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能源與環保教育要誠實而務實,不容掩耳盜鈴!

2021-12-06 05:50

? 人氣

我們要秉持誠實的態度,從務實的能源與環保教育導引到重視節制與德性的人心教育。教育當局更應該全面鼓勵議論臺灣能源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示意圖,AP)

我們要秉持誠實的態度,從務實的能源與環保教育導引到重視節制與德性的人心教育。教育當局更應該全面鼓勵議論臺灣能源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示意圖,AP)

2021年的10月底到11月上旬,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的締約國在蘇格蘭的Glasgow召開第26屆大會(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26, COP26),聚焦挽救地球暖化危機的目標,對減排二氧化碳與甲烷等溫室氣體、終止濫伐森林、減少燃煤、改革農業等多項尖銳議題達成了若干協議。這一會議的結論將深深影響全人類能源利用的轉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此刻的12月18日,臺灣將進行四項公民投票,其中的兩項——「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及「您是否同意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遷離桃園大潭藻礁海岸及海域?」也與能源及環保問題密切相關。

能源與環保教育攸關地球永續發展、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諸項議題,迫在眉睫,不可輕視。然而,多年來由於執政當局的偏執,也由於臺灣無緣參與聯合國有關會議因而對相關資訊隔閡,臺灣有關能源與環保的教育一直避重就輕,甚至掩耳盜鈴。一般民眾對能源問題或漠不關心,或認識不清,亟待導正。

據臺灣電力公司公布的發電量資料,2010年是247,058.9百萬度(其中火力占78.4),2020年是280,139.9百萬度(其中火力占80.2%),總增加約12%,而更依賴火力。世界各國正在厲行減碳措施,但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資料,同期間的臺灣碳排放量還在微幅增加。無怪乎在近年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發布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 CCPI)中,臺灣的表現連續落在末段班。這些事實應讓我們警惕;必須痛下決心檢討改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以下就能源消耗、能源安全與清潔、能源低價政策三方面作進一步說明。

首先關於能源的消耗。根據《維基百科》所提供的〈國家電力消耗排名列表〉及〈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簡化列表如下:

國家電力消耗排名列表及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作者提供)
國家電力消耗排名列表及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列表。(作者提供)

就人均用電量言,臺灣在所列143的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11;在臺灣之前的10個國家依序是冰島、挪威、巴林、卡達、芬蘭、加拿大、瑞典、科威特、阿聯及美國;其中五個是緯度較高需要暖氣的國家、四個是產油大國,另一就是美國。再就人均二氧化碳言,臺灣在所列22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名第21——前面許多是小國或產油國,屬較大的只有加拿大、澳洲、美國及南韓。臺灣排放二氧化碳偏多,顯示由於多靠石化燃料發電。對比2016年度臺灣的人均GDP在全世界排名第37,但用電的揮霍程度與對地球環境的負面貢獻竟直追惡名昭彰的美國人!我們能不汗顏而感到羞愧?

其次說能源安全與清潔問題。眾所周知臺灣自產的能源甚少,必須靠進口。臺灣因為地理環境因素,水力、風力與太陽能發電不僅不會是穩定的能量來源,而且它們的開發都必須付出重大的環境生態代價;這些所謂的「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遠不敷所需。至於進口石化燃料(不管是煤炭、石油或天然氣),即使不考慮國防安全問題,其所衍生的境內污染、將遭遇的物價飆漲及國際干預種種問題可預見將愈形嚴重。核能發電原是臺灣不可或缺的穩定能源,也無碳排放顧慮;我們若因無知與意識型態的糾結而放棄它,等於在自尋絕路,至為可悲!(核能電廠的少數特殊事故被大肆渲染,而核廢料的處理方式——例如深埋、利用國際合作或移往境外,也被故意忽視)。

再說能源低價政策問題。據臺灣電力公司提供的資料〈我國與鄰近國家電價比較〉(2020年,同年德國的電價為11.5元/度可資參考):

我國與鄰近國家電價比較。(作者提供)
我國與鄰近國家電價比較。(作者提供)

又據中油公司2021年11月初提供的〈中油與亞鄰各國稅後零售均價比較表〉,臺灣的95汽油價格為31.5元/公升,遠低於韓國的51.41元/公升及新加坡的55.51元/公升。這些資料顯示,臺灣的能源價格實在低得離譜,顯然政府在做大幅補貼。政府不當的補貼不僅會導致浪費的惡果,臺電與中油兩家公司的營運也必然受到嚴重扭曲而將難以為繼。

預料臺灣這樣的「好景」將不可能常在!貪婪與浪費終會得到報應:用電量的持續攀升、國際煤炭限用的措施與核電的自我了斷,不可避免將造成電力短缺;國際油氣價格的供應失調與上升必然逼使油電大幅漲價;國際碳關稅的課徵也會嚴重影響貨物的出口。執政當局今日的無視與無作為,終將禍延子孫!

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的「參、課程目標」中的「四、涵育公民責任」要求:「……並深化地球公民愛護自然、珍愛生命、惜取資源的關懷心與行動力,積極致力於生態永續、文化發展等生生不息的共好理想。」在其「核心素養C1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的「項目說明」裡也清楚要求:「……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

可見我們的《課綱》裡不是沒有注意到能源與環境問題。但問題在於:中小學教科書上所寫的有沒有轉化為生活體驗?有沒有付諸實踐(例如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或不開不必要的燈)?各級教師有和學生深入討論如此嚴肅的課題嗎?還是只關注準備升學考試及「學習歷程檔案」之類?或因受到無形的壓力而忽略?

更要注意到,我們高中的「公民與社會」一科似乎更重視「探索自我,發展潛能,肯定自我,規劃生涯,健全身心素質,透過自我精進,追求幸福人生。」(見於「社會領域核心素養之具體內涵」的〔社-U-A1〕)而非「從人與環境的關係來認識自己。」又,而氣候變遷與能源問題主要是在地理課中碰觸,但「地理—社會環境議題」這門選修課開在高三,與大學入學的關係不大,因而選修的人數不可能多。各級學校入學考試的「素養命題」裡,關於能源與環境的比率也不高?教育方向的種種偏差,使人感到極度不安

我們的下一代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他們將面對的是極為殘酷的現實?他們是溫室裡做夢的花朵?或是溫水裡煮的青蛙?他們知道每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Earth Day),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嗎?他們會像世界其他各地「關懷自然生態與人類永續發展」的人們一樣在COP26開會期間,舉行大規模遊行抗議大氣的增溫嗎?還是根本無動於衷?

我們應當痛切反省,「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即時勵行節約能源,刻不容緩!必須認識低廉的能源將不再有;應該提倡少開私家車、少用冷氣,少發展耗能的產業,少吃牛肉,推行清心寡欲的新生活。換言之,我們要秉持誠實的態度,從務實的能源與環保教育導引到重視節制與德性的人心教育。教育當局更應該全面鼓勵議論臺灣能源所面臨的種種問題。

執政當局如果還把頭埋在沙裡,以為不是UNFCCC的締約國就可投機倖免於制裁,而不積極倡導節能減碳(例如推行以價制量的能源政策,減緩經濟發展的腳步,檢討核能發展的政策),未來將會是「死路一條」;執政當局就會是世界的敗類,更是臺灣的罪人!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