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掛牌,中國痛斥「惡劣!」 立陶宛各界怎麼分析利弊?

2021-11-19 17:58

? 人氣

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發文慶祝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立。(取自Žygimantas Pavilionis臉書)

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發文慶祝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成立。(取自Žygimantas Pavilionis臉書)

台灣在立陶宛設立的「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18日正式掛牌運作,開啓台立關係交流合作新頁,首任駐立陶宛代表將由現任駐拉脫維亞代表黃鈞耀出任。這次在立陶宛設處,是台灣繼2003年在斯洛伐克設處,相隔18年後再次在歐洲國家設立代表處,也是歐洲第一個以「台灣」為名的代表處,是別具意義的重要外交成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立陶宛最大網路新聞媒體「15分鐘」(15 min.lt)指出,台灣代表處開放的時間剛好與兩大美中政治事件相映──在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結束之後,但在12月9日至10日美國拜登(Joe Biden)總統召開「民主峰會」之前。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外交部)
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外交部)

立陶宛復國大老激動落淚

當天親自到場祝賀的立陶宛政要包含1990年立陶宛民主獨立後的第一位國家領導人維陶塔斯.藍斯柏吉斯(Vytautas Landsbergis),也就是現任外長的祖父。立陶宛國會外交委員會主席帕維里歐尼斯(Žygimantas Pavilionis)在臉書發文表示,得知代表處設立消息後,友台同僚們趁著午休時間趕去祝賀,「當年的復國宣言簽署人喜極而泣」。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Matas Maldeikis)、歐洲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安芮琪娜(Laima Andrikienė)、外委會成員琴格里斯(Emanuelis Zingeris)以及國安暨國防事務委員會成員薩卡利埃內(DovilėŠakalienė)等國會議員都在午休時間前往台灣代表處祝賀。其中安芮琪娜、琴格里斯與維陶塔斯都是復國宣言簽署人。

台灣駐立陶宛代表處距離立陶宛國會大樓僅有一個街區的距離,將負責台立之間的經濟貿易與文化交流,包括領事事務。而立陶宛外交部方面表示,台灣在該國設立的代表處「不具有外交地位」。

立陶宛外交部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重申該國有計畫在台北設立代表處,他說:「我們的目標是與亞洲或印太地區建立更密切的關係。最近我們在澳洲開設使館,計劃最快今年底前在南韓、明年在新加坡開設使館,也可能在未來某個時候到台北開設代表處。」

蘭茲貝吉斯表示,立陶宛有興趣與民主地區發展更密切的聯繫,「我們認為,與民主國家的經濟聯繫更易持續,因為民主國家之間的關係更穩固地基於法治原則,因此較符合立陶宛的利益。」

我國外交部發布聲明表示,台灣與立陶宛在半導體、雷射、金融科技等各項產業領域具有龐大合作潛力,「中東歐三國經貿投資考察團10月下旬成功訪問立陶宛,雙方簽署6項合作備忘錄,共同擘畫未來密切合作藍圖,奠定友好堅實的合作基礎,未來也將持續在共享的核心價值上,致力促進雙方人民友誼。」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老城景象(AP)
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老城景象(AP)

中國氣壞:性質極為惡劣

然而對中國來說,這無疑是重大的外交失敗。中國自今年夏季百般阻撓立陶宛接受「台灣代表處」設立,但立陶宛無視中國反對,堅持與民主國家站在一起。中國外交部在代表處設立當天發表氣憤聲明,譴責「立陶宛政府不顧中方強烈反對和多次勸阻」,「此舉在世界上製造『一中一台』,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損害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性質極為惡劣。」

「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由立方負責」,中方並宣稱,「我們要求立方立即糾正錯誤決定。我們也正告台灣當局,妄圖挾洋謀『獨』是打錯了算盤,註定逃脫不了失敗的下場。」

中國官媒《人民日報》則評論稱:「現在立陶宛跳到前台,製造了一個很具體的挑釁和麻煩,並且有帶出連鎖反應的風險,但這不是能夠帶來台海局勢戰略性變化的維度。它製造的挑戰是日常事務層面的,是要噁心我們,搞亂我們的情緒和注意力,增加我們在台海方向的國際應對成本。」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AP)
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外長蘭茲貝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AP)

立陶宛各界如何分析利弊?

「15分鐘」指出,立陶宛國會友台小組主席馬爾德基斯認為,立陶宛若希望保持主權外交政策的地位,就必須支持民主,自由民主國家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立陶宛無論是否願意,都將不得不選擇站在民主這一邊,「因為我們根本無法在專制政權統治的世界中生存」。

在他看來,支持台灣民主就是支持立陶宛的國家安全,任何民主政體「垮台」都意味著其他國家民主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就是本世紀國際關係當中的骨牌效應,「在立陶宛數千公里之外發生的事情也對我們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最新的現實案例是阿富汗」。

該國在野的社會民主黨議員帕盧卡斯(Gintautas Paluckas)則認為,立陶宛需要「非常理性地預測局勢」,與中國關係將惡化,對貿易或供應鏈的各種制裁可能會「無限期」持續下去,「有鑑於中國政府的性質及其自上而下貫徹政策的能力」,這個問題將超越其他外交形式。

「我們確實可以為所欲為,但我們也需要為我們行為的後果承擔責任。」帕盧卡斯擔憂,「我真的認為不值得以這種方式使關係惡化並接受可能的後果。」而立陶宛商界則表示北京與國家之間的爭端已經讓雙邊貿易出現困難。

東歐研究中心中國專家博魯塔(Raigirdas Boruta)預測,立陶宛將受到中國嚴厲批評,他說:「會有中國分析人士敦促北京與立陶宛結束外交關係。過去,也有人提出過這樣的想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