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毀台積電防中共侵犯─洞見?無知?

2021-12-25 07:30

? 人氣

學者說台灣用毀壞半導體設備的焦土策略防止中共入侵。圖為位於南科的台積電晶圓十四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學者說台灣用毀壞半導體設備的焦土策略防止中共入侵。圖為位於南科的台積電晶圓十四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有美國學者建議,如果台灣面臨中共侵犯威脅時,可祭出毀壞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為籌碼的「焦土戰略」,藉此讓對岸寧可接受「維持現狀」。學者發出這種「前所未見」的看法與建議,到底是一種洞見、還是無知?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美國陸軍戰爭學院期刊《戰爭要素》發表一篇由兩位學者共同撰寫的文章,題目是:「破巢,威懾中國入侵台灣」,建議為了避免先進的半導體設備落到中國手上,台灣可先表態,如果入侵將啟動包括台積電等在內的「半導體銷毀機制」。這會讓中國了解,啟動戰爭則「巢穴被翻覆」、引發無法承受的經濟、政治和戰略成本,如果和平,現狀還過得去。

台灣不少人一直稱呼、也視台積電的半導體製造能力為「護國神山」,雖然有人認為台積電全球無敵的半導體製造能力,可以讓歐美各國為此保護台灣、中國也因此不會輕言打台灣,但認為以毀壞半導體設備與產業的「焦土戰略」,可讓中國不敢打台灣,倒也算是一大「創見」,只是這個「創見」恐怕不僅是離題了,更是離譜了。

這個「創見」為真、建議可行的前提,是建立在:中國要武統台灣,就是為了取得台灣笑傲全球的半導體製造能力的基礎上,但問題是:這個基礎完全不存在。

中國口口聲聲的一個中國、統一台灣,對任何被其認為有「分裂」企圖甚至只是「意含」者,一定是立即又堅定的反擊、駁斥,背後支撐的基礎是民族主義、傳統中國大一統意識型態,這跟台灣有沒有台積電、半導體產業能力有多強,坦白說,風馬牛不相干。

即使是跳過民族意識等「形而上」問題談到「實利」,中國要統一台灣,著眼點也是整個地緣政治因素。

冷戰時期,美國封鎖、圍堵中國走向太平洋的是所謂的「第一島鏈」─北從千島群島、日本、琉球、台灣再往南到菲律賓、婆羅洲,台灣位在中間,在戰略位置上無可取代。地緣政治學者卡普蘭在《季風亞洲》一書中就指出,第一島鏈「防堵中國進入太平洋。中國戰略家看到這幅圖景,對其海軍被這樣圍堵非常惱怒」。即使冷戰結束,第一島鏈仍有意義,在中美競爭加劇時,更顯重要。

中國只有掌握台灣,讓美國的第一島鏈中斷:依照卡普蘭的說法是:(美國的)「海上長城及其代表的海上鏈條就斷裂了」,才能「東出大洋無阻礙」;再者,中國如果讓台灣從手上「分裂出去」,將引發內部嚴重的政治問題、還有其它的民族與獨立壓力(西藏、新疆等)。

該是專業的戰略學者看不到這點中國的地緣大利益,只看到台灣半導體的小利益,甚至以為可用半導體利益「震住」北京不敢侵台,這已經不僅是見樹不見林了,簡直是「歪樓」歪到西天去了。

再拉長時間看,從70年前毛澤東的「武力解放台灣」、甚至」血流台灣」實現統一,到1978年後把「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一部分」寫入其憲法,再到鄧小平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等等,對岸從不放棄統一;但那些年代,台積電尚未成立、台灣半導體產業仍未誕生,顯然中國要統一台灣,跟半導體沒有半點關係,而是為了其它因素。如果中國統一台灣能取得先進半導體製造能力,當然是利益倍增、「非常有賺頭」,但反過來如美國學者般認為「毀壞半導體設備」的焦土戰略,可阻止中共犯台,則簡直是秀無知與下限。

資本主義國家很容易從經濟利益觀點算計,認為動武在經濟上不划算,因此「不會動武」,但這種看法未必適用所有國家,過去中共幾次動武,顯然就與經濟利益、國力大小關係不大,反而著眼點都是政治與地緣因素。

中共50年代加入韓戰與美國對打時,相較美國,中國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國,科技落後、國貧民窮,以經濟量體言只有美國的6-8%左右而已;1962年的中印戰爭,發生在讓國家元氣大傷的大躍進、大飢荒之後;與蘇聯交火的珍寶島事件發生在1969年,當時是舉國皆亂的文革時期;1979年發動的中越戰爭,是才要開始改革開放、國力積弱之時。

依照西方國家、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利益算計評估,這些戰爭沒有一個會發生,但都發生了,因為算計、評估的標準與價值完全不同。

其實,類似的看法,也存在於國內,稱台積電為護國神山,有些人是覺得為了避免台灣寶貴的半導體生產能力落入中國手上,歐美先進國家會出兵保衛台灣。

台灣的半導體製造能力誠然寶貴,但這種想法是把其上綱到過於重要的地步;事實上,各國都有更好且更重要的理由,希望兩岸維持和平狀態;萬一走到兵戎相見,如果歐洲國家連門前的烏克蘭,如受俄羅斯攻擊,都擺明不出兵,萬一兩岸戰爭,歐洲國家會為台灣的半導體產能,千里迢迢派兵參戰?這應該是想太多了吧!別忘了,還有許多國家與廠商有半導體製造能力,其實,台灣的半導體製造能力是可被替代的,而且,各國正積極的在作此事(找台積電等去投資設廠)。

學者荒誕的建議當然可不理會,一笑置之,但學者會寫出這種「宏論」,某個角度而言,也可看到外人是如何看待兩岸的緊張與風險;兩岸和平如何維繫,需求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智慧與忍讓,絕對不是靠著半導體產業就能達到,更不是蠢爆的半導體「焦土戰略」可達到。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