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衡中國「一帶一路」!歐盟「全球門戶」戰略計畫9兆4000億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建設

2021-12-01 20:43

? 人氣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AP)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AP)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12月1日將正式宣布「全球門戶」全球投資戰略計畫。根據該計畫,歐盟預計在2021年至2027年間投入3000億歐元(約新台幣9.4兆元),協助非洲、亞洲、巴爾幹半島等開發中國家,推動數位、交通、氣候、能源及健康等發展,被認為與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較勁意味濃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歐盟投3000億歐元制衡中國

彭博社》(Bloomberg)報導,根據「全球門戶」(Global Gateway)計畫最終草案,歐盟未來將協助開發中國家興建鐵路、道路、電網、光纖等基礎建設,並將在公平和優惠的條件下提供融資,以降低發生債務困境的風險。同時,該草案亦強調,「合作夥伴必須遵守維護人權、社會和勞工權益等高標準法規,並尊重包含智慧財產權在內的各項國際規範。」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在9月的國情咨文演講表示,希望與世界各國建立「全球門戶」夥伴關係,歐盟希望投資高品質的基礎建設,將世界各地的貨物、人以及服務連結起來,並將「全球門戶」打造成一個在全世界受到信賴的品牌。

根據《BBC》報導,該計畫從未明確指出與中國的對抗關係,但外界認為,計畫中強調「價值導向」、「資訊透明」以及「雙向連結」,而非單方面的「依賴關係」,明顯是在抗議中國「一帶一路」為發展中國家帶來的債務危機。

2021年4月24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AP)
2021年4月24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AP)

沒有「一帶一路」,就沒有「全球門戶」

對此,德國馬歇爾基金跨大西洋高級研究員斯莫 (Andrew Small)直言,「沒有『一帶一路』,就沒有『全球門戶』」而此計畫也是歐洲首次積極整合內部資源,找出一套可行的金融機制,為向中國借貸的國家提供另一個選擇。

法國廣播電台》(RFI)則引述德國《商報》(Handelsblatt)指出,相關計畫文件開宗明義就強調,「全球門戶」計畫是歐盟主張地緣政治的工具,為因應與獨裁體制的競爭而設計,強大的民主國家及它們的價值基礎有必要回應當今的全球挑戰。

事實上,歐盟原本打算在11月中宣布「全球門戶」計畫,但當時草案投資總額僅400億歐元(約新台幣1.2兆元),不僅缺乏具體計畫及優先順序,對與中國獨裁體制的競爭也僅有暗示性的措辭,不符外界期待。因此,歐盟執委會決議重擬計畫,才會有如今的更具野心的版本。

然而,在歐盟內部問題繁多的情況下,許多人也質疑,此計畫是否真能成功。莫斯告誡,此計畫若因歐盟內部的官僚鬥爭而陷入困境,那這將會是重大的失誤。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資深研究員斯科特莫里斯(Scott Morris)則表示,與其和中國抗衡,「全球門戶」計畫更重要的任務是,讓歐洲有機會實現一定規模的融資,並為需要資金的開發中國家帶來一些好處。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包括擴張鐵路建設,但部分成果並不符經濟效益。(美聯社)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包括擴張鐵路建設,但部分成果並不符經濟效益。(美聯社)

中國觸手伸進巴爾幹,挑動歐盟神經

「一帶一路」被稱為中國近40年最大幅度的對外戰略調整,2013年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提出並主導,旨在透過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協助興建道路、港口、鐵路、橋梁等基礎建設,打造一個具有戰略性的跨國經濟帶。目前該計畫已遍及亞洲、非洲、印太地區,甚至也進到鄰近歐盟的巴爾幹半島西部。

自計畫提出至今,不少人質疑「一帶一路」是中國爭取更大地緣政治影響力、擴張極權主義的美麗糖衣。許多人批評,中國假建設之名,誘使貧窮國家落入「債務陷阱」,讓原本財務不佳的國家陷入更嚴重的債務危機,導致高度依賴中國,國家自主性下降。

2017年蓋好的中國-巴基斯坦公路,屬於一帶一路倡議項目。中國正在籌備「十一國慶」,展現建國70年來在經濟、軍事等發展方向的繁榮。(AP)
2017年蓋好的中國-巴基斯坦公路,屬於一帶一路倡議項目。(AP)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