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AI永遠無法取代人:《唐鳳談數位與AI的未來》選摘

2021-11-25 05:10

? 人氣

唐鳳指出,非例行工作中的基本部分雖可交給人工智慧,但最終的責任仍是人類要承擔。(資料照,AP)

唐鳳指出,非例行工作中的基本部分雖可交給人工智慧,但最終的責任仍是人類要承擔。(資料照,AP)

台灣在口罩對策上成功的主因是政府與民眾彼此信任,並活用數位科技,數位科技在其中發揮極大的效果,相信今後這種現象會經常發生。有效活用數位科技,能促進社會產生變化與發展。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然,數位科技並非無所不在。例如在新冠肆虐初期,預防病毒最好的方法是用肥皂徹底把手洗乾淨,再用酒精消毒。這些動作,數位科技就無法取代,也沒必要把科學邏輯套用在肥皂和酒精上,數位技術擅長的是,讓更多人理解正確地使用肥皂洗手的方法。

數位技術絕不會改變社會的方向

「內外夾弓大立腕」是台灣網路上流傳的一首歌,歌詞內容是教大家如何洗手。為了讓這首歌在網路擴散,利用數位技術製作出可愛的宣導用吉祥物,就是一種好方法,實際上也可行。

但如果只是這樣,就斷定數位技術會改變社會的方向,就有點誇張了。歌曲和宣導用的吉祥物只用來做推廣用,是為了強化「手要洗乾淨」、「一定用肥皂」的觀念。數位科技的終極目標僅為獲得「徹底洗淨手」這個結果,如此而已。

當然,數位科技有其優勢,例如可透過科技獲悉民間的用水量增加、每個人洗手的次數增加,以及洗手的時間加長了等。數位並無法取代生活裡肥皂的效用,但當我們不知道實際的數據,例如用了多少肥皂、多少水、洗手時間等,就可以透過科技得知。

水龍頭 洗手(圖/取自Unsplash)
唐鳳以洗手為例,說明數位科技僅是達到特定目的,而非要改變社會。(取自Unsplash)

政府並不想透過數位改變社會方向。「用肥皂洗手」是經過國民認可的共同目標,而當大家朝同一個方向前進時,數位科技也能更快更普及地傳達資訊,僅此而已。

數位無意改變民主主義的方向,也沒要求我們必須朝其所指示的方向去做。無論在新冠病毒對策或數位化政策上都一樣,數位只是一種輔助性的工具。

從偏鄉開始建置5G的理由

台灣的5G(第五代移動通訊世代)正逐漸普及中,4G和5G最大的不同是5G的延遲率會降低。

比如說,當我透過視訊會議接受海外媒體採訪,幾乎可以即時看到國外採訪者的反應,這不是因為通訊速度加快的關係,而是「延遲」消失了。速度的快與慢,可以從我們隔著螢幕是否清楚看到對方的動作來得知。所謂「低延遲」是指當對方點頭時,我們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就看到他做這個動作。

以開車為例,駕駛者看到對面有車會立刻踩煞車,從踩煞車到停止之間所費的時間,就是延遲。或者當眼見快跟對面來車相撞時,駕駛一定會按喇叭示警,那麼按下喇叭,對方需要多久時間才能聽到,在這段時間內延遲就會發生。

這和速度一樣,聲音與光的傳播時間有其極限,因此延遲會發生。

和光纖相較,4G通訊的速度就慢了很多。比如說有輛無人車撞上對面來車,如果雙方用的是4G通訊,通常是在撞車後才收到訊號「撞車嘍」,一旦換了5G,警訊會從一開始就傳達到位,這時接到警訊的駕駛就能當下判斷,究竟該轉動方向盤或踩煞車。這是4G與5G的不同。

為了讓台灣的民眾在公共場合中都能利用5G,政府投入高額的設備與資金,選擇在4G利用率較低的地方先建置5G設備。這是之前不曾有過的做法。

先從偏鄉建置先進的5G是為了消弭不公平,既能確保偏鄉民眾學習與管理健康的權利,也藉此拉近城鄉的差距,讓偏鄉脫離弱勢的宿命。

還有,線上學習必須接上網路才能運作,但地理上的隔絕使得高山與離島缺乏建置的條件。相同地,網路環境若不完備,視訊授課就無法實現。台灣政府在2019年制定目標,決定先從位在高山的學校投資設備,內政部還為此出動直升機,設法克服困難,以便在山上建置基地台。

雙北宣布停課,各個老師出奇招遠距教學,直播上課超吸睛吸引大批網友。(圖 / 取自Pexels)
唐鳳指出,先從偏鄉開始建置5G,除了要弭平城鄉差距,同時確保線上授課能順利進行。(取自Pexels)

網路設備是否完備也攸關安全。台灣有許多小島,很多小學生會去小島體驗划獨木舟。讓孩子們接近大自然、經歷冒險是戶外活動的目的,不過當孩子划著獨木舟穿梭海上時,必須顧慮安全,因此事先想好救援的步驟是必要的。網路設備萬全的話,孩子們就不會有危險,能夠安心探險,讓大自然成為良師。

體驗大自然,有助孩子們身心成長,極為寶貴。缺乏大自然體驗的孩子,就像被囚禁在平地人營造的建築物似地,生活貧乏無趣,VR(虛擬實境)終究只是虛擬,和真實存在的大自然完全不同。

無論5G或未來透過衛星誕生的6G,這些高科技都會帶領人們去到遠方,開拓視野,是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先從偏鄉開展數位教育是有遠見的做法,當理解其中的意義後,就知道我們在做的並不是小事。

人會受制於AI的想法是杞人憂天

AI將取代人類是杞人憂天的想法。

隨著社會數位化發展,我們可以享受不少好處,網路愈普及,人類工作的方式也隨之改變。眾所週知,為了有效地防疫,遠距工作者和機會都增加了。愈來愈多人了解到即使隔著遙遠的距離,事情依然能順利進行。在任何地方都能工作的時代來臨了。

因為這樣,所以有人開始擔心機器與AI發展過度,人類的工作會被取代,或擔心白領階級和藍領階級間的經濟差距會逐漸拉大。

我不這麼想。工作需要「認知能力」與「手動能力」,需要認知能力的工作較難被機器取代,但手動的工作就容易被取代。此外,工作的任務有「例行性」或「非例行性」,例行性是能用明確的指令描述執行的方法,能寫成電腦、機器人可執行的程式,這也容易被取代。儘管如此,其中的層次依然要分得更細膩,應該說,手動能力雖容易被取代,但不會完全都被取代,非例行性工作也是。

再舉例來說。為了讓AI(人工智慧或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記憶工作的內容,有一種單純的輸入作業稱為「教導數據(teaching data)」,針對「什麼是汽車」、「什麼是房子」、「什麼是道路」這種疑問,於加註解說後貼上標籤,像老師在做的事那樣,為了什麼都不懂的AI,先花2至3年傳授一些基本知識。在這種時候,註解與貼標籤就是例行性工作,等AI累積了一定程度的基礎資料後,再讓電腦承接。

現在的AI已達到小學一、二年級學生的水準,不用再教它「這是紅燈」、「這是綠燈」這種基本常識了。以前,當詢問Google「這是斑馬線嗎」或「這是汽車嗎」,「請輸入」的訊息也會顯示,這時需要輸入後正確答案才會出現。但是現在的AI早已學會英文單字和數字,根本不需要輸入,也不用再問「哪一個是紅綠燈」,AI就能立刻辨識了。

由此,教導數據與貼標籤這種作業只是過渡期,待電腦學習到了某種程度後,就不需要人為了。可能因為這樣,讓有些人很沒安全感。

不過,電腦或AI有視覺感測不過是2015年、近6年才有的,即使要搶人的工作也沒那麼快。而且無論AI最後進化到什麼程度,透過人的手來做紀錄的工作並不會完全消失,因為紀錄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以數據分析為例,參考數據後做出最終判斷的,從最基本到高端依然需要人來做。

現在,非例行工作中的基本部分雖可以交給AI做,但最終的責任還是人在承擔。以出版為例,從事編輯工作的是人,把書編輯出來後提供給讀者,這時編輯優秀與否就有區別。這個區別並不在於1分鐘能讀幾個字,而是必須具備獨特的觀點,如何在龐大繁雜的詞語中發現其獨特性,並運用其獨特的眼光做出有活力的報導。

這種工作就牽涉認知、手動、例行性與非例行性,而這是AI怎麼樣都做不到的。AI能做的只是找出文章中每一個段落的重點,將能用的名詞、專門用語數據化後貼上標籤。從這一點來看,AI也許是一個能幹的編輯,但即使如此,根據專業或推理能力而負責下判斷的還是人,或者說只有人有能力下判斷。

我對翻譯感興趣,所以對AI的翻譯能力能達到什麼程度很好奇。以現在的技術來說,AI可以做到的是像工程、法律這種有標準答案的翻譯,或者像翻譯EU各國語言的法律文章那樣,因為已有很多基礎資料,標準答案不可能錯,所以這種翻譯AI可以做。

但是,詩和小說等文學類作品的翻譯就不一樣了。小說雖能被翻譯成外文,但不同譯者翻譯出來的作品一定不一樣。從某種意義來說,這種翻譯等於是重新創作,形式上是翻譯但實際上是創作。由此,要讓AI翻譯這種需要創意的類型,恐怕還有困難。

20211119-《唐鳳談數位與AI的未來》書封。(蔚藍文化)
《唐鳳談數位與AI的未來》書封。(蔚藍文化)

*本文選自數位政委唐鳳口述,日本總裁出版社編輯部整理紀錄的《唐鳳談數位與AI的未來》(蔚藍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