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讚」嘆三聲——國家級京劇團定位再商榷

2021-12-24 05:50

? 人氣

20211221-「臺北新劇團」演出劇照。(網路照片).jpg
「臺北新劇團」演出劇照。(網路照片)
20211221-「栢優座」演出劇照。(網路照片).jpg
「栢優座」演出劇照。(網路照片)

國光京劇的國際化

在全球化、國際化的今天,所有的表演團隊有機會走上國際舞臺,絕對是好事,國光也不例外,只是國光致力國際化,有2個前提必須記住: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國光最基本任務既是保存京劇,什麼樣的戲碼適合走向國際?一定要科技化才有生路?傳統戲碼、新編戲難道不行?再者,什麼樣才算科技化?主事者亦應了然於心。同樣作為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日本的歌舞伎仍擁有相當大的觀眾群,每檔演出也常一票難求,而在傳統的歌舞伎之外,也有「創新」歌舞伎,同樣能吸引部分觀眾,如果日本歌舞伎走向國際,不知國際劇場界想看的是傳統形式的歌舞伎,還是新歌舞伎?如果國外觀眾看的是新歌舞伎,原因是他們不喜歡傳統歌舞伎?

2、許多表演團隊都想從「臺灣走向國際」,站上國際舞臺,然所謂「臺灣走向國際」的意涵,應包含「國際走向臺灣」,國光的演出不但豐富國內的表演市場,也是吸引國外劇場人、文化人與觀光客的重要演出。相對其他表演團體,在「國際走向臺灣」上,國光其實是站在極有力量的位置。對國外的觀眾而言,在臺灣想看的京劇表演是哪一類型?傳統戲、新編戲還是未來科技式?

保全國光不能畫錯重點

國光團長或某些上級長官,可能看到京劇的黃金年代已經過去,國光面臨生存危機,才會「超前部署」,提出「國光IP × 科技未來式」,而後將減少「不必要」演出,專注發展有前瞻開創性作品、走向國際。國光團長對自己的信念十分執著,認為「創新挑戰何其艱難,但作為國家團隊,享用公部門資源,國光無法迴避」,說得慷慨悲壯,但似乎畫錯重點。

團長這種維護國光的觀念令人擔心,其對「必要」與「不必要」演出的判斷也讓人懷疑。團長或「上級」長官難道沒有想過,正因為京劇黃金年代已經過去,才需要國家成立公營劇團保護,如果單純從一般表演團體的立場出發,企圖從科技化來突破市場競爭機制,國光還會是國光嗎?文化部業務可以包括「發展科技」,國光豈能把「科技化」列為重心?

保護國光最好的辦法就是發揮國光創立的初衷,保存京劇「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國光就是這項文化資產重要保存團體,並以具體的行動維護京劇文物資產,傳統劇本整理、人材培育與劇場展演,並能帶動民間戲曲演出風氣,成為表演藝術類文化資產保存最佳範例,也因此才需要維持一個龐大的劇團組織編制。即便相關業務經費縮減,只能繼續向上級爭取,同時增加演出票房或尋求外界贊助,也不能因噎廢食,恣意「轉型」,影響最核心的任務。

國光可以做的事還很多

作為國家級京劇保存/傳承/展演劇團,國光的任務乍聽似乎單純、消極,實質上可以做、應該做的事其實還很多,也包含甚多常被輕忽的要務。

首先,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戲曲維護,重頭戲不是保存靜態的行頭、道具、樂器、文本等文物,而是整套表演系統,這方面要有源源不絕的演員、樂師,戲曲才能永遠呈現。戲曲既然在於人傳,演員是生活在當代的人,身上具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獨特感知,所以沒有一齣傳統戲完全不會與時俱進,在某些劇場技術(如燈光、服裝、舞臺)上做調整。演員需要舞臺,代代相傳的新秀要有足夠的表演空間,國光的領導可以從京劇黃金年代的演出生態得到一些啟發,思考是否能有一個固定舞臺,每週有四、五天的演出,可供新舊演員上場磨練,讓觀眾隨時可看到京劇。這個構想並非一蹴可及,難道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另外,京劇在臺灣人的近現代戲劇史曾經風光一時,因為社會變遷與政治因素,觀眾流失甚多,應設法讓更多人了解、欣賞國光。國光現在演出的觀眾群包括甚多中產階級、婦女和藝文青年,雖然票價不低,仍幾乎場場滿座,但以往國軍文藝中心時代的觀眾不見了,早前看京劇的本地父老也極少走進國光劇場,如何以較平實的票價吸引庶民大眾,是國光保存、推廣京劇的重要方式,不會是「不必要」的演出。

20211221-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已於今年六月結束對外開放。 (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臉書).jpeg
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已於2021年6月結束對外開放。 (取自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臉書).jpeg

*作者為作家、舞台編劇、戲劇史學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