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劍虹觀點:驚滔駭浪的1941年—紀念太平洋戰爭80周年

2021-12-05 07:20

? 人氣

不過就如同日軍對東南亞的進攻,同時存在著武力擴張以及協助當地民族脫離歐洲列強殖民的「兩面性」一樣,日軍攻佔中國英美租界也同樣存在著類似的「兩面性」。一方面,中國的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正在遭受日軍的殘酷踐踏,南京大屠殺的記憶讓中國人普遍對日本這個國家缺乏好感。可上海與天津的中國居民,卻也有不少為日軍的「勝利」鼓掌叫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自1927年「清黨」以來,國民政府逐漸改善了與英美租界的關係,雙方甚至還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發展出了共同牽制日軍的準盟友關係。但是對尋常的中國老百姓而言,英美與日本同為侵略中國的異族,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存在著誰是必須要優先打倒的「主要敵人」,誰是可以聯手利用來打倒的「主要敵人」的「次要敵人」而已。

當日軍進攻國軍或者共軍,屠殺中國同胞的時候,包括汪精衛政權官員在內的多數中國人都會感到氣憤,但是當日軍凌虐的對象轉為歐美白人的時候,他們可能更多會採取的是「事不關己」的態度。畢竟這只是「東洋鬼子」與「西洋鬼子」之間狗咬狗的戰爭,中國人只要想辦法從中漁翁得利就好,何必要去選邊站呢?

或許這樣的態度,更真實反應了當年上海還有華北淪陷區居民的普遍心態。畢竟自日軍發動侵略戰爭以來,他們就長期同時生活在英美租界和日本佔領軍的「雙重陰影」下,民族意識受到極大的壓制。所以看到任何一支外國軍隊遭到擊敗,他們都會以幸災樂禍的態度對待,更何況從種族、歷史、文化以及文字等角度來看,日本可能還比英美更加親近中國。

[一個真實的「美帝國主義」 * 阿波羅新聞網]

20211203-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前六個月取得的勝利,摧毀了白種人不敗的神話,進而催生出讓中國人想要取代西方世界制定世界遊戲規則的「狼性」。(作者提供)
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前六個月取得的勝利,摧毀了白種人不敗的神話,進而催生出讓中國人想要取代西方世界制定世界遊戲規則的「狼性」。(作者提供)

為中共建政打下基礎

看到與自己同文同種的日軍,在戰場上擊敗過去一個世紀來不可一世的白種人軍隊,相信「大東亞聖戰」對中國人曾經產生過相當大的吸引力。自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以來,到1943年12月1日《開羅宣言》(Cairo Declaration)發表為止,前後共有43名國軍地方部隊的將領接受汪精衛政權改編為和平建國軍,證明確實有不少中國人是願意把賭注押到日本身上的。

從《太陽帝國》電影中,出現巴拉德家族聘請的中國傭人,在日軍進攻上海租界之後,賞了巴拉德一巴掌的劇情來看,還有很多平常看歐美白人臉色過活的中國人認為日本的勝利是在替自己出一口百年國恥的「惡氣」。日軍撕毀《新丑條約》,毆打虐殺英美戰俘的行為,或許看在淪陷區的國人眼中,根本稱不上是戰爭暴行,而是亞洲人對西方人的「合理報復」與「加倍奉還」。

日本的勝利,讓淪陷區的中國人與日本人一樣產生了「狼性」,相信白種人的神話是可以透過武力手段打敗的。他們不盡然喜歡日本人,甚至可能比追隨重慶國民政府的大後方居民更討厭日本人,但是在目睹英美聯軍在上海、天津乃至於整個東南亞都被日軍擊敗的歷史之後,他們不願意再回過頭去過接受「西洋鬼子」指指點點的日子。

當1945年抗戰勝利後,他們逐漸瞭解到重慶國民政府是仰賴美國支持才能擊敗日本,進而收復淪陷區的事實之後,因「大東亞戰爭」所產生的民族主義情緒,自然讓他們沒有辦法接受普遍被視為「美帝國主義走狗」的蔣中正。於是作風看起來比蔣中正更加獨立自主,「不依賴任何外國人」的毛澤東在壓倒性民意的支持下贏得國共內戰的勝利。

前面提到的威克號砲艦,被日軍俘虜後改名為多多良號在帝國海軍服役,直到日本投降後再由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改名為太原號。太原號砲艦沒有及時隨政府遷台,在1949年為共軍所俘虜,於是便進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服務至60年代為止。這艘砲艦的歷史,簡直成了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小小縮影,象徵日本的一切榮耀與成就,最終都將不可避免的為紅色中國所傳承。

*作者為軍事史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劍虹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