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忠觀點:核四應否啟封及商轉?

2021-11-25 06:50

? 人氣

若核四公投獲得通過,應儘速外聘客觀而中立的核安專家對核四的安全性做詳細評估。評估後若認為核四並不安全,則蔡政府有充分理由不執行對核四之公投結果。(資料照,吳逸驊攝)

若核四公投獲得通過,應儘速外聘客觀而中立的核安專家對核四的安全性做詳細評估。評估後若認為核四並不安全,則蔡政府有充分理由不執行對核四之公投結果。(資料照,吳逸驊攝)

由媒體及視頻的諸多討論可知,〈核四應否啟封及商轉〉涉及下列三大問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

2、核四所產生的核廢料應如何處理?

3、台灣是否需要核電?

筆者在針對這些議題表達個人觀點時,也期望幫助讀者較有系統、較中肯的了解此議題的全貌,以便在核四公投時可投下適當的一票。

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

在〈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一事上,正、反兩方常在媒體及視頻上吵得沸沸揚揚。筆者從另一角度切入,提出建議如下:

1、筆者堅信,〈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人民的堅持)。但在12/18公投之前恐難以澄清〈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1全?〉因此,在公投時〈可暫時假設核四在現況下安全無虞〉。

2、在此假設下,若台灣人民以公投方式同意了核四啟封及商轉;然而經中肯的核安專家評估後認為,核四在現況下是〈不安全的〉,則蔡政府有充分的理由不執行對核四的公投結果。

3、因此,若核四通過公投,〈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的評估〉就極為重要。此項工作理應由客觀而中立的核安專家們擔任;而許永輝(台電的核能人員)、黃士修(擁核代表)、王伯輝(退休的核四廠長)等利害關係者都不適合擔任評估人員,在評估期間也都不適合在媒體或視頻上發表意見(因為利害關係者易有成見,也易以成見影響他人)。

4、但許永輝、黃士修、王伯輝等可提供他們贊成或反對核四的理由,供評估專家們做更深入的探討。為了中肯及客觀性,此項評估應外聘評估小組。這些外聘專家若能達成共識最好,若無法達成共識,宜根據他們的辯論內容來達到〈真相愈辯愈明〉的效果。

5、〈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是專業問題,不是政治問題。因此,擁藍或擁綠人士在核安專家們評估期間也應保持沉默,以免影響核安專家們的專業判斷。

對於〈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藍綠及社會大眾應該都想知道,中肯而專業的評估結果吧!畢竟,核四已投下的近3000億元都要全民買單,值得做專業評估。外聘專家時,尚可一併訊問先進國家對核廢料的處理方式及其優劣點(可大幅減少社會成本)。

核四廠-吳逸驊攝
核四已投下的近3000億元都要全民買單,值得做專業評估。圖為核四廠。(資料照,吳逸驊攝)

對經濟部長王美花所說之〈不如重蓋核電廠〉一事,筆者的觀點如下:

〈重蓋核電廠〉違背了蔡政府〈急廢核電〉的重大策略,蔡政府不會採納,並不可行。因此,經濟部長所說之〈不如重蓋核電廠〉,只是想誘使大眾在12/18公投時,針對〈核四應否啟封及商轉?〉投下〈不同意〉票而已!

核廢料應如何處理?

核一、二、三廠已經有許多高階核廢料,目前是濕貯於核電廠的水池內。台電已參考先進國家的做法,擬將之轉於核電廠的乾貯設施中(不比濕貯差),但一直未獲准。

若核一、二、三廠的高階核廢料獲准乾貯,則核一、二、三廠延役及核四商轉只是增加高階核廢料的量而已(並未衍生新問題),比照已產出的高階核廢料乾貯即可,不是大問題!

因此,應優先解決的核心問題是:既有之高階核廢料為什麼不能比照先進國家轉為乾貯而必須繼續濕貯?

台灣是否需要核電?

近年來台灣大力發展綠電,希望能跟上世界趨勢並降低國內的溫室氣體排放。但由環保署提供聯合國UNFCCC的數據來看,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在2007年以前大幅上升,2010年之後則並未顯著下降(下圖),顯示減碳的績效不彰(溫室氣體的移除量在這些年大致未變)。

在世界上已開發國家大都正在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之際,也難怪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要將台灣氣候變遷的成績評鑑為最後幾名。 

台灣1990 年至 2018 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移除量趨勢。(取自環保署提供給聯合國UNFCCC的資料)
台灣1990 年至 2018 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移除量趨勢。(取自環保署提供給聯合國UNFCCC的資料)

核電幾乎沒有溫室氣體排放及污染是事實。在台灣的綠電還無法擔當能源轉換及減碳的重任以前,〈以核養綠〉應是較佳策略,此點在台灣的海岸線因氣候變遷已內縮時尤其值得重視。

在德國看守協會的評鑑上,表現數一數二的瑞典就是採取〈以核養綠〉策略,因此目前還有~40%核電。日本雖然歷經了311福島核災、在二戰時吃過兩顆原子彈、地震及海嘯又比台灣嚴重得多,也是採取〈以核養綠〉策略,並未因福島核災而放棄核電。

再說,台灣的電力是否在〈急廢核電〉下足以供應住家及企業?電價會否因〈急廢核電〉而大幅上升?這些問題在〈以核養綠〉下都會大幅緩解。因此,〈以核養綠〉更符合所有台灣人民所需。

另一方面,歐盟即將採取「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因此,台灣也有極大必要採取〈以核養綠〉策略,以核電及綠電共同來降低台灣的碳排放,提高台灣企業外銷的競爭力。

結語

1、核四應否啟封及商轉涉及:①核四在現況下是否安全?②核四所產生的核廢料應如何處理?③台灣是否需要核電?本文對此三問題都做了詳盡敘述,希望有助於大眾之公投選擇。

2、公投前〈可暫時假設核四安全無虞〉。若核四公投獲得通過,應儘速外聘客觀而中立的核安專家對核四的安全性做詳細評估。評估後若認為核四並不安全,則蔡政府有充分理由不執行對核四之公投結果。

3、〈重蓋核電廠〉以取代核四看似選項,但〈重蓋核電廠〉違背蔡政府〈急廢核電〉的重大策略,故經濟部長之〈不如重蓋核電廠〉只是想誘使大眾,在公投時對〈核四啟封及商轉〉投下〈不同意〉票而已!

4、以〈核廢料無處放〉來反對核四不合邏輯,因為問題的核心在:既有濕貯之核廢料無法獲准轉為乾貯(比照先進國家)。此問題理應優先解決。乾貯若能獲准,則核電廠延役及核四的核廢料均可比照辦理。

5、由環保署的正式數據來看,近年來的減碳績效不彰,而比照瑞典及日本的〈以核養綠〉策略較為務實。亦即,台灣以核電及綠電來共同降低碳排放,才能因應住家及企業的需求,並做好世界公民。

作者為國立清華大學核工學士及柏克萊加州大學材料碩士及博士,現已退休,曾擔任中國鋼鐵公司主管及《全國工總》之《環境與安全衛委員會》副召集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