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五歲失去右手食指 卻用快門撼動世界

2018-03-10 18:00

? 人氣

「那很令人興奮,我很感恩她還活著,能找到她就像是奇蹟。」他回憶。多年後重逢,他簡單說「哈囉」,但內心激動不已,之後資助少女、在當地開辦學校。不過,此舉也引發外界批評,認為他在消費被拍攝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找尋她)絕對是對的,我想要幫助她和那裡的人,這完全是好事,從來沒懷疑過!」當我們引述外界的質疑,他情緒高昂的回應:「如果我給予幫助,別人卻要評論,我覺得那非常丟臉,我從來都沒有為此感到悲傷,從不!」他至今與她保持聯絡,「因為我覺得我們可以幫忙。」

這次來台展出,曾有廠商想製作「阿富汗少女」的周邊商品,被他嚴正拒絕。「他說,她12歲就是孤兒了,她還活著,不需要過度消費,那是他心中想要保護的人。」策展人陳昌仁轉述。如何與被攝者互動,麥柯里謹慎的拿捏界線。

面對修圖爭議,反問:為什麼想要標籤化我?

除了上述爭議,近年另一爭議是,他的不少照片被發現有修片痕跡,甚至為了構圖完美,將片中部分人物刪除。這名享譽全球的攝影師,被同業大力抨擊。

我們問他:「修圖後的照片,還會是真實嗎?」他遲疑了一下:「當你是一個攝影記者,就是拍照、印出來,但我是自由工作者,現在沒有為一家新聞媒體工作。」他不再視自己是攝影記者,而是「視覺說故事者」(Visual Storyteller)。

我們追問:「所以是定位改變了?」他反問:「為什麼想要標籤化我?應該由你來告訴我:『我是誰』嗎?」他不願被歸類為紀實或藝術攝影,他認為一張照片既可有紀實,也能包含藝術元素,兩者沒有明顯界線,日後他為了美學,還是可能對照片進行微調。

國內知名攝影師何經泰解釋,麥柯里會受到極大爭議,是因為他以戰地攝影聞名,該形象深植人心,若是以新聞攝影來看,他跨越了職業道德的紅線,「修片是瑕疵,但不能因為這樣就全盤否認他,他創造許多經典照片,很不容易。」他說,隨著時代演變,攝影圈對真實的定義也有不同詮釋,例如「擺拍」在過去的新聞攝影不被認同,現在,卻越來越多人能接受。

年近七旬的麥柯里,正帶著太太和孩子遊歷世界拍攝。「別人怎麼評論我或作品,我都不在乎!」他說,如何找到下個值得記錄和分享給全世界的故事,才是眼前最重要的課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