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泉湧觀點:輕視科學證據的川普與全球氣候變遷

2018-03-14 05:40

? 人氣

4、提升中國在國際氣候政治的地位。中國崛起後,積極塑造作為負責任大國的形象,一改原先不加入《京都議定書》的態度,之後又與美國、歐盟和印度等排碳大國簽署雙邊氣候協定,這些行動對《巴黎協定》完成協商很有幫助。當歐盟批評川普片面退出《巴黎協定》,違背美國作為全球領導國家及第二大排放國應有的責任之際,正符合習近平積極發展中國擁抱「全球化」戰略構想,自2007年起已超越美國成為最大排碳國的中國乃向國際喊話,願對全球氣候工作負起更大責任。可以預期未來各項氣候談判將由歐盟和中國主導,提升中國在國際氣候政治的地位,也帶給中國加速溫室氣體減量的壓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捌、結論

參與《巴黎協定》各國目前都已將氣候變遷行動鎖定在更有效運用科技,及推動政策來應變全球氣候變遷的衝擊,主要投入資金及資源於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新的工業與農業科技等,以行動展現對氣候變遷的關心與面對氣候變遷的決心。

2016年11月在第22屆聯合國氣候大會上,歐洲議會出席代表凱利(Seán Kelly)表示,截至2016年11月13日《巴黎協定》已有109個締約國簽署(含歐盟),總排放量約為全球的76.53%,假設美國退出,仍有108個締約國,且占全球總排放的58.64%,《巴黎協定》依舊成立。《巴黎協定》中所有國家、企業和政治領袖成員將不會讓川普脫離,現在《巴黎協定》已經勢不可擋。

川普顯然難以改變《巴黎協定》的定局,但他的立場仍有可能影響各國應對氣候變遷的合作關係,以及降低全球對低碳排放能源的投資信心。根據《巴黎協定》自主減排的精神,各締約方的減排目標並未被寫入協定,因此退出協定與否的實質意義並不大,且根據協定內容,《巴黎協定》明確規定,協定批准國不可能在協定實施的頭4年期間退出協定,締約方退出所需時程約4年,屆時川普現任任期已經結束。換言之,美國是否完全退出《巴黎協定》,仍須由下屆總統大選時由選民決定。基此,川普可能在國內外輿論壓力下,以降低NDC的方式繼續留在《巴黎協定》。

一項電腦模擬計算,如果美國增加碳排放而其他國家達成目標,美國增加的碳排放將導致暖化升高約0.5℃。其他科學家表示,美國整體已經轉趨向更乾淨的能源,例如便宜的天然氣、太陽能和風力等,因此美國未來還是會減少碳排。德國氣候科學家拉赫姆斯托夫(Stefan Rahmstorf)說:「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也不會停止對抗全球暖化的戰鬥,因為幾乎所有其他國家都致力於此。但這可能會拖延這場戰鬥,而任何拖延都可能有害,因為在關鍵轉捩點前阻止全球暖化,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The U.S. pulling out of Paris will not stop the fight against global warming, since almost all other countries are committed to it. But it could delay it and any delay could be detrimental, as stopping global warming before critical tipping points are crossed is a race against the clock.)。」根據「全球碳預算 (Global Carbon Budget) 」研究聯盟的數據,2015年中國排放約104億公噸源自化石燃料使用和工業生產的二氧化碳,相當於全球總排放量的29%,美國2015年的排放量為54億噸,躍居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國,被笑稱「氣候不良少年」的中國,未來能否積極有效採取適當政策,對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更甚美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