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碎」打天下─從掌握美國人的胃來掌握美國:《美國與中國》選摘(2)

2021-12-09 05:10

? 人氣

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唐人街是匯聚中國商品、中式料理與東方文化的重要據點。(資料照,美聯社)

美國加州舊金山的唐人街是匯聚中國商品、中式料理與東方文化的重要據點。(資料照,美聯社)

從1900年代起,美國人就喜愛上中國幻想、性愛、謀殺、偵探、藝術和美食的勁辣熱炒。在書報、雜誌、庭院、餐廳、農場、電影銀幕上及1920年後的廣播,中國文化前所未有地進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美國進化為製造業王國後,也創造出對「真實」地方和情感的渴求。比起美國人正創造的井然秩序及甚至有些乏味的文明,中國填補了那個更有智慧、更具異國風味的文明角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原先美國各地的唐人街被視為疫病肆虐的貧民窟,現在則成了旅遊熱點。1900年舊金山發生腺鼠疫時,市政府和州政府就曾考慮夷平唐人街,他們(不公平地)責怪說,疫病起自唐人街。但六年後,當地震,大火席捲全市,市政府基於賺取觀光財的需求,便和中華會館合作重建唐人街,使其恢復原貌。當時,市商會旋即推介這個地段為「舊金山璀燦觀光景點王冠上的首要珍寶」。

20191108-過去位於舊金山唐人街的中國菜「雜碎」(Chop suey)餐廳。(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舊時代的舊金山唐人街(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在紐約市,愛耍帥的退休拳擊手查克.康諾斯(Chuck Connors)自命為唐人街的「市長」,引導呆呆的遊客前往假鴉片菸館參觀,並由他的助手扮成老煙槍,躺在榻上吞雲吐霧。每年聖誕節前後,康諾斯都和他的華人女友(綽號「醃黃瓜」)主辦一場午夜唐人街盛會,警戒線將一塊行人徒步特區團團圍起。1930年,《紐約時報》將此會形容為「中國佬和白種女人跳舞,黑人女子和白種男人跳舞。」

即使到了1920年,華人在美國的人數降至約6萬人,是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點,反華歧視仍然相當強烈。1927年的一項社會調查顯示,只有27%的受訪人願意接受華人當同事;同時,願接納華人當朋友的,更只有1.8%。但異國風味的中國,打動了老美羅曼蒂克的幻想,這是前幾世代美國人所難以想像的。

小說中飄出的東方香氣 擄獲美國人的浪漫情懷

古佛紐.莫理斯四世(Gouverneur Morris IV)是一位開國元老的曾孫,他利用在加州銀行業擔任高階主管的公餘閒暇,寫些大眾短篇小說。他最著名的作品《熾熱的百合》(The Incandescent Lily)出版於1914年,主角裘德(Chudder)來自美國東岸,是身材魁梧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新教徒,對罕見植物充滿熱愛。裘德代表哈佛植物園(Harvard’s Arboretum)前往中國,在深山幽谷中找到罕見的百合花和一位楚楚動人的中國公主,但他偷了百合,甩了公主。廉價小說的讀者愛死它了。

 

讀者從伊蒂絲.毛德.伊頓(Edith Maude Eaton)的短篇小說得到更多滿足。她父親是一名英國商人,母親是生長於上海的中國人。伊蒂絲自幼在紐約州北部長大,身為歐亞混血兒的她,經歷過別人在背後竊竊私議和公然侮辱,常因同學恥笑她是混血雜種而和他們打架。她關在家中寫作,承認自己「不東不西,純然是個陌生人」。她將自己的筆名取為Sui Sin Far,即「水仙花」的廣東發音,象徵對她從未見過之祖國的熱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