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男觀點:季辛吉的統獨戰爭預言和遠東的宿命!

2021-11-30 07:00

? 人氣

享受大陸龐大發展紅利的「典型」,卻常年資助「頑固臺獨分子」,這在之前兩岸關系融洽時當然可以平安無事,但如今到了水火不容的時期,遠東的行為對大陸來說就極具傷害性,其成為被懲戒目標就完全不意外了。特別要強調的是,公開資料已經說明,遠東是資助蘇貞昌及其親屬資金最多的臺企之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所以,遠東成為被懲罰的典型,源自於它是既享受了大陸發展紅利卻又支持「臺獨頑固分子」的「典型」。

其次就是經濟和市場因素。

不諱言的說,早期臺商無論在產業技術還是管理營銷方面都對大陸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而大陸也給了臺商極為優惠的政策,這是互惠互利且雙贏的關系。越來越多的臺商前進並且常駐大陸拓展事業,本身就說明了大陸市場的整體環境不僅是善意的同時也是有可觀回報的。

然而隨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的產業結構升級以及由此引發的市場競爭加劇,近些年很多臺商的自我升級相對開始變得十分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特別是當大陸強調追求綠色發展的時候,一些臺商和很多大陸本地企業一樣,還是停留在高消耗高汙染的生產階段,它們的盈利越來越依靠政策的傾斜而不是自身競爭力的提高。

從大陸官方公布的內容上看,遠東被懲罰的直接原因首要就是涉及環保,這說明遠東很多企業(涉及大陸五省)本身在處理高汙染高消耗方面沒有達標。

因此單從經濟面來說,大陸對遠東的懲罰也是師出有名,因為大陸很多企業也受到過類似懲處。

考慮到這兩點,再來看大陸選擇此時懲處「臺獨頑固分子」極其資助企業就會發現有更深層考量。

臺灣並非RCEP的成員,一旦協議生效臺灣經濟體的孤立性愈發突出。這種情況下如果臺企要在一體化的亞洲經濟圈長期生存發展的話,只能通過日益競爭激烈的大陸市場的來提高生存能力而不是臺灣。從戰略長遠的走向來看,臺灣企業選擇大陸市場是唯一的可能性。

兩岸關系空前惡化,逼迫臺商無法再在模糊空間裏遊走。大陸強調懲戒是「終身追究」就是在提醒臺企,臺獨只是暫時的,大陸會看重長期的結果。選擇大陸市場還是選擇支持臺獨已經成為了臺商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大陸此時出手「懲戒」,就是在戰略架構下已經看到了臺企的「去獨」選擇是一種必然。

20200908-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8日前往NCC拜會,會後接受聯訪。(盧逸峰攝)
台灣遠東集團在大陸投資的化纖紡織、水泥企業有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遭到中國重罰近5億元人民幣。(資料照,盧逸峰攝)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說,大陸「十年內不會攻打臺灣」,俄羅斯總統普丁說「大陸不需要武統臺灣」,這是他們清晰研判大陸戰略的結果。當大陸一步步實現了讓臺灣企業納入自己的經濟系統後,臺灣就越來越沒有獨立的資本。這個時期會很長嗎?或許「十年」就夠了。

總之,大陸懲戒蘇貞昌等三人以及遠東集團,絕非一時情緒使然,更不是綠媒所說的「惱羞成怒」後的作為。它是大陸應對中美博弈進而解決「臺灣問題」的新步驟,是各種國際局勢和政經生態變化後的一個技術性操作。

最後要強調一下,島內個別輿論認為,懲罰資助「臺獨頑固分子」的臺企會加速臺企回流臺灣,這顯然是無視經濟環境突變以及脫離經濟規律的政治性認知。而認為大陸會「絞殺」臺商更是無稽之談。相較於遠東幾百億新臺幣的利潤,大陸只追罰了區區二十億罰款,這是「絞殺」嗎?民進黨政府直接把愛奇藝和淘寶轟出臺灣市場,或許這才是「絞殺」。

跟隨大陸進入RCEP市場的臺灣企業如果升級成功,那它們只會越鬥越強,越賺越有,它為何要離開大陸市場?而那些升級失敗而不得不被淘汰出局的企業,本身也不可能再去其它市場生存,它們回到臺灣除了弱化臺灣競爭力之外,還有什麽結果呢?

*作者為職業畫家,現居北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