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二戰期間的欽迪特遠程突擊隊

2021-12-05 07:00

? 人氣

但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導致欽迪特部隊出擊時間被無限期的延誤下來,這不但使1943年奪回緬甸的希望徹底破滅,也影響了欽迪特部隊的士氣,甚至可能損及了它原有的軍事價值。在奧德.溫蓋特的堅持和遊說下,韋維爾特准溫蓋特獨自率先執行他所制定的突擊計畫。這個計畫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欽迪特部隊將在1943年2月中旬潛入緬甸,切斷瑞保和密支那之間的鐵路線,並對瑞保地區的日軍動突襲…

(2)如果順利的話,欽迪特部隊將會跨越伊洛瓦底江,並切斷日軍與中國境內的薩爾溫江前線日軍的聯繫。(註11)

20211203-緬北略圖。(取自百度百科)
緬北略圖。(取自百度百科)

欽迪特部隊的第一次出擊

依奧德.溫蓋特所制定的作戰計畫,欽迪特部隊於1943年2月初首次出擊,以「長布(衣)行動(Operation Longcloth)」為任務代號,並搭配英國空軍之空投補給,徒步潛入緬甸日本佔領區。其中以奧德.溫蓋特親自率領的「北路部隊」為主力——共有5個縱隊、2200多名官兵——2個廓爾喀縱隊與3個英軍縱隊,計畫在緬甸塔木以北35英哩處秘密渡過欽敦江(Chindwin River)。

而負責徉攻的「南路部隊」——為2個廓爾喀縱隊、800多名官兵,他們刻意選在塔木附近大搖大擺的渡過欽敦江(Chindwin River),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希望吸引日軍注意,藉此幫助「北路部隊」能夠順利潛入日軍占領區(註12)。2支部隊成功渡江後,將由日軍之防衛間隙滲透,向東南越過標高800公尺的昆山,後再深入到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簡稱「伊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沿線,破壞緬北密支那(Myitkyina)與緬中曼德勒(Mandalay)之間的鐵路交通,並襲擊「瑞保」(舊譯「瑞冒」)為緬甸中北部城市,在曼德勒西北90公里,曼德勒——密支那鐵路由此通過)一帶的日軍據點,行程約1,600公里,給日軍的交通聯絡線造成重大損害。

只是過於深入敵境,超出了空運的補給範圍,再加上當地氣溫高導致氣流並不穩定,也影響空投任務的正常執行(註13),最後迫使欽迪特部隊不得不放棄任務而由原路返回,但途中遭遇日軍的襲擊——第15軍的飯田祥二郎中將(1888~1980,陸軍士官學校第20期畢)派出了第18師團的主力部隊和第33、第56師團的部份部隊,對欽迪特部隊進行掃蕩(註14)。

根據資料顯示——4個月後,欽迪特部隊僅有2182人回到印度,其中戰死450人,被俘210人(這些被俘的人當中後來倖存42人),其他則是被列為失蹤。由於這次遠征導致死傷人數如此之多,使得奧德.溫蓋特一度認為他會遭移送軍事法庭審判(註15)。不過這次突擊經驗,對英軍來說,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不僅完成了勘察地形、建設情報網、確認適合空降部隊降落的地點的任務,而且還為依靠空投補給進行長期作戰的可能性,以及在叢林中發動大規模兵團作戰等等戰術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相當於為即將到來的緬甸大反攻做了詳實的前期作業(註16)。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