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人才買得起房?內行人以自身經驗點出自住買房最重要的考量,只有一桶金的小資族也能買下第一間房

2021-12-25 10:30

? 人氣

專家指出如有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可以從「先求有再求好」著手買下人生第一間房。(示意圖/取自Pixabay)

專家指出如有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可以從「先求有再求好」著手買下人生第一間房。(示意圖/取自Pixabay)

近期理財趨勢話題中,世代對於財務規劃差異性拉大,在30-50 世代、50-70 世代與80 後、90 世代, 因背景以及生活環境迥異,理財三世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筆者長期在台灣房屋服務,長期觀察客戶年齡層的轉變,粗略分析了以下的三種不同世代的投資理財觀念:

30- 50 世代(約1941-1961 年)

成長背景約為農工業為主,台灣正值製造業、經濟大爆發的快速成長年代,這一代的人重視有土斯有財,因為台灣早年物質環境缺乏,因此懂得積蓄的重要性,購買房地產自用、投資兼保值,存房累積財富,遞延消費,創造穩定退休規劃。

50-70 世代(約1961-1981 年)

台灣工業、科技製造業升級起飛,服務業以及電子業改朝換代,大多歷經亞洲金融風暴、本土型金融風暴、921 大地震、甚至通貨緊縮,造就投資多元, 也很多人懂得房產以及股匯市兼俱,穩定中求變,累積資產

80 後、90 世代(約1991-2001 年)

具有開創性以及網路世代的特色,投資管道更加多元,靈活運用資金,財務配置包含股票、ETF、虛擬貨幣...... ,但隨著幾次的金融危機,貨幣貶值,房價也逐步升高,首購族在沒有家人支助下,購屋成為畏途,租屋族增加,年輕人築夢困難,開始追尋小確幸生活。但是台灣這一波產業、城市發展的移轉,如何掌握機會,買好,還要買保值,甚至買增值,將是重要轉機。

沒有太多資金,從自住需求開始購入第一間房子

1996 年,筆者為準備結婚,趁啞彈事件,危機入世,購入人生第一間房子,在新北市淡水關渡,展開獨立門戶精彩人生。

猶記母親當年的鼓勵,因為在她的人生歷練中, 發現金錢貶值的快速。告訴我:當下貸款金額看起來很大,但是有一天錢貶值,回頭看,負債就不是太大了!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1998 年本土型金融風暴來臨,人生的第一間房子開始虧錢。

事後回想,自住的房子可以先不看盈虧:主因為當年工作調動到桃園,啟動了換屋需求,西元2000 年換屋買桃園,賣掉關渡房子,慘虧!但買桃園的房子也很便宜,只補了一些差額,購入了面積更大、地點更好、屋況更佳的房子,上班變近、女兒也快樂入學。

2010 年,再因工作再度調回台北,每天奔波, 小朋友又有就學需求,只好搬回台北,當時台北的房子已經很貴,但是桃園房子隨著這10 年來的通膨以及市場發展漲價了,於是賣掉桃園,又補了差額,搬家!不但解決了上班問題、女兒又快樂入學了!資產在自住中不知不覺,也逐步從虧損變成了正向的累積。這段個人歷程中,資產的累積:由自住需求→工作換屋→就學換屋。回想,關渡賣的時候便宜,但桃園買也便宜;台北買的時候貴,但桃園賣的時候也具有好價格。買房子,一切先回歸到生活的需求,當初沒有虧錢的第一間,以現在來看,房價漲那麼高,後面也沒有換屋的機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