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忠偉觀點:二戰期間的欽迪特遠程突擊隊

2021-12-05 07:00

? 人氣

欽迪特遠程突擊隊。

欽迪特遠程突擊隊。

1941年末至1942年初,西方同盟遭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後一次慘重的失敗。2月15日,英軍在新加坡無條件投降,3月7日,又棄守仰光……日軍已經佔領了除緬甸以外的整個東南亞,仰光失守後,緬甸全境陷落已不可避免。然而,此時日軍的進攻速度突然慢了下來,仰光失守後的數周內,穩定緬甸戰線的努力似乎還有一線希望,但幻想很快就破滅了。就在此時,曾經在中東地區組建過兩支特種部隊的溫蓋特上校奉命調往緬甸,去組建一支新的突擊隊……(註1)

此部隊為英國在緬甸成立的特種作戰部隊,由曾經在中東地區組建過2支特種部隊——「夜間別動隊(Night Special Squad,為中東地區猶太武裝組織,註2)」與「基甸部隊(Gideon Force,由衣索比亞皇帝海爾.塞拉(1892~1975)衛隊改編而成的北非英衣聯軍,註3)」的英國上校(日本紀錄為准將)奧德.溫蓋特(Orde Wingate,1903~1944)負責訓練、指揮,正式番號為:第77印度步兵旅(77th Infantry Brigade)。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全旅總兵力超過3000人,由3個步槍營和主要負責突襲和拆卸裝備的第142突擊連(特務連/Number 142 Commando Copmany)組成。在編制上被分成2個小組,第1組轄4個廓爾喀縱隊(中隊/支隊)、第2組則轄3個英軍縱隊。其實編成之初有8個縱隊,在緬甸接受叢林特種作戰的訓練中,有1個縱隊的兵力遭到淘汰,只剩7個突擊縱隊,但番號並沒有縮減變更,因此外界仍以8個縱隊來看待,每一個縱隊約有400多名官兵和90頭騾子(註4)。除了上述部隊外,還有1個旅通訊分隊與1個皇家空軍聯絡組,負責組織和指導空投補給。(註5)

最初奧德.溫蓋特以放置於緬甸佛塔門口一種獅身神獸(獅鷲)——「欽泰(Chinthe Or Chin-thei)」來為部隊命名,在緬甸神話中:「欽泰/特(擒敵,獅子的緬語發音)」擁有一頭飄逸的火焰形狀的鬃毛,是一種既能在天空翱翔和地上飛奔,更善水中遨遊的飛禽走獸之王。但卻被溫蓋特錯唸成了「欽迪特(Chindit)/欽德特」,之後人們便沿用了這個錯誤來稱呼這支特種部隊。(註6)

「欽迪特部隊」組成之初,日軍尚未攻陷緬甸全境,因此「欽迪特部隊」的訓練中心——叢林作戰學校(The Bush Warfare School)——就設於英軍位於眉苗(Maymyo)的基地內,眉苗舊譯為:眉繆或梅苗,緬甸軍政府掌權後在1989年將此地重命名為「彬烏倫(Pyin Oo Lwin)」。彬烏倫是緬甸曼德勒省一個風景秀麗的山城,海拔約1000公尺左右,氣候涼爽宜人,距離曼德勒以東約67公里。「欽迪特部隊」與美軍在1943年組建的「麥瑞爾突擊隊(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同為「長距離滲透敵後作戰的特殊部隊(Long-range Penetration Groups/Unit)」。

1942年5月底,日本基本控制了緬甸全境,並侵占了中國雲南的龍陵、騰沖、龍等戰略要地。「欽迪特部隊」訓練中心也隨盟軍撤到印度中央邦薩格爾(Sagar)地區,因為這裡的氣候條件最接近緬甸乾旱地帶,只是缺了緬甸因地形高低落差大所產生——寬廣可怕、水流湍急、暗藏凶險的河流。同年年底,剛完成整編的「欽迪特部隊」前進指揮所就設在印度最靠近緬甸邊界的英帕爾(Imphal),這裡英國東部集團軍司令部的所在地。(註7)

20211203-緬甸傳說的神獸(獅身神獸/獅鷲)──欽泰(Chinthe Or Chin-thei、擒敵)。(作者提供)
緬甸傳說的神獸(獅身神獸/獅鷲)──欽泰(Chinthe Or Chin-thei、擒敵)。(作者提供)

在緬甸文化中,欽泰象徵全能的力量和護衛,因此在緬甸每座寺廟都可以看到欽泰的雕像與畫像,以保護寺廟免受惡魔的侵擾。不同於中國的石獅子,為有辟邪作用的鎮宅神獸,而且一定是一公(左牡)一母(右牝)立於建築物之大門口,這樣擺設符合了中國傳統「男左女右」的陰陽哲學意涵。(註8)緬甸的欽泰(擒敵,即石獅子)則2隻都是公的。就因為欽泰被緬甸人視為重要的守護神獸,因此在目前流通的緬甸紙鈔(MMK)上幾乎都會印上祂的圖案,像——10、20、50、100、200、500到1000元的紙幣上,都印上了一隻一模一樣的欽泰,只是色彩不同罷了。

20211203-欽迪特(Chindit)突擊隊臂章。(作者提供)
欽迪特(Chindit)突擊隊臂章。(作者提供)

1942年6月,史迪威制定了一個中英美協同作戰,粉碎日本封鎖的計畫。為了實現這一軍事目標,史迪威希望美國的作戰部隊能夠發揮作用。同時要求英國在孟加拉灣投入足夠的海軍力量來控制它,並在仰光登陸。在印度的英軍和在印度藍姆伽(Ramgarh)的中國軍隊將從西翼進攻緬甸,而以雲南為基地的中國20個精銳師將從東翼進攻緬甸。這2支軍隊在曼德勒以北會師後,向緬甸南部推進。英軍在仰光港登陸將切斷日本通過孟加拉灣進行增援的部隊。英軍登陸後立即向北挺進,從背後襲擊日軍,這一計畫將確保在緬甸打一場速決戰,爭取於1943年及早打通進入中國的補給通道。

不過這個計劃被華裔美籍學者鄒讜(1918~1999)批評:「過於空洞,既沒有對佔領緬甸日軍兵力和佈署作出估算,也沒有提及需要盟軍提供何種類型的以及多大規模的部隊才能完成計畫中的任務,甚至沒有提到由誰指揮與具體作戰時間,因此從嚴格的軍事定義上來講,這不應該稱為一個計劃」。就因為計畫不夠完備,再加上盟國之間各有不同的盤算,導致正式施行的時間一直被推遲,到1943年5月的華盛頓會議時,被重新修改變成一個重占緬甸北部、開闢雷多公路的小規模作戰計畫。到8月的魁北克會議上,計畫實施的預定日期從11月再被推遲到1944年2月中旬。(註9)

唯一獲准並提早進行的是,英軍發動奪回——阿恰布(Akyba,現名為實兌)、梅宇(Mayu)和若開(Arakan)的軍事行動,這次戰役從1942年12月中旬開始一直進展順利,直到隔年(1943年)1月初,出現了史林姆爵士所說的「不幸的停頓」。此後,戰事一蹶不振,最後以失敗告終,不過在3月之前敗象並不明顯。(註10)因此英方計畫在這段時間出動駐防於英帕爾的欽迪特部隊深入緬甸內陸,向日軍發動擾亂式的突擊行動。

但受到上述因素影響,導致欽迪特部隊出擊時間被無限期的延誤下來,這不但使1943年奪回緬甸的希望徹底破滅,也影響了欽迪特部隊的士氣,甚至可能損及了它原有的軍事價值。在奧德.溫蓋特的堅持和遊說下,韋維爾特准溫蓋特獨自率先執行他所制定的突擊計畫。這個計畫分成以下幾個部分:

(1)欽迪特部隊將在1943年2月中旬潛入緬甸,切斷瑞保和密支那之間的鐵路線,並對瑞保地區的日軍動突襲…

(2)如果順利的話,欽迪特部隊將會跨越伊洛瓦底江,並切斷日軍與中國境內的薩爾溫江前線日軍的聯繫。(註11)

20211203-緬北略圖。(取自百度百科)
緬北略圖。(取自百度百科)

欽迪特部隊的第一次出擊

依奧德.溫蓋特所制定的作戰計畫,欽迪特部隊於1943年2月初首次出擊,以「長布(衣)行動(Operation Longcloth)」為任務代號,並搭配英國空軍之空投補給,徒步潛入緬甸日本佔領區。其中以奧德.溫蓋特親自率領的「北路部隊」為主力——共有5個縱隊、2200多名官兵——2個廓爾喀縱隊與3個英軍縱隊,計畫在緬甸塔木以北35英哩處秘密渡過欽敦江(Chindwin River)。

而負責徉攻的「南路部隊」——為2個廓爾喀縱隊、800多名官兵,他們刻意選在塔木附近大搖大擺的渡過欽敦江(Chindwin River),他們主要的任務就是希望吸引日軍注意,藉此幫助「北路部隊」能夠順利潛入日軍占領區(註12)。2支部隊成功渡江後,將由日軍之防衛間隙滲透,向東南越過標高800公尺的昆山,後再深入到伊洛瓦底江(Ayeyarwady;簡稱「伊江」,為緬甸第一大河)沿線,破壞緬北密支那(Myitkyina)與緬中曼德勒(Mandalay)之間的鐵路交通,並襲擊「瑞保」(舊譯「瑞冒」)為緬甸中北部城市,在曼德勒西北90公里,曼德勒——密支那鐵路由此通過)一帶的日軍據點,行程約1,600公里,給日軍的交通聯絡線造成重大損害。

只是過於深入敵境,超出了空運的補給範圍,再加上當地氣溫高導致氣流並不穩定,也影響空投任務的正常執行(註13),最後迫使欽迪特部隊不得不放棄任務而由原路返回,但途中遭遇日軍的襲擊——第15軍的飯田祥二郎中將(1888~1980,陸軍士官學校第20期畢)派出了第18師團的主力部隊和第33、第56師團的部份部隊,對欽迪特部隊進行掃蕩(註14)。

根據資料顯示——4個月後,欽迪特部隊僅有2182人回到印度,其中戰死450人,被俘210人(這些被俘的人當中後來倖存42人),其他則是被列為失蹤。由於這次遠征導致死傷人數如此之多,使得奧德.溫蓋特一度認為他會遭移送軍事法庭審判(註15)。不過這次突擊經驗,對英軍來說,取得的成果是巨大的,不僅完成了勘察地形、建設情報網、確認適合空降部隊降落的地點的任務,而且還為依靠空投補給進行長期作戰的可能性,以及在叢林中發動大規模兵團作戰等等戰術的制定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相當於為即將到來的緬甸大反攻做了詳實的前期作業(註16)。

20211203-欽迪特部隊破壞密支那附近的鐵路。(作者提供)
欽迪特部隊破壞密支那附近的鐵路。(作者提供)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

同年8月魁北克會議後,欽迪特部隊兵力擴展至6個旅約2萬人,正式名稱是第3印度師,並轄1支美軍空降突擊隊(即麥瑞爾突擊隊)。(註17)1944年3月5日開始對佔領緬甸日軍展開第2次反攻,奧德.溫蓋特先空降4個旅於日軍後方的英多(Indaw)附近,另一個旅則由步行抵達,配合盟軍對日展開反攻。但不幸的是在——3月24日奧德.溫蓋特在敵後視察返回基地的途中意外死於飛機失事,後由倫泰涅(又譯為:連泰因/William Lentaigne,1899~1955)將軍繼任司令,但倫泰涅與史迪威對於戰術的看法並不相同,因此兩人經常發生嚴重爭執。

史迪威認為欽迪特部隊不服從命令,拒不執行命令;而倫泰涅則抱怨:他的部隊因傷員過多,已筋疲力竭,根本無法完成史迪威所交付的多項計畫。4月初盟軍會議仍決定將從欽迪隊中,抽調2個旅的兵力去協助史迪威將軍,2個旅轉向去騷擾英帕爾的聯絡道,因為在1個月前,日軍已經集結約9萬~11萬餘人的兵力,對英帕爾(此地為英軍在阿薩姆與曼尼普爾地區的主要據點)發動大規模的攻擊,這就是著名的——「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日軍代號:ウ號作戦、烏號作戰/U-Go)」。

「英帕爾戰役(Battle of Imphal)」的緣起可以從——1942年底,英印軍第14師沿孟加拉灣向阿恰部發動攻擊與隔年(1943年)2月中旬,欽迪特部隊由英帕爾跨越若開山脈、欽敦江向日軍發動突擊說起。同一時間日本也接獲情報——中國遠征軍將從雲南方面渡過怒江與駐紮於雷多的中國駐印軍,一同對緬甸發動攻擊。簡單的說,日軍研判盟軍將在不久之後,將從緬甸的四面八方展開總反攻。

面對這樣的情勢,日軍大本營乃於1943年4月初,創設緬甸方面軍。隔年(1944年)1月,除原有的第15軍(司令官為牟口廉也中將)外,再編成第28軍(司令官為櫻井省三中將)與第32軍(司令官為本多政材中將),這時駐紮於緬甸的日軍,已由原來的4個師團(18、33、55、56)增加到9個師團(2、15、18、31、33、53、54、55、56)。但要對付優勢的盟軍反攻兵力(至少有英印軍10個師、中華民國國軍30個師),防衛面積約67.65萬平方公里的緬甸(緬甸為東南亞第二大國),仍深感兵力不足。

因此日本駐緬甸方面軍認為——應制敵機先,先攻擊英帕爾,以擊潰英印軍主力,在位於緬甸西部,孟加拉灣東岸的若開山(Arakan Mountains,也稱阿拉干山、亞拉干山)建立起防線(註18)。時任第15軍(轄15、31、33三個師團)司令官的——牟田口廉也(1888~1966)中將就堅持攻擊英帕爾可以化解盟軍在印度的攻勢,甚至可能連帶影響整個東南亞戰線的佈局與結果。

衡量當時緬北的戰略布局,史迪威先下令2個欽迪隊旅攻打緬北的孟拱(Mogaung),之後再投入密支那戰役主要協助盟軍破壞鐵路等設施,但倫泰涅在此時卻希望史迪威在90天後將欽迪特部隊撤離第一線,這對兵力調度吃緊的史迪威來說,將意味著戰線上破了一個洞,為此史迪威特別飛了一趟重慶,要求國府增兵緬北。沒多久欽迪特部隊就因為傷亡慘重而主動撤離了戰場。5月初,國府同意將原隸屬於第二十集團軍第五十四軍闕漢騫(1901~1972,黃埔軍校第四期步科畢業)所轄之——第50(師長為黃埔第4期畢業的潘裕昆將軍)與第14(師長為黃埔第5期畢業的龍天武將軍)兩師撥入駐印軍的編制裏,以彌補英軍撤退之後所遺留的兵力缺口。

2個師先後在雲南祥雲機場搭機至中印邊境——印度阿薩姆邦(Assam)查布亞東北部約7英哩處的汀江空軍基地(Dinjan Airfield,為駝峰航線之軍用機場,戰後改為印度空軍的預備機場)換裝(英)美式裝備。第2天再空運至緬北的新平洋,下機後立即趕赴至孟拱附近待命。先到的第50師不久就被分拆配屬給新22師與新38師指揮,其中第150團在緬北接到的第1個作戰任務,就是與美國麥支隊合作突襲密支那。

之後隨著英帕爾戰役轉趨緩和,英國才又抽調出第36師接替欽迪特部隊來執行突擊任務,欽迪特部隊就從歷史中逐漸消失。英軍第36師(師長菲斯廷少將)是在1943年3月由東非的馬達加斯加島調入印度,棣屬史林姆將軍的英軍第14軍,1944年底劃入CBI戰區,成為CBI戰區中的唯一一支成建制的英軍部隊。

「英帕爾戰役」從1944年3月開始,7月3日結束,出征的11萬多名日軍(含軍直屬部隊與後勤部隊),最終僅生還約5萬餘人,有6萬多名日軍——陣亡或餓死、病死,由於撤退的相當狼狽,日軍不得不沿途遺棄大量的同袍遺骸,這個悽慘的情景被日本幸運存活的兵士稱呼為「白骨街道」或「靖國街道」。而英軍第14軍團在英帕爾戰役中,陣亡約1萬5000人、受傷約2萬5000人,合計死傷約4萬人。(註19)

20211203-倫泰涅/連泰因將軍。(作者提供)
倫泰涅/連泰因將軍。(作者提供)

奧德.溫蓋特勛爵(1903~1944),出生於印度,2歲時因任職於陸軍的父親退休才回到英格蘭。高中畢業於英國著名的查特豪斯公立學校(Charterhouse School)。1921年進入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RMAS)接受專業砲兵訓練。1923年畢業成為少尉槍砲長(gunnery officer),部隊駐地在英格蘭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Salisbury Plain)平原。1926年溫蓋特奉調至馬術學校(Military School Equitation)任職,但因態度傲慢而得罪了上司與同僚。

之後在其堂叔父——雷金納德.溫蓋特爵士(Sir Reginald Wingate,1861~1953)的幫助下進入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學習阿拉伯文。畢業後,1936年調至巴勒斯坦擔任情報工作。期間,同情且支持猶太復國主義的溫蓋特,組織過一支由以當地猶太人為主的——「特種夜間小隊(夜間別動隊/Special Night Squads)」來打擊阿拉伯人的恐怖行動,他因此受到當地猶太人的歡迎,以色列建國之後的第一任總統哈伊姆.魏茲曼(Chaim Weizmann,1874~1952)甚至把他當成「兒子」一般的疼愛。

不過因為對付阿拉伯人的手段過於殘酷,對一般阿拉伯平民實施無差別攻擊,再加上過於熱衷猶太復國運動,更糟糕的是他疑似與當地少數反英的猶太派系(如1931年組成的Irgun,反英語反阿拉伯的猶太民族軍事陣線/組織)互動過密,因此在1941年夏被調回倫敦接受調查。當時已經陷入嚴重憂鬱症的溫蓋特曾企圖在旅館內割喉自殺來抗議,還好發現的早被送醫救回。

由於奧德.溫蓋特曾經在1941年初於北非組織過一支——「沙漠遠程滲透突擊縱隊(Long Rang Penetrating assau it Column in Desert)」,這支被稱為——「基甸部隊(Gideon Force,基甸來自舊約聖經)」對入侵伊索匹亞(埃塞俄比亞)的義大利軍造成很大的傷害,因此才會在1942年2月被調至緬甸負責組織一支新的長程突擊部隊——欽迪特部隊。

1944年3月24日奧德.溫蓋特與8名英美軍將領在完成敵後視察任務,返回基地的途中意外死於飛機失事,直到戰爭結束的1947年,這些人的遺骸才被人從墜機現場挖掘出來,這9名殉難者中,有5名美國人、4名英國人,由於他們的遺骸已經無法分辨,再加上當時也沒有基因檢測技術,因此只能依據戰時同盟國相關規定將9人,一起合葬於殉難者國籍較多的國家裏,因此他們全被迎葬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公墓之內(註20)。

20211203-立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墓園內的溫蓋特等9人紀念墓碑。(作者提供)
立於美國阿靈頓國家墓園內的溫蓋特等9人紀念墓碑。(作者提供)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

附註:

(註1)參見(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60。

(註2):在紀錄上,溫蓋特總共組織過5支不同番號的特別夜戰小隊,第1個小隊是在1938年6月開始運作。表面上,這些小隊的任務是保護伊拉克——海法的油管通過谷地,但他們真正的任務是啟動一場反暴動作戰,藉啟動盎格魯——猶太反恐行動打擊阿拉伯恐怖行動。初期他們是在谷地設置埋伏,打擊配有武裝的阿拉伯幫眾。不久他們開始突擊阿拉伯村莊,進行無差別攻擊使當地居民心生恐懼。

在近代史上,1920年3月,第1次阿拉伯——猶太衝突在北加利利爆發。加利利也譯加里肋亞,是以色列北部地區,天主教翻譯為加里肋亞。加利利以耶穌基督的故鄉而聞名於世。十二使徒的彼得、雅各和多默也都是當地人。

參見亞瑞.沙維特(葉品岑譯):《我的應許地:以色列的榮耀與悲劇》(八旗文化),108、p113。

(註3):總兵力約3個營多一點。

參見(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267。

根據《舊約聖經》中的《士師記》記載,以色列人在摩西和約書亞之後,再也沒有出現強有力的領袖,因此以色列各部作為一個鬆散的聯盟,在危機就會特設一名士師作為領袖。它是一種即非選舉制也非世襲制的職位,擔任士師者被聖經描述為是被由耶和華選中來拯救以色列人的個人。而基甸(Gideon)則是在以色列的女先知底波拉以後的一位士師。曾率領300人打敗十幾萬米甸敵軍,使以色列人則享40年太平時光。

參見維基《中文百科》之士師

(註4):參見

(1)朱利安.湯普森(唐美蓉、甘玲玲譯):《遠征軍︰二戰緬甸正面戰場親歷者口述》(江蘇人民出版社),p69~70。

(2)克里斯托弗.賽克斯(楊虎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82~384。

(註5):參見(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84。

(註6):參見

(1)(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90~392。

(2)(英)弗蘭克.麥克林恩:《緬甸戰役:從災難走向勝利(1942~1945)》(上海三聯書店),p116。

(註7)(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84~385、390。

(註8)參見中文《維基百科》之石獅子

(註9)參見鄒讜:《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p53~55。

(註10)參見克里斯托弗.賽克斯(楊虎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394~395。

(註11):參見朱利安.湯普森(唐美蓉、甘玲玲譯):《遠征軍︰二戰緬甸正面戰場親歷者口述》(江蘇人民出版社),p63。

(註12):參見朱利安.湯普森(唐美蓉、甘玲玲譯):《遠征軍︰二戰緬甸正面戰場親歷者口述》(江蘇人民出版社),p74。

(註13):參見朱利安.湯普森(唐美蓉、甘玲玲譯):《遠征軍︰二戰緬甸正面戰場親歷者口述》(江蘇人民出版社),p78。

(註14):參見兒島襄:《太平洋戰爭》(東方出版社),p251。

(註15):參見朱利安.湯普森(唐美蓉、甘玲玲譯):《遠征軍︰二戰緬甸正面戰場親歷者口述》(江蘇人民出版社),p152。

返回的2182人中,其中只有600人適合再次服役。

參見克里斯托弗.賽克斯(楊虎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445。

(註16):參見兒島襄:《太平洋戰爭》(東方出版社),p251。

(註17):參見兒島襄:《太平洋戰爭》(東方出版社),p340。

第2次組建的特種部隊,除原有的第77旅骨幹外,新加入的分別為——由華人、英國人、葡萄牙人組成的香港義勇軍(Hong Kong Volunteers)、第111廓爾喀旅、第70師(含第14旅、第23旅和第16印度步兵旅)、第3西非步兵旅,再加上司令部,總兵力(不含美軍的「麥瑞爾突擊隊(麥瑞爾的打劫者/Merrill`s Marauders)」)將近2萬3000人。

參見克里斯托弗.賽克斯(楊虎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502。

(註18):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緬甸防衛的失敗】(國防部軍務局譯印),p7~10。

(註19):參見冬初陽、胡燁:《浴血雨林~英帕爾戰役》(武漢大學出版社),p512。

(1)余天任在《有一類戰犯叫參謀》(台灣商務印書館)中記載(p306),英帕爾戰役中,參戰的第15軍一共8萬6500人,損失率在80%左右。除陣亡大約2萬人以外,全部都是餓死或飢餓引致傷病而死。

(2)日軍戰後出版之《對華作戰紀要》之伊洛瓦底會戰書中對於參加英帕爾(伊姆法爾)戰役——參戰與損失的人數有2個紀錄:

1、日軍自稱參戰日軍約9萬人,死亡(含失蹤)官兵的比例約40~50%,也就是至少有3萬6000~4萬5000人死亡(含失蹤)。

2、日軍引用史林姆將軍估算之日軍之損耗估計——參戰11萬5000人(含第15師團、第31師團、第32師團、軍直屬部隊),耗損約6萬5000人。

參見《(45)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之【伊洛瓦底會戰~緬甸防衛的失敗】(國防部軍務局譯印),p252~259。

(註20):參見(英)克里斯托弗․賽克斯:《為戰而生:非正規戰大師溫蓋特傳》(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p564。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賈忠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