球戰場:美國如何擺脫戰略自戀,面對全球七大安全挑戰?》(八旗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