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天專欄:智能經濟時代的央行政治學

2018-03-08 05:50

? 人氣

就算央行的治理能力在維度、精度、速度等方面都趕上了智能經濟時代,是否就意味著某個「美麗新世界」注定到來?這仍然是政治問題:活在資本主義民主共和國中的公民,為了管理自身與外界的金融風險,應該選擇何種機構設計?讓渡哪些權利?公民的「金融主權」究竟誰屬?如果前智能經濟時代的央行宏觀調控政策可以在「濟弱扶傾」與「劫富濟貧」的兩端擺盪而不受問責,智能時代的央行家,面對各種指數式演化的、極具顛覆性的科技創新與人類生活的深刻變化,做出誤判的政治經濟代價,又該如何向公眾負責?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何提升公眾的相關金融知識素養並促進具建設性的辯論?金融聖堂的前門,是否界定了民主的極限,人民不得跨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惟有重新審視聯儲會發展史,民主社會的公民才能更清醒負責地回答前述的政治問題。聯儲系統以及各國央行,都是發展中的原型;宏觀調控的政策,只是一連串的試驗;從貝殼到黃金到紙鈔到信用卡到加密貨幣,都是歷史進程當中曾經的新階段。新舊階段交替之間的歷史教訓,往往比階段性成果更能打動人心。與利益集團爭奪金融實權的邊陲精英們,或許應該複習美國民粹派倡議但因為太超前而失敗的「民主貨幣」。William Greider說得好:

「貨幣是許諾未來的合約,不是償還過去的義務。自由的社會以民主方式,獨立自主議定合約、信守承諾,執行條款,不受過往財富積累努力的羈絆。國民政府可以創造貨幣,並賦予其促進平等的社會目標,因為政府是未來的最終擔保人。如此創造出來的的嶄新貨幣,應該是自由的,卻又是極富價值的。貨幣價值來自於所有人的共識,其隱含的權力也應當為所有人共享。」

挑戰十分巨大,我們依然在路上。

*作者為旅居香港的金融觀察家與專業投資人,源鉑資本(Kyber Capital)執行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胡一天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