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若習近平與拜登為了台灣大打出手,華府智庫警告:這不會只是一場「局部性戰爭」

2021-12-20 06:10

? 人氣

美軍雖然決定跳過台灣,但仍認為島上的日軍飛行場必須被摧毀,才能確保雷伊泰灣海戰順利實施。圖為支援第38特遣隊空襲台灣的B-29轟炸機,由四川成都起飛。(作者提供)
美軍在二戰中的一連串奪島戰役雖然決定跳過台灣,但仍認為島上的日軍飛行場必須被摧毀,才能確保雷伊泰灣海戰順利實施。圖為支援第38特遣隊空襲台灣的B-29轟炸機,由四川成都起飛。

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除了強化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部署、針對解放軍的攻勢思考應對之策,五角大廈也鼓勵台灣發展對入侵者造成嚴重傷害的非對稱戰力。不過這些措施都基於一個重要的假設,台灣可以挺過最初幾週(甚至是幾天)的猛烈攻勢。不過貝克利與布蘭茲認為,無論台灣可以撐幾天,都不會改變中美陷入長期軍事衝突的結果。除了工業革命以來的大國戰爭就不曾小打小鬧,在爭奪全球霸權的戰爭中(無論是拿破崙戰爭還是兩次世界大戰),更是沒有任何一方能夠承擔失敗的代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0910-第二艘快速布雷艇9日交艇,而在海軍不對稱戰力整建版圖中,快速布雷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艇更具自動化布雷能力,大幅提升封鎖特定海域效率。(蘇仲泓攝)
在海軍不對稱戰力整建版圖中,快速布雷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新艇更具自動化布雷能力,大幅提升封鎖特定海域效率。(蘇仲泓攝)

貝克利與布蘭茲指出,就算美國能夠及時馳援台灣,擊退中國對台灣的兩棲攻勢,北京也不會輕易就此作罷。因為當習近平決定對台灣動武,就是投入一場攸關政權存亡的豪賭。習近平只要承認攻台作戰失敗,就會危及政權的合法性,也會使中國更容易受到其他敵人的攻擊,葬送中國作為區域霸權的美夢。跟美國陷入長期戰爭固然令人生厭,但在落敗的頹勢下過早退出戰場似乎更為糟糕。

另一方面,如果美國真的沒辦法在台灣陷落前進行有效干預,貝克利與布蘭茲認為華府也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因為中國在武統台灣的過程中勢必也會攻擊美軍基地,避免最靠近台灣的美軍戰力及時行動,這將釀成類似珍珠港事件的軍事突襲,並且讓憤怒的美國民眾與領導人難以接受。即便美國來不及阻止中國併吞台灣,美軍也不會輕易退出戰場。畢竟在美軍基地遭受重創的情況下,要是未能對中國發動有效反擊就承認台灣的既成事實,將嚴重削弱美國的聲譽、美國保護亞洲盟友的承諾也會嚴重貶值。

(美軍印太司令部)
(美軍印太司令部)

如果貝克利與布蘭茲對中美當局的設想是正確的,這就代表無論台灣是否在北京開戰的最初幾天或幾週陷落、或者無論跨海作戰的解放軍是否被馳援的美軍擊退,雙方都會繼續投入更多戰力。美軍可能從其他戰區調遣更多軍艦戰機,跨越第一島鏈直接攻擊中國軍隊;解放軍則可能會調派更多海空軍、火箭軍與海上民兵,對台灣發動第二波與第三波攻勢。

美中雙方勢必會造成對方更多傷亡,但雙方都不會在最初的衝突中止步,並且急於補充在戰爭初期損失的各式武器與軍需品。中美的工業都將承受戰爭的壓力,雙方的領導人也將召喚民族主義來動員民眾支持一場長期戰爭。兩國交戰的範圍,也將從台灣及其周邊延伸到更大的區域,雙方也會拉攏更多盟友加入戰局,並且透過封鎖、制裁跟禁運手段來迫使敵人屈服。

隨著戰爭升級、犧牲擴大,雙方也會尋找一個更宏偉的目標,藉以證明這些犧牲的正當性。從美國的角度來說,一開始只是為了避免中國以武力併吞台灣,不過最後可能免不了演變成「徹底摧毀中國的軍事力量,使其無法再發動一場新的侵略」;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一開始可能只是想要統一台灣這座島嶼,但到最後極可能升級為「將美軍完全趕出西太平洋」—當戰爭的勝利目標變得如此巨大,也會嚴重壓縮雙方透過外交手段來終結戰事的迴旋空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